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貝幾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的?你是不是太急了?

@ 2016-01-04

寶貝添加輔食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你是在幾個月開始給寶貝添加輔食的,很多媽媽四個月開始就添加,這樣真心有點太早,如何在正確的時間給寶貝添加輔食。

很多寶媽在孩子四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寶貝添加輔食,有的家長甚至是數著天數。四個月就給寶寶添加輔食有些操之過急,最好是在六個月以後再進行。你知道如何給寶貝添加輔食嗎?

四個月添加輔食太心急

嬰兒添加輔食,最好從六個月開始。

大部分媽媽們給寶寶添加輔食,是從四個月開始的,有的家長甚至算著天數,滿四個月的第一天就開始喂輔食。趙主任說,四個月是比較傳統的說法,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添加輔食的時間是滿六個月。

通常媽媽們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有各種果汁,有的家長從兩三個月開始就給寶寶喂蔬菜水、梨水等,這些都是不對的。個別家長甚至在孩子一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喂胡蘿蔔水、蘋果水。我們講純母乳喂養,是什麼都不喂,包括水。因為母乳里水分是足夠的。多喝水的話,會影響孩子對母乳的攝入。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天氣熱的話,孩子可以適當補水,一般情況下則不需要。四到六個月之間,媽媽給寶寶喂了含糖的果泥,米粉和蛋黃。

提前喂輔食,一是孩子的胃腸道還不成熟,不具備消化這些東西的能力,喂果汁、蔬菜水會造成孩子過敏;二是嚴重影響孩子對母乳的攝入,造成孩子營養不良。四到六個月之間添加輔食並不是絕對不可以,如果加的話,一定要量很少,它的作用是訓練孩子的味覺和口腔功能,讓孩子練習吞咽並適應小勺子,而不是為了營養。六個月之前不主張給蛋黃,可以在孩子七八個月以後甚至更晚一些,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的話還應該更晚。如果添加米粉,則需要孩子體重長得快,各項身體發育指標都比較好的情況下才可以。對於體重偏低、營養狀況不好、發育遲緩的寶寶最好不要加。

添加輔食之後太保守

在給寶寶正式添加輔食以後,家長們往往進程比較緩慢,給寶寶準備的食物比較單調。傳統的食品是稀飯麵湯,一般人認為稀軟對寶寶的腸胃好,但是八到十二個月之間添加輔食的原則不是越稀越軟才好,它們滿足不了孩子的營養需要,食物的營養密度遠遠不夠,水分太多,含的熱量低,優質的蛋白少。

太保守的表現之二是肉少。我們傳統的觀念怕孩子上火,吃肉多了會生病,會積食。但結果卻造成很多孩子缺鐵缺鋅比較普遍,主要因為新鮮的肉類食品攝入不足,導致孩子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一直在寶寶中高發。寶寶在六個月添加輔食後,可以適當地添加肝泥,瘦肉泥,包括魚肉。而我們的家長給寶寶準備的素食偏多,菜和水果量偏大,遠遠超過標準。

另外,食物的軟硬程度也應該有所遞增,八到十二個月的孩子開始進食半固體食物,而不是泥糊狀的。泥糊狀的食物無法鍛鍊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十二個月的孩子的食物應該向成人化的食物過渡,孩子兩歲後基本上吃和成人一樣的食品,不需要單獨製作,並且能夠完全獨立進食。

而在添加輔食的時候,媽媽還要遵循以下的4個原則。

添加輔食的原則

1、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

不同月齡的嬰幼兒的身體發育不一樣,需要對應的不同的輔食。比如過早添加輔食,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消化功能發生紊亂;過晚添加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甚至會因此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

2、一種到多種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開始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嘗試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增加好幾種。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裡就能觀察出來。

3、從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鍛鍊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媽媽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鍊他們的咀嚼能力。

4、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例如:米糊→粥→軟飯。寶寶4個月就吃輔食太心急

寶寶輔食添加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但是其添加要循序漸進,可不能操之過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