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太空人在月球上放了一個機器,傳回數據......讓人都驚呆了!!

@ 2016-01-04

月球內部構造在地質化學的特徵有地殼、地函和核心,因此月球是經過分異的天體。

這種構造相信是45億年前形成不久之後月球岩漿海的部分結晶造成的。

熔化外殼部分所需的能量,通常被認為是來自月球在形成地月系統的大撞擊之後,殘餘在地球軌道上的物質。

岩漿海的結晶,會使鎂鐵質上升形成地函和富含斜長石的地殼。

據NASA發布平台最新消息,月球的奧秘絕不限於1969至1970年代的阿波羅計劃,

即便到今天為止,NASA的月球探測器,仍然在不斷研究這顆地球的天然衛星。

雖然NASA在阿波羅計劃後再也沒有登月,但是阿波羅計劃中得到的數據,卻一直被不斷分析,因為NASA近期在月球上軌道上,有了一個新的發現。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雷射測高儀,發現月球撞擊坑周圍的峭壁發生過崩塌,這個發現暗示月球內部近期存在某種能量活動。

這個發現與中國玉兔號月球車,在紫薇撞擊坑附近發現的新玄武岩可能存在聯繫

因為玉兔號降落在比較年輕的熔岩流形成的區域,周圍又有撞擊坑分布,因此月球內部新形成的地貌,會通過小天體撞擊的形式暴露出來。

新玄武岩的發現加深了我們對月球近期內部能量活動的觀點,意味著目前月球內部並非死寂一般。

NASA在阿波羅任務期間,曾經向月球派遣了多艘載人飛船,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放置了地震儀,這些數據在1970年代分析後得出的結論認為月球有月震存在。

為了尋求月震的能量來源,科學家在過去40年一直對月球進行研究,同時分析這些數據。

阿波羅16號ALSEP月震實驗裝置就是其中一個,設計壽命一年,但使用了八年之久。ALSEP月震實驗裝置一共收集到1萬餘次的月震發生,其中有200多次無法解釋。

這裡說的無法解釋是出除了深層月震、淺層月震、天體撞擊導致的震動之外,存在某種未知的能量活動。

這些未知的能量活動是否與殘留的熔岩流有關,目前還沒有結論,至少它的出現顛覆了我們對月球內部的認識。

面對這個事實,NASA準備在後續的月球探測任務進行重點觀測,尋找這部分能量的來源。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明白,月球和包括地球在內的岩石行星在幾十億年前的形成期,遭到小行星和彗星的猛烈轟擊。

現在他們正在逐漸了解這些天體遭受衝擊的程度。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任務首席科學家瑪利亞-尤伯說,月球「比我們以前認為的破損更嚴重」。

美國宇航局的「Ebb」和「Flow」飛船經過測量發現,月球的外殼,或稱最外層比科學家認為的更薄,厚度只有大約25英裏(40.23公裏)。

該研究成果出現在5日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議上,並發表在在線《科學》雜誌上。

科學家表示,龜裂延伸到月殼很深處,可能曾穿透月球地幔層。

這些圖還比以往更加詳細地揭露了大量月球特徵,其中包括火山、盆地和隕石坑。

但是尤伯表示,這些飛船繪製的高清地圖並未找到能夠證明這些的證據。

該任務預計將於這個月底結束,屆時「Ebb」和「Flow」會衝向月球,與之發生猛烈撞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