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寶寶半夜被緊急送醫,媽媽做的荒唐事讓醫生都忍不住憤怒

@ 2016-01-01

凌晨2點,市裡兒童醫院收治了一名急診患兒,襁褓里的孩子到醫院時已經喘不過氣,嘴唇發黑、精神萎靡。寶寶家人一臉急色喊著:醫生!快來救救孩子啊!

11月寶寶小溪最近因得了皮膚病,李媽媽於是帶著孩子去看病,後來醫生開了一些中藥丸治療孩子的皮膚病,每次都要吃二十來顆。

當天晚上,孩子一直在鬧脾氣,李媽媽在給孩子喂藥時,孩子一直不肯吞,鬧了好久,李媽媽一著急拿起筷子把藥丸往孩子喉嚨里塞,結果這時候孩子卻劇烈咳嗽,臉憋得發紫,媽媽急忙拍背、灌水,但都不見效。

後經由當地醫院轉到市兒童醫院,最終孩子接受了手術,副主任從孩子兩側支氣管取出幾條泥狀藥物,為孩子吸凈殘餘物,孩子才轉危為安。

副主任過後都忍不住感嘆:幸好手術及時,不然孩子極有可能窒息死亡。你這媽媽也太過粗魯,粗心了,還能拿筷子給這麼小的孩子喂藥,藥丸也不弄碎!

所以在給小的孩子喂藥,就算這個孩子能吞藥,但還是要將藥物用水溶解後再吞服比較安全,或者切碎後再喂服。

近來較多報道寶寶因異物哽咽造成窒息,而氣道異物造成寶寶窒息後,呼吸完全不能進行。所以當孩子發生異物嗆入氣管時,家長千萬別驚慌,首先應清除鼻腔內和口腔內的嘔吐物或食物殘渣,但不要試圖用手把氣管內的異物挖出來,建議試用下列手法誘導異物排除:

1.推壓腹部法:將患兒仰臥於桌子上,搶救者用手放在其腹部臍與劍突之間,緊貼腹部向上適當加壓,另一隻手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內適當加壓,反覆多次,可使異物咳出。

2.拍打背法:立位,搶救者站在兒童側後方,一手臂置於兒童胸部,圍扶兒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給予連續、急促而有力的拍擊,以利異物排出。

3.倒立拍背法:適用於嬰幼兒,倒提其兩腿,同時輕拍其背部,通過異物的自身重力和嗆咳時胸腔內氣體的衝力,迫使異物向外咳出。

4.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衝出異物的急救方法。救護者站在患兒身後,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患兒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擠壓,反覆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如果在進行了急救方法後,異物依舊沒有出來,應立即送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