就要到預產期了,到底什麼時候發動啊?為什麼宮口還不開?什麼時候應該去醫院?已經過了預產期,寶寶還沒發動,怎麼辦?,十月懷胎,終於到了要「卸貨」的時候了,這些問題都是媽媽們最關注的,也是最緊張的。其實,臨產是有一些徵兆的,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關於臨產的那些事吧!
當你有這些徵兆時,說明寶寶就快出生啦!
1、 粘液栓脫落:
當宮頸變軟,逐漸容受,要開的時候,我們宮頸裡面有個粘液栓,正常情況下,它像一個栓子一樣,來保護著胎兒,等到你宮頸變軟要展開了,這個粘液栓會脫落出來,你在臨產前會發現,有果凍狀的分泌物掉了出來,這就是粘液栓,這個就離臨產很近了。
2、 見紅:
宮頸越來越容受、越來越軟,逐漸要開的時候,在宮頸部分的這種胎膜和宮頸、子宮壁就逐漸分離,因為壓力越大,它分開了,那麼就會有小量的流血,小血管暴露,就是咱們說的見紅,如果你見紅了,證明你三五天要臨產了,根據這個來推算,只是說可能要臨產了,但是誰也沒有辦法說,你哪時哪刻一定臨產。
3、 規律性宮縮:
宮縮每五分鐘一次,每次持續三十秒以上,宮縮強度越來越強,那就是臨床的宮縮了,就應該馬上到醫院去檢查。
4、 破水:
首先破水是從陰道流出來的,和尿液有區別,另外,破水是控制不住的,會一直流。破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大量的水狀分泌物留出;另外一種是會出現活動時或向下用力時少量流水的;破水是持續性的,有時媽媽們可能分不清是白帶還是破水,但是如果你覺得分泌物是水樣的,就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用試紙測一下PH值,看是否是破水了。去醫院的過程中也要保持平躺,以防臍帶脫垂,危及孩子生命。
已經有了規律性宮縮,為什麼宮口還不開呢?
其實見紅和有宮縮,並不代表你已經臨產,即便臨產後開始宮縮到宮口開張也有一個過程,也有一種情況是臨產後的宮縮乏力,這些都是需要醫生或助產士去檢查判斷,因此你應該諮詢你的產科醫生,按醫生的建議做。
到了預產期還不發動,要不要緊?
預產期只是一個預估的時間,預產期前後兩周生產都屬於正常,只有很少一部分媽媽是在預產期當天生產的,但是超過預產期一周還沒有發動的話,就需要就醫檢查了,看是否需要催產。
說到催產,媽媽們又會擔心,催產素對寶寶有沒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催產素對胎兒沒有影響。但是催產素的使用,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監測和評估很重要,建議選擇規範的產科醫院分娩。
還有些媽媽孕晚期想讓寶寶快點發動,還未到預產期,想知道能不能催產?
俗語「瓜熟蒂落」。胎兒雖然足月了,但是分娩日期還是不能確定。建議順其自然。如果實在是想催產,應該看醫生,做相應檢查,然後做出評估,再決定是否適合催產和催產方式。
什麼時候入盆,是不是不入盆就不能發動?
一般來說,部分初產婦可在預產期前1-2周內胎頭入盆,部分是在孕36周就入盆了。經產婦多在分娩開始後胎頭才入盆。若初產婦已臨產而胎頭仍未入盆,應警惕是否存在頭盆不稱,建議看醫生做相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