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霸氣外露」,影響力「與日俱增」原油巨頭紛紛看向中國

@ 2016-01-02

中國「霸氣外露」,影響力「與日俱增」原油巨頭紛紛看向中國

據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28日報道,該網站的高級編輯比爾·格茨周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炒作中國的軍事威脅。他表示,中國在西太平洋咄咄逼人的攻勢,以及北京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將給美國帶來重大戰略挑戰。

報 道稱,格茨表示,中國採取反介入/區域拒止的軍事戰略,開發專門用於防止美軍在亞洲開展行動的武器系統。潛艇便是其中之一。本月10日,格茨曾表示,中國 已經開始用核動力潛艇進行巡航。他在接受採訪時說,美國情報機構並不確定,這些潛艇是否配備了核飛彈。但如果不配備核飛彈,這些潛艇將不會有太大的戰略威 懾力。

這 篇文章還援引格茨的話稱,解放軍正在開發被稱作「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飛彈,其擁有極高的精確度和機動能力,能夠在海上瞄準艦船目標。「東風-21D」便 是此類飛彈,其射程為620英里。而射程更遠的則是「東風-26」,它於今年9月的閱兵式上首次公開,能夠攜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格茨認為,美國還沒有為 中國不斷增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做好準備。他說:「美國沒有防備。當我們向美海軍軍官詢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只是給出了模糊回應。我們的目標是,努力破 壞所謂的『殺傷鏈』,即用於識別海上艦船並引導飛彈的傳感器和通信設備。這意味著,美國海軍或許將無法為亞洲盟友提供援助,無論是日本,或者南海的其他盟 國。」

消息面:

油國紛紛與中企合作

然而對於其他一些石油凈進口國而言,油價下跌帶來的益處卻被其他方面的發展所掩蓋。在中國,油價下跌與經濟放緩是同步進行的,但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因素並不是油價下跌,而是之前經濟高速增長的模式難以無限期持續。

在油價暴跌與伊朗即將回歸國際油市的背景下,產油國如伊拉克及俄羅斯紛紛與中國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通過成立合資公司和參股等方式,中國企業在世界石油活動的參與度不斷擴大。

據知情人士稱,伊拉克正在與中國最大的煉油商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就建立石油營銷合資公司進行談判。在油價大跌之際,這個中東產油國正在採取措施應對來自伊朗的競爭。

據 稱,雙方將各持有合資公司的一半股份,合資公司總部將位於新加坡,業務專注於在中國市場營銷伊拉克原油。知情人士稱,伊拉克將通過油輪向該合資公司提供原 油;而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將提供資金,對於預算緊張的伊拉克政府來說,這減輕了其所承受的壓力。知情人士還表示,這一合作關係並非是排他 的,雙方均可以建立與該合資公司構成競爭關係的安排。

另外,上周俄羅斯西伯利亞-烏拉爾石油化學和天然氣公司(Sibur)和亞馬爾液化天 然氣一體化項目的部分股權轉入中國人手中。下一筆交易將涉及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石油)。俄羅斯財政部長安東·西盧安諾夫表示,計劃在明年出售的19.5% 的俄石油股份也可能由中國投資者購得。俄政府同意將一些戰略性能源項目的控制權交給中國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