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輪胎,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什麼是輪胎:
一、輪胎的定義:輪胎為汽車與道路之間的圓形彈性連接體,是汽車的行走結構。
二、輪胎安裝在汽車的作用:
1、承受汽車和它所載重量,此行為稱承載能力。
2、向地面傳遞汽車駛動、牽引、加速、轉向和剎車的作用力,如:驅動力、牽引力、制動力和轉向力等功能。此稱為適應汽車動力性能要求,使汽車運行的能力。
3、能使汽車在各種氣候、路面和速度條件下駕駛自如、操縱穩定和高速安全的功能,此稱為安全性。
4、緩衝震動,減少噪音,乘座舒適的功能,此稱舒適性。
三、汽車和高速公路的發展對輪胎的質量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基本要求:
1、高負荷能力和很好的緩衝性能力。
2、大的牽引力和很好的剎車能力。
3、良好的轉彎能力和方向穩定性能力。
4、好的耐磨性能及耐久性能。
5、安全性及低滾動阻力。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各大品牌輪胎的特點
1、倍耐力
相信喜歡足球喜歡國際米蘭的朋友對這個牌子都有印象。倍耐力是國際米蘭的主贊助商,國際米蘭隊服胸前的商標就是倍耐力,甚至在倍耐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有場比賽還特意印上倍耐力的中國字樣,足見倍耐力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倍耐力起源於19世紀後期,是最早的輪胎廠家之一,它屬於運動型輪胎,也是最早贊助F1的,現在還在贊助wrc。說實話,倍耐力輪胎絕對適合wrc那種路況,抓地超強,非常強壯。喜歡飆車的朋友,我覺得倍耐力是首選,抓地太強悍了,不敢說倍耐力是最好的,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倍耐力的抓地是最棒的,飆車玩家必備,不過前提是,你得忍受倍耐力同樣強大的胎噪,驚人的胎噪,那種感覺無法形容,以至於倍耐力的經銷商都不相信那是輪胎髮出的噪音。倍耐力的價格在高檔輪胎里屬於中等偏上,目前已經國產化,銷售不理想。
2、馬牌
德國馬牌也叫大陸輪胎,也是19世紀開始做輪胎的。歐洲杯足球賽場經常能看見馬牌的廣告,汽車賽方面好像贊助的不多,我了解的好像大卡車的比賽用馬牌,好像沒玩過F1。馬牌和倍耐力是兩個極端,以靜音舒適著稱,那些說米其林舒服的朋友一定沒用過馬牌輪胎。舒適靜音是馬牌的最大特點,不過好像也只有這一個特點,馬牌不算耐磨,抓地力一般,不強壯,不太適合我們國家的路況,進口輪胎價格比較實在,目前中國工廠還沒有蓋起來,市場表現還要看國產輪胎下線後的定位情況(據馬牌輪胎內部會議透露,馬牌國產輪胎瞄準的第一個競爭對手是鄧祿普)。
3、鄧祿普
胎的發明者。鄧祿普是第二個玩F1的輪胎品牌,在F1分站賽的贏得數量上目前排第二,現在不玩了,現在主要贊助德國房車大師賽、A8房車賽及摩托GP,在多項越野比賽中也是主要贊助商,國產鄧祿普輪胎最大的特點是沒特點(和普利司通類似,下面會提到),靜音舒適性不如米其林和馬牌,抓地力不如倍耐力,屬於比較中性的輪胎。國產鄧祿普針對中國的情況,適當降低了部分小型號輪胎的定位,使其能夠滿足幾乎全部車型的需求,價格比較合適。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篇對鄧祿普的評論:不敢說鄧祿普是最好,但是性價比最高的輪胎。如果你偶爾會小玩一下你的車,又對舒適靜音性有所要求,價格也不希望太貴,鄧祿普不錯。
4、米其林
