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欲用低油價打壓俄羅斯,俄有中國撐腰,沙特自食苦果

@ 2016-01-04

沙特欲用低油價打壓俄羅斯,俄有中國撐腰,沙特自食苦果

俄羅斯對華石油月度出口量第三次超過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10月在中國市場占上風的態勢延續到了 11月。今年5月俄首次在對華輸油市場位居月度第一,將多年排名第一的利雅得擠到身後。11月,俄每天對華輸油94.9925萬桶,高於沙特的 88.695萬桶。而今年以來中俄貿易人民幣結算額猛增,中國進口俄羅斯石油也以人民幣結算,這引起了沙特的不滿。

由 於西方試圖孤立俄羅斯,俄成為該市場領導者的現象逐漸朝長期趨勢演變。西方的制裁雖然令俄頭疼,但並非那麼有效,反而促使俄中關係更加緊密。俄羅斯天然氣 工業石油公司從今年1月起開始收到以人民幣結算的輸油款項。這引起利雅得的不滿。對沙特而言,莫斯科與北京之間更融洽的關係不僅在收入上,也在地緣政治上 造成威脅。俄羅斯今年提高石油產量,創下蘇聯解體後的最高紀錄。這種出人意料的舉動並非克里姆林宮的新策略,而是由於石油產業出現了十餘項技術革新。頂著 油價下滑以及歐美限制對俄投資和技術出口的壓力,俄羅斯油企從幾大老產地開採出了更多石油。對大多數分析家而言,俄羅斯保持輸油穩定是一個驚喜。

得 益於西西伯利亞幾大油田低廉的開採成本和盧布貶值,企業的生產成本顯著降低,比西方大公司低得多。但並非所有人都認為俄羅斯可以安枕無憂。一些專家認為, 提高生產率的措施已經用盡,除非增加對勘探的投資,否則產量增長難以為繼。也有分析家認為,俄羅斯將維持當前的開採水平,也就是每年產油5.25億至 5.33億噸。沙特決定堅持低油價以搞垮俄羅斯經濟,並使俄放棄外交野心,但顯然計劃落空了,結果導致大批美國頁岩企業破產,而沙特預算赤字高達20%。

最 近沙特自作自受,自食苦果!沙特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石油收入占沙特國庫收入的九成以上。然而,自2014年中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便不斷下滑,至今已暴 跌超過60%,這令沙特面臨前所未有的財政吃緊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沙特今年的財政赤字預計將創下1300億美元的新高,並建議沙特落實經濟改革, 包括擴大非石油收入來源。國際貨幣基金指出,沙特若繼續高度依賴石油收入,最終將耗盡其外匯儲備。沙烏地阿拉伯每天生產約1040萬桶石油,該國已開始從其 外匯儲備提取資金,並通過發行債券來填補財政赤字的缺口。截至10月底,沙特的外匯儲備已從去年底的7320億美元,減少至6440億美元;沙特財政部也 在國內市場發行總值200億美元的債券。

自從上次OPEC會議之後,沙特就使用各種低油價戰略來逐步虐殺俄羅斯經濟,一心想整垮俄羅斯經濟!就算有美國在背後搗鬼,俄羅斯也是不會怕的俄 羅斯能源部副部長明確表態:俄國企業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肯定會減產——那就是油價跌到零。俄國能源部的保底估計是,今年的原油出口增長至2億3700萬 噸,平均每天約476萬桶,而2016年預計將保持這一水平。更樂觀的估計則是,從2015年到2017年,出口可能會增長200萬到300萬噸,但是, 長期維持低油價產出雖然對沙特也有害無利,但對俄羅斯來說,更是莫大煎熬。

克 里姆林宮的官員十分懷疑沙特的不減產戰略是為了逼迫俄羅斯在談判桌上妥協,加入OPEC。但顯然,從不屈服的普金總統這次也不會輕易就範。俄羅斯拒絕減 產,是不願意把中國市場拱手讓人,並認為這就是沙特的意圖所在。俄羅斯如此的底氣十足,那是因為有了中國這個強支撐。在筆者看來,中國對俄羅斯伸以援手幾 乎是毫無爭議的。不談哥倆的交情,就一點:毛子不能倒,倒了挨整的就是咱們了!目前中國石油進口很大一部分來自俄羅斯,俄羅斯曾先後兩次超過沙特,成為中 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據報道,11月份俄羅斯年內第三次超過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中國11月自俄羅斯進口原油390萬噸;自沙特進口原油 365萬噸。今年5月和9月,俄羅斯曾先後兩次超過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

近 期國際原油市場的利好消息較多,即使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創下四周以來的最低水平也未能阻止美元回落。美元走弱為原油等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 提供支撐。周三的美國原油庫存數據共布置大幅減少,美國本周石油活躍鑽井數出現下滑,同時美國原油出口禁令得到廢除,這均有效提振了美國油價,也使得新華 油上周得到有效提升,但油價的漲勢並不會持續太久,油價真正復甦之前,原油還將長期蹣跚而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