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又發現長平之戰屍骨坑大型遺址,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趙四十萬降卒

@ 2017-06-22

長平之戰研究會副會長、《長平之戰史乘》作者李俊傑,深入高平永錄鄉韓王山趙軍參指所(古參村,今三軍村)進行考察,這次主要對傳說中的趙軍運糧隱道進行實地探索。

近日,長平之戰研究會副會長、《長平之戰史乘》作者李俊傑,深入高平永錄鄉韓王山趙軍參指所(古參村,今三軍村)進行考察,這次主要對傳說中的趙軍運糧隱道進行實地探索。

經過數日的徒步考察,李俊傑副會長在三軍村至永錄後溝、將軍嶺至義莊(今寺莊村)、墳塋門(今西陽村)溝壑山嶺中,發現戰國趙軍運輸糧草的古隱道,當地老農稱之為「秘密隱道」。在溝壑中的隱道十分明顯,深處達3、4米,寬約5米,部分古路段被當地老農平整為水漕狀農田,古道走勢顯而易見。在通往墳塋門(西陽村)的古道上,仍舊保存了一段約200米的古代戰車車轍,車轍十分明顯,深處達20公分,車輪軸距約90公分,車輪痕跡蒼茫古老。尋訪當地多位老人講,在民國時期段,從未有過車馬通行的事例,當地老百姓普遍認為,是趙軍參指所通往與長平古城的一條戰略性運糧秘密隱道。

《長平之戰史乘》作者李俊傑,為了印證古隱道兩側的古代戰事,在四個古地名上下了一番苦功,探索長平之戰古戰場遺址。古參村(今三軍村)北側為「骨頭坡」、休屍村(秋子村)西北為將軍嶺(長平之戰一號屍骨坑遺址),將軍嶺西為古義莊寨和墳塋門兩個村莊。在將軍嶺南側約600米處溝壑內一個看似象有巨大封土的土丘進行考察時發現,土丘東側下面有虛土和大量露骨浮現。李俊傑作者根據多年積累的探古經驗,用木棒輕微拔落了一些鬆土,發現黃土層下埋藏了許多戰國屍骨。從凌亂的屍骨層高和呈現的紅潤骨質、翠綠土斑分析,與1978年冬季伯方村西「車亡谷」出土的屍骨坑、1985年將軍嶺「長平之戰1號屍骨坑」出土的紅潤屍骨、翠綠土斑出現吻合,紅潤骨質、翠綠土斑、骨腐程度競相一致。初步判斷為戰國趙軍未婚男性骨骼群,翠綠土斑形成主要原因是多體骨胰腐蝕變化而成。為此,走訪當地村民得知,在1982年間,村裡新建房屋時,在此土丘南側和東側,大量出現馬車坑和馬骨,有成捆的箭鏃箭杆和戈、刀、劍等兵器出土。村民怕冤鬼纏身,不敢再往西墾,在旁邊修建了十幾戶民房,挖出的大量屍骨和兵器均填入河中。根據村民當年出土屍骨遺址情況分析,永錄後溝村西屍骨坑遺址範圍至少200平方米。說明此屍骨坑葬的車馬、士卒與這條運糧隱道有著緊密的聯繫,與將軍將出土發現,國家文物研究部門確認的「長平之戰一號屍骨坑遺址」為同一時期,均為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趙四十萬降卒的部分坑址之一。

古老的地名記載著鮮未人知的一些戰事,長平之戰古戰場遺存至今的地名,2300多年以來,是我國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部重要歷史教課書。

經過數日的徒步考察,李俊傑副會長在三軍村至永錄後溝、將軍嶺至義莊(今寺莊村)、墳塋門(今西陽村)溝壑山嶺中,發現戰國趙軍運輸糧草的古隱道,當地老農稱之為「秘密隱道」。在溝壑中的隱道十分明顯,深處達3、4米,寬約5米,部分古路段被當地老農平整為水漕狀農田,古道走勢顯而易見。在通往墳塋門(西陽村)的古道上,仍舊保存了一段約200米的古代戰車車轍,車轍十分明顯,深處達20公分,車輪軸距約90公分,車輪痕跡蒼茫古老。尋訪當地多位老人講,在民國時期段,從未有過車馬通行的事例,當地老百姓普遍認為,是趙軍參指所通往與長平古城的一條戰略性運糧秘密隱道。

《長平之戰史乘》作者李俊傑,為了印證古隱道兩側的古代戰事,在四個古地名上下了一番苦功,探索長平之戰古戰場遺址。古參村(今三軍村)北側為「骨頭坡」、休屍村(秋子村)西北為將軍嶺(長平之戰一號屍骨坑遺址),將軍嶺西為古義莊寨和墳塋門兩個村莊。在將軍嶺南側約600米處溝壑內一個看似象有巨大封土的土丘進行考察時發現,土丘東側下面有虛土和大量露骨浮現。李俊傑作者根據多年積累的探古經驗,用木棒輕微拔落了一些鬆土,發現黃土層下埋藏了許多戰國屍骨。從凌亂的屍骨層高和呈現的紅潤骨質、翠綠土斑分析,與1978年冬季伯方村西「車亡谷」出土的屍骨坑、1985年將軍嶺「長平之戰1號屍骨坑」出土的紅潤屍骨、翠綠土斑出現吻合,紅潤骨質、翠綠土斑、骨腐程度競相一致。初步判斷為戰國趙軍未婚男性骨骼群,翠綠土斑形成主要原因是多體骨胰腐蝕變化而成。為此,走訪當地村民得知,在1982年間,村裡新建房屋時,在此土丘南側和東側,大量出現馬車坑和馬骨,有成捆的箭鏃箭杆和戈、刀、劍等兵器出土。村民怕冤鬼纏身,不敢再往西墾,在旁邊修建了十幾戶民房,挖出的大量屍骨和兵器均填入河中。根據村民當年出土屍骨遺址情況分析,永錄後溝村西屍骨坑遺址範圍至少200平方米。說明此屍骨坑葬的車馬、士卒與這條運糧隱道有著緊密的聯繫,與將軍將出土發現,國家文物研究部門確認的「長平之戰一號屍骨坑遺址」為同一時期,均為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趙四十萬降卒的部分坑址之一。

古老的地名記載著鮮未人知的一些戰事,長平之戰古戰場遺存至今的地名,2300多年以來,是我國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部重要歷史教課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