米其林19世紀起源於法國,是子午線輪胎的發明者。在固特異後贊助F1,現在贊助的汽車賽事也不少,wrc等等。米其林屬於舒適性輪胎,舒適性接近馬牌,抓地耐磨一般。米其林銷售額世界第二,僅次於普利司通。個人感覺同樣屬於舒適性輪胎的米其林比馬牌更適合中國的路況一些,這也是米其林在中國成功的原因吧。當然,由於廣告,米其林的價格在國內並不算低,進口米其林價格一般,沒有倍耐力,馬牌,鄧祿普的貴。總體來說,米其林不錯,如果你對它的品牌認可。
5、普利司通
普利司通,地地道道的日本品牌,也是世界6大輪胎品牌中最晚、唯一一個20世紀開始做輪胎的廠家。目前獨家贊助F1。普利司通和國產鄧祿普類似,沒啥特點,屬於比較中性的,各方面性能都過得去,舒適靜音僅次於鄧祿普,是高端品牌中最耐磨的。價格嘛,由於在F1中瘋狂燒錢,價格不算便宜,比米其林,固特異便宜點。也由於贊助F1,銷售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超過米其林,目前世界第一。
-------
摩托車無內胎輪胎使用及修補
隨著摩托車製造技術的發展,無內胎輪胎正廣泛地應用於摩托車上。特別是高檔的騎式車和坐式車,大部分己裝備無內胎輪胎,更具豪華感。無內胎輪胎的使用,提高了乘騎的舒適性和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一、無內胎輪胎的特點
無內胎輪胎,常稱「低壓胎」分為子午線輪胎和斜交線輪胎兩種:無內胎輪胎有較高的彈性和耐磨性,並有良好的附著力和散熱性能。特別是子午線輪胎,由於胎冠角為零,高速運轉變化量小,並能保持較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較小的摩擦,不但有利於震動衝擊的吸收,還有利於車速的提高。無內胎輪胎由於有一定的厚度,表面又有一層優質橡膠面,充氣後外表張力增大,在內表面形成一定的壓力,提高了對破口的自封能力。扎破後,不像普通車胎那祥氣體在瞬間全部泄完,而是要持續一定的時間,保證了高速行車時的安全。
無內胎輪胎由於輪胎與車輪圈密封為一體,對車輪和車胎的製造精度要求高。車輪、車胎間的定位性高,車輪的橫向徑向跳動量極小。使用無內胎輪胎的摩托車其舒適性、穩定性都比使用普通車胎的摩托車要好得多。
二、使用中注意的幾個方面
1、必須保持規定的氣壓。無內胎輪胎為優質橡膠製造。彈性好,柔性強,對氣壓適應範圍太,即使已有很高的胎壓也沒有普通車胎那種發硬的感覺,故對氣壓的檢查要用氣壓表。車胎除被扎外,無內胎輪胎一般不會自行放氣,因此充氣對要用氣壓表進行檢查並保持規定的壓力。切不可像對普通輪胎一樣憑手感來決定是否進行氣量補充。
2、無內胎輪胎在使用中也要避免被尖硬物品刺傷、孔破,避免與酸、鹼接觸;油類的沾污也會加速橡膠的分解。應保持車胎的清潔,以防橡膠老化,延長使用壽命.
3.無內胎輪胎對柏油、水泥路面的適應性較好,即使路面有水也能保持較強的附著力,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但對土質路面,特別是泥濘路面附著力小、穩定性差。無內胎輪胎的摩托車最好在市區使用,不宜在郊外土路行駛。
三、無內胎輪胎的冷補
輪胎扎破後可用專用的修補工具進行修補;一般摩托車修理部不具備修理條件,可自己動手用冷補膠進行冷補。冷補的方法是:
1.「卸下車輪,扒下 輪胎(扒車胎時最好用竹板,撬起一邊後,車胎兩邊儘量向中間壓即可輕輕扒下,注意不要把車胎兩邊緣弄破。
2.將破口處的異物清理後,在胎內用砂紙將破口周圍打毛」塗上冷補膠水(可多塗些;但只塗一次)待5--7分鐘後用大片的冷補膠片按冷補方法貼在胎內即可。如果車型的車速較高,可冷補成雙層,提高修補強度,並在胎內對稱位置粘上同樣大小的兩層冷補膠片,以保持車輪平衡。
3.裝上車胎後,如是人工打氣,開始要猛,力爭迅速將胎的兩邊充起並密封后,裝上氣門針打至現定氣壓,將氣門針旋緊。最後撿查一下,如不漏氣即可安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