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軍差距仍然不小:我們想要比肩美軍仍然有很長路要走

@ 2016-01-03

進入21世紀後,得益於中國工業基礎的雄厚和軍工產業的進步,中國海軍在經歷了90年代的緩慢發展後,開始了快速發展階段,海軍艦艇不斷下水服役,以至於只能用「下餃子」來形容,大量的新型艦艇,不僅技術含量逼近世界尖端水準,而且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一年裝備一個艦隊,下水一個艦隊,開工一個艦隊」。目前,中國海軍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海上力量,僅次於美國海軍。 據不完全統計,此外中國從2005年至今,服役航母1艘,服役和下水大型船塢登陸艦4艘,建造6艘052C型相控陣飛彈驅逐艦,6艘052D型飛彈驅逐艦。8年內建造了22艘054A型4000噸級遠洋護衛艦;建成12艘規模的核潛艇艦隊;反潛機、大型船塢登陸艦、大型氣墊登陸艇等裝備填補了海軍空白。

面對這支新興起的強大海上力量,在讚嘆中國海軍的長足發展的同時,美日等國媒體也紛紛發表文章,表達對這支潛在對手的憂慮,認為就目前來看,雖然美國海軍仍舊占據絕對優勢,但是這種優勢正在逐步縮減,中國海軍目前的高速發展,現在看起來還沒有放緩的跡象,加之其擁有的地緣優勢,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的相對差距正在逐漸縮小。僅僅就海上力量來說,中國海軍更是已經超越了昔日的亞洲第一,日本海上自衛隊。至於俄羅斯海軍,不僅與中國關係良好,雙方的交流與聯合演練頻繁,而且就其目前狀況來看,俄羅斯遠東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一直在減弱,不僅得不到新型艦艇的補充,現有老舊艦艇的維護狀況也不佳,軍事評論員趙喜認為,俄羅斯目前將主要的軍事開支投入到了更迫切的西方,如果依舊忽視太平洋艦隊的話,太平洋艦隊距離一支存在艦隊已經不遠了。

不過與最主要的潛在戰略對手相必,外媒認為中國海軍看得見的艦艇數量在增長,不過,就造艦能力來看,今日的中國造船業還比不上二戰期間的美國,二戰期間,美國造船業可以在173天內建造1艘埃塞克斯級重型航空母艦。用78天造1艘獨立級輕型航母;42天完工一艘護航航母。7天就可以下水一艘主力驅逐艦,3天造一艘護航驅逐艦。冷戰期間,僅僅在1964年至1968年的四年里,美國驟然加快了核潛艇的建造速度,這期間美國共建造了69艘核潛艇,平均每3個半星期下水一條核動力潛艇,比中國每月下水一艘056A輕型護衛艦還要快,這裡還不算核潛艇幾萬噸的排水量,以及複雜的技術。

中國的國力正在追趕美國,但是單單就海軍來說,除了在規模上還與美國海軍有差距之外,最主要的差距還在於作戰思想與戰略戰術,海軍不同於陸軍和空軍,其建設周期極長,數十年計,自二戰開始,在近70年里,美國海軍作為世界第一大海上力量,不僅擁有最強大的艦隊,還擁有著最完善的管理與戰鬥經驗,而這正是目前的中國海軍所欠缺的。中美之間如若開戰,中方雖然可以在空中力量與反艦彈道飛彈的配合下,取得一定戰果,但就艦隊決戰來說,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方不占優勢。

軍事評論員趙喜認為,雖然中國海軍目前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且這種高速發展階段目前看來還沒有放緩的跡象,不過,單純就中美雙方海上力量在亞太地區的比較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海軍還無法趕上美國海軍,更不要提超越。中國海軍目前雖然是全球第二大海上力量,但是第二與第一的差距還是巨大的。且不提中國海軍戰鬥艦艇與美國部署在亞太地區的海軍力量對比,僅僅就雙方的戰鬥力來說,美國海軍由於其基本的作戰模式是航母戰鬥群,屬於完全的進攻型海軍,而中國海軍在擁有大型航母,組建自己的航母戰鬥群之前,還無法前出大洋與美國海軍進行艦隊決戰,甚至單純依靠現在的戰鬥艦艇,一旦戰事爆發,很可能在進入發射陣位之前,就被美國航母的艦載機予以重創。

目前的中國海軍的快速發展期還很短,海軍戰鬥序列中還存在著大量的老式艦船,雖然予以改進升級,但其戰鬥力依舊無法與最先進的052C/D相比,也就是說,中國海軍的先進艦艇數量還無法與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相比較,更不要提在核潛艇與航母方面的巨大質量差距。美國海軍除了在20世紀70年代受到軍費縮減,發展步伐有所放緩之外,超過大半個世紀的事件一直在不斷進行資金與技術投入,就其積累來看,遠遠超越了中國海軍。這還沒有說到美國海軍正在發展的下一代先進航母,核潛艇與水面戰艦等,要看到,中國海軍在發展的同時,美國海軍沒有在原地等待,而是在力圖拉開與中國海軍至少一代的差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