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珠璣,平民真言,淺談對魚缸的認識
做為平民養魚人,希望和更多朋友共享我的一點經驗。我的家裡現在有三個魚缸,兩個1.5米的,一個1.8米的,大家看看,談不上欣賞,玻璃易碎別拍磚就好,呵呵~
下面我來談談對於魚缸自己的看法,看了好多超級玩家的魚缸,說真的養龍用大缸我是很同意這個觀點的,因為龍魚是大體形魚,如果能用到2米以上的魚缸來養魚,對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但我們很多家庭里用到1.8米可能就是極限了,一個取決於自己家裡的空間,還要取決於進家的限制,因為1.8米以上的魚缸,像我家這樣的樓道是進不來的,如果家裡有空間就要請人來粘了,總之我覺得,您確實有空間,只要能用1.8米的缸就不用1.5米的缸肯定是對的。
如果您又確實有養魚的愛好,幾年下來會發現魚缸其實是養魚中最便宜且最重要的東西。說魚缸最重要,基於以下多年養魚的實踐之談。
首先,魚缸是您愛魚的家,誰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舒適的家,魚也一樣,所以龍魚是不會嫌棄自己房子大的。它們本身就是觀賞魚里的姚明,所以您如果有條件的話,把魚的家搞的大一點,是肯定不會錯的。我以前在1.8和1.5米的魚缸里都養過銀龍,但很明顯1.8米的要長,1.5米里的略寬,別看只是30公分,在魚的形體上還是有作用的。
其次,都說養魚是個勤快人的愛好,可我呢就是個懶人,開始養魚的時候最頭痛的就是魚缸里的BB了,為了觀賞時候的好心情,每天都要抽水,很麻煩。於是我開始意識到循環對養魚的重要性了,說循環看了不少頂級玩家的魚缸,有些人可能在欣賞這些頂級魚缸的時候最關注的就是大小,裡面的硬體多名貴,還有就是裡面的頂級龍魚,千萬別忽略了缸底,一個明顯有很多BB的缸底,在好的魚缸都顯的不完美了對嗎?
而且新人容易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500多元的EVO肯定比不了5000千多的EHEIM,盲目的去追求高價的進口設備,進口設備確實是好,但我只認為好在耐用,噪音小,以及節能方面。
其實如果魚缸的循環不好的話,兩個潛水泵的效果基本差不多,我的混養缸是今年年初才買的,當時覺得底濾會解決BB殘留問題,但發現用起來不是那麼回事,後來把原缸帶的90瓦的潛水泵換成了115瓦還是沒什麼太大作用,最後把進水口的彎口去掉,水經過潛水泵加壓直接打到缸底,把沉木用岩石墊起,之後變化出現了,缸底再也看不到BB了。
受到這樣的啟發,在其他兩個頂濾缸里底部放了造浪泵,也解決了BB殘留問題,上面的圖大家可以看到,只要把水循環解決好了,缸底就是BB去無蹤,水質更出眾了。水的循環是個整體,不是局部,當然我感覺底濾無論是在放置濾材和美觀方面更好一些,但其他形式的過濾也不是不能用,只要把整體循環做好,想省事和保證水質都不是問題。
最後,這裡要說的是因為我自己在這上面走了不少彎路,希望新到的朋友可以不再重複。
第一,選缸是很重要。
大多數朋友為了美觀和方便,首選的都是品牌成品魚缸,在決定買魚缸之前,最好叫商家給放水開循環試一下,簡單的方法可以放一個能沉底的顆粒飼料在缸里,如果到底以後開始緩慢的向出水方向移動,或者拔根頭髮放到缸里,幾分鐘就可以消失,說明這個魚缸的循環很好,買回去以後您肯定養魚變的很輕鬆。
第二,新缸進魚前的養水。
新缸買回去以後,我一般是要換三缸水的,頭一缸加高錳酸鉀洗缸,隔天放乾淨;再放一缸水,放入硬體和濾材,把殘留的高錳酸鉀稀釋下並對新器材有消毒作用,隔天再放乾淨;最後放一缸水,開循環,等玻璃上沒有小氣泡,用手摸下裡面的玻璃有粘粘的感覺,基本上就可以放魚了。
我沒用過什麼硝化細菌,也沒用過什麼黑水,但幾年來這麼養魚都很健康。曾經用過UV燈,確實是對澄清水質很有用。
這裡,衷心希望龍巔越來越好,也祝願所有愛好養魚的朋友開心快樂。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