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 2015-12-31

寶寶要出生了,母愛泛濫的准媽媽怎麼向沒有出世的寶寶表達自己的愛?那就只能是——買買買!今天,幫主邀請到了購物達人熊寶媽媽,分享一下她用真金白銀刷出的寶貴經驗,幾分鐘就幫你省下大幾千哦。沒有敗家的她,哪有持家的你,那些最容易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清單,拿去,不謝!

準備待產包,按專家建議,一般從懷孕快7個月就開始準備,頭一回生娃的,沒經驗,總怕漏啥,按商家的清單買的確省事。但結算時看看總價,頓時發現荷包壓力山大(土豪請忽略)。還有一種情況,囤好的東西真正用起來不順手,又得重新買,不僅花了冤枉錢,還占用了家裡的寶貴空間,現在,一起用減法思維為待產清單做個瘦身吧!

- 吸奶器 -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花費】300-500RMB

【通常】很多過來人都會告訴新手媽媽一個好的吸奶器有多重要,比起手動吸奶器,電動吸奶器能讓新手媽媽省時省力,當時同事推薦一個電動的,網上一搜,感覺貨源靠譜點的售價都超過了1200多。猶豫再三,沒捨得銀兩,囤了個飛利浦手動的,350RMB。

【事實與真相】幾乎沒有用過,後來就送人了,原因是:奶水不足,產假在家的時候,娃吃完就沒剩了,到下頓能攢足已經十分不容易;等產假回去上班,不出一周,奶水就變零食了。

【建議】不要預囤,等產後確有必要再買。

- 防溢乳墊-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事實與真相】冤枉花錢的原因同吸奶器,奶水不足的媽媽,寶寶吃飽都是問題,哪有那麼多溢出的。

【建議】不要囤多,買一點就可以了,後續有需要再買。

- 各類奶瓶-

【通常】不少准媽媽都認為,奶瓶的提前準備真是太重要了,形態花色各異的奶瓶和奶嘴,以及銷售人員七嘴八舌多種版本的意見,往往會讓你囤上好幾個奶瓶,別看奶瓶體積不大,但動輒幾十、上百一個,奶嘴還有開口大小的區別,囤貨成本絕對不是小數。

【事實與真相】最鬱悶的是,奶瓶奶嘴無論形狀材質都是浮雲,小屁孩全不認,只認親媽這個專屬奶牛。熊寶當年就是這樣,於是500多塊錢就這麼打了水漂。

【建議】不要預囤太多,先準備一個玻璃的。產後確定母乳不足,且孩子接受奶瓶再擴充。

- 奶瓶乾燥架-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事實與真相】一個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一次都沒有用過的產品。它消毒不方便(奶瓶乾燥架的杆杆沒有奶瓶掛上去的時候露在外面,感覺不衛生,我拿去消毒,結果開水一燙,彎了)。

【建議】用一個方便消毒的乾淨盤子給奶瓶們托底就行了。

- 哺乳墊 -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花費】70-200RMB

【想像中】新媽媽身體未恢復,頻繁哺乳身體多有不適,腰酸背痛傷口疼,若是夏天,抱著娃喂奶熱得汗如雨下不輸農民種田。愛動腦的熊媽當年從某寶上搜了個「哺乳枕」,理論上,把它圍在腰間,寶寶躺在上面吃奶,媽媽的雙手就解放了,緩解坐著喂奶時的各種不適。

【事實與真相】絕對是個沒用又占地方的坑貨!哺乳枕足有20多公分厚,熊媽把它圍在腰間,出生兩周就已經8斤多的熊寶還能吃到奶?七月流火本來就夠熱,還綁個大棉球在身上,比抱熊寶熱5倍以上!

【建議】身高不是高到165以上,寶寶又比較胖,夏天生娃的寶媽,這個東西看都不要看直接繞道。買個大屁股的塑料矮凳喂奶就省力舒服多了,最貴不超過30塊。從過來人再回頭看宣傳圖,告訴你幾個不靠譜:大部分人達不到模特身高,娃娃的大小絕對小於大部分寶寶,還有娃娃是不會感到熱和動來動去的!

- 嬰兒床 -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花費】500-2000RMB

【想像中】嬰兒床真心好可愛,寶寶睡在裡面,再配上柔柔的搖籃曲,多愜意。

【事實與真相】沒幾個娃樂意自己獨睡一張床的。據金牌月嫂解釋,嬰兒在母體中被緊緊包裹,又總是聽著心跳和血流的聲音,出生後環境大變,只有挨著人,感受到體溫才有安全感。

孩子大點以後,嬰兒床的用途主要是哄睡時省力:嬰兒床有輪子,推來推去,十分鐘就睡著了;大概到7個月左右,因為嬰兒床的欄杆不是卡住熊寶的手腳就是撞到睡著亂動的孩子的頭,因此也就閒置了,後來專門放置各類雜物。

