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起至今,俄空天軍部隊對敘利亞境內IS組織的空襲行動已經持續了近三個月,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俄主流媒體不斷宣揚俄方「輝煌」戰績。俄軍在敘利亞表現出來的「穩、准、狠」,令美國及其盟友長達一年多的空襲效果「相形見絀」。精準的打擊必然與領導者的果斷決策密不可分,但是準確的情報作業也是一個頗為重要的因素,它貫穿於每次攻擊行動全程,對確立作戰優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俄羅斯一直在信號監聽方面向敘利亞政府提供情報支援。並在2014年在敘設立了代號為「s中心」的俄敘情報設施。2015年擴建後,偵控範圍由原來的只覆蓋敘利亞境內擴大到覆蓋以色列、約旦和沙特大部分地區,以便向敘利亞和伊朗提供中東地區的態勢感知情報。
俄軍官兵正在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上為蘇-34加裝衛星制導飛彈
實施空襲以來,俄羅斯首先通過「無線電偵察」獲悉了許多有利的情報,消滅了大批戰鬥裝備。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認為,俄軍是出動伊爾-20偵察機截獲極端組織無線電信號的。五角大樓相關情報也顯示,1架伊爾-20已抵達敘利亞並多次升空執行無線電偵搜任務。伊爾-20主要遂行區域性電子偵察任務,偵察高度6000-7000米,最大航程6500千米,機身後腹部裝有天線與天線罩。機上裝備側視雷達、照明設備、航空雷達、電子偵察與干擾設備等,飛行過程中通常關閉應答器以確保航跡隱蔽,規避對方反偵察行動。海上偵察主要依靠俄軍艦船所列裝的P系列無線電偵察系統,該系統可偵收短波和超短波信號,基本覆蓋敘利亞全境及地中海大部分地區海空目標的無線電信號。
「克拉蘇哈」-4電子戰系統
空襲中首次使用的KAB -500SE炸彈是採用「格洛納斯」衛星聯合制導,從該炸彈不俗的成績可以得知,「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已能夠提供高精度導航服務。而俄羅斯參與空襲的蘇-24轟炸機、蘇-25攻擊機,均配備了「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和大量精確制導武器。不僅如此,俄軍還在敘戰場上投入部署了「克拉蘇哈」-4系列電子戰系統,表現出了較高的進攻性電子戰能力。該系統可進行大範圍干擾,以壓制機載雷達、通信系統並干擾無線電定位偵察衛星。據稱,它能夠完全遮擋150-300千米內的目標,防止被雷達偵察到。
「瓦西里·塔季謝夫」號電子偵察船
為拓寬情報來源渠道,保持情報信息的穩定性,尤其是檢驗新型偵察裝備的實戰效果,俄軍在敘利亞危機爆發後先後兩次出動新型電子偵察船前出至地中海東部加強情報搜集。特別是空襲開展後,俄軍派出了波羅的海艦隊最先進的電子偵察船「瓦西里·塔季謝夫」號前沿布設,負責監督和掌握敘利亞局勢及敘周邊國家海空域實時情況。該艦除了裝備各種電子導航和通訊設備外,還安裝了紅外、光學、無線電通信偵察設備等。這些設備可與俄羅斯「宇宙」號偵察衛星、新型岸基雷達站「沃羅涅日」-DM等構成龐大的電子偵察情報網,有效監視包括飛彈發射在內的秘密軍事動向。
綜合利用太空、電磁頻譜等新型偵察裝備,俄軍可有效探測出特定區域內的信號情報發射源,掌握區內各個發射源的位置、動向、信號特徵,進而了解偵察目標的軍事部署情況。
數十枚巡航飛彈橫跨伊拉克、伊朗兩國空域齊頭並進打擊IS
除了依靠自身力量獲得可靠情報外,俄羅斯還與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在巴格達建立了四國情報聯盟,使得俄情報來源更加廣泛,俄軍對「伊斯蘭國」武裝力量的地理位置、轉移、部署、調動情況都有了全面掌握,為精確打擊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如10月7日,俄羅斯裏海艦隊從裏海發射26枚海基巡航飛彈,飛彈奔襲1500千米,橫跨伊拉克、伊朗兩國空域,成功摧毀「伊斯蘭國」11處目標。俄國防部稱,此次海上攻擊行動得到了四國情報聯盟重要的情報支援。
俄軍向來重視情報在作戰行動中的運用,在此輪中東戰場上,俄軍選擇了「精準情報+精確打擊」的作戰方式,確保了己方行動的主動性、靈活性和進攻性,從而收穫了作戰效果和影響力的「雙贏」。可以預期,俄軍將在此後的干預行動中繼續發揮情報對作戰的指導作用,不斷擴大戰場優勢和地區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