【建議】能借就借,二手的更好,沒有異味呀!如果臥室面積不大(我理解居住面積在15平米以下不含洗手間)就別考慮了,跟著爸媽睡大床,再買一個可拆卸的床圍更加實用。

- 各種嬰兒床的床具 -

【事實與真相】嬰兒床的床具太多了:床墊、床單、蓋被、床圍、蚊帳,幾百一套根本不在話下,孩子吐奶尿便經常會弄髒床具,再加一套換洗的床單被套被子,2000元砸下去根本不見泡泡咯。

【建議】如果借到了嬰兒床,就把這些床具一起借了吧……如果只借到了嬰兒床,那就一切從簡儘量用標準尺寸的床具以方便日後復用,床圍通常很可

愛,不過圍上會很悶熱的。

- 嬰兒游泳池 -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花費】100-300RMB(占地費用請用面積*房價自行計算)

【想像中】光屁股划水的小嬰兒好像很享受的樣子,所以必須給自家娃游泳啊,帶著孩子到外面去游多不方便啊,還怕不幹凈,買個游泳池在家裡游多好!

【事實與真相】不是每個寶寶都愛游泳啊!比如熊寶,雖然從14天開始游泳,但始終不愛,開始是下水就哭,我們以為他不適應,狠心忽略哭聲堅持游;過了幾天,他竟然學會了消極怠工,在游泳池裡睡覺,完全達不到運動效果,一撈出來就醒了;再過了幾天,下水就撕心裂肺的大哭。熊外婆說:我們大人游泳,水沒過胸口就透不過氣,好難受,寶寶這水都到脖子了,應該是蠻難受的。大家覺得此般將心比心十分有道理,從此放棄了游泳計劃。

【建議】家裡很大的土豪或有雜物房的就隨意吧,房子面積有限或持家的親就別囤了,確認自家娃是親水型的再買也不遲!

還有,那一大桶子的水,後續處理有些麻煩,倒了浪費,持家有道的熊外婆當年是命令大家用熊寶的游泳水洗澡的,大家只能祈禱裡面沒有熊寶撒的尿啊,那畫面大家自行腦補吧。

- 防漏尿褲 -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花費】300RMB左右

【想像中】像紙尿褲般有型,如傳統尿布般透氣,把尿布套在裡面,然後把尿褲固定在寶寶身上,透氣又不漏尿。

【事實與真相】遭閒置的理由太多了——操作麻煩,生在寒冷季節的寶寶尤為不適用;對於普通的新生兒,尿褲一般都過大(出生時7斤的熊寶也穿不了最小號的);尿布+尿褲的組合加起來比紙尿褲還厚,透氣?呵呵……

雖然尿褲材料防漏,但內側已經沾上尿便的尿褲你敢換個尿片直接給娃穿上?這樣晾洗的工作就成倍增加了,這尿褲可不薄,一天換十幾次,那就有十幾條,想想也是醉了,這麼坑的東西誰發明的?

【建議】上紙尿褲吧,娃長得快,紙尿褲方便更換尺寸;而且紅屁股跟使用紙尿褲還是尿片並沒有直接關係,跟更換頻率和衛生程度有直接關係。這點可以用熊寶保證,熊寶生在7月小暑節氣,月子裡一直用紙尿褲,沒紅過屁股,金牌月嫂換得很勤,每次換片都濕擦或洗屁股,紙尿褲也沒問題。

- 護臀膏 -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花費】20-100RMB

【想像中】有了護臀膏,屁股不再紅。仿佛越貴越保證不紅。

【事實與真相】護理不當,多貴都沒用,照樣紅屁股。熊寶2個月後,昂貴的金牌月嫂就回家了,熊媽自己帶,最貴的護臀膏堅持用,但是1周後還是紅屁股了,而且還長了疹子。

【建議】別囤了,注意尿便護理時擦洗乾淨別偷懶,每次用棉簽抹點兒茶油,效果顯著價格實惠無副作用。

- 防抓手套 -

如果我生二胎,這些花冤枉錢的待產物品,200%不會買!

【花費】30-100RMB

【傳說是這樣的】新生兒手沒有感知的亂舞會很容易抓傷自己的臉,套上防抓手套就能避免受傷了。

【事實與真相】的確容易抓傷自己。當年熊寶的金牌月嫂就不給套手套,不給穿襪子,說給新生兒套手套會妨礙孩子的觸覺發育、手運動發展,熊媽找資料查了一下,據說對運動能力、智力發育也會有一定影響(因為寶寶看不到自己的小手,就不能有意識地鍛鍊,減少了鍛鍊機會,就會導致運動能力發展遲滯,影響智力發育。好可怕,倒吸一口涼氣)。

【建議】準備個嬰兒指甲剪,勤快點給娃剪指甲就不會抓傷臉啦!

你呢,還有哪些東西是你買了之後覺得冤枉的,一起來交流一下唄,文章下方評論區見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