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因為這樣吃奶,寶寶得了這個病趕緊看哪裡出了錯!

@ 2015-12-29

冬天,很多媽媽都遇到醬紫的情況:某一天早上就是突然起床突然發現自家的寶寶嘴巴里長了很多白色斑點,且很難擦掉,這到底是什麼?!(扭曲臉)簡直讓媽媽害怕得不要不要的!其實這個是十分常見的兒童口腔疾病——鵝口瘡。下面就來教大家如何快速判斷寶寶是否患上鵝口瘡!乾貨在此,拿走不謝!

媽媽get起來 怎麼樣判斷寶寶患上鵝口瘡

1、假如寶寶的舌頭、牙齦、上顎、口腔兩側等處出現白色微高起斑膜,且周圍沒有其它炎症。白色斑點猶如奶塊,用棉棒和濕紗布很難擦拭掉,如果強行擦掉的話,會留下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此時寶寶很可能患上了鵝口瘡。

2、假如寶寶在進食時,情緒煩躁不安,食量變得非常小,還會時常啼哭並有輕微的發燒,這時媽媽就要檢查寶寶口腔,看是否患上了鵝口瘡。

如果寶寶得了鵝口瘡媽媽們沒有及時處理,會影響寶寶進食困難不說,如果病情持續發展,很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感染到扁桃體,更深入的話會影響到咽喉部,從而引起咽喉疾病,想想都怕!

根據病情輕重,寶寶的症狀如下:

● 病情較輕就不會疼,甚至沒有什麼感覺,並不會影響吃奶。

● 病情較重時會影響吞咽,甚至導致嘔吐,寶寶因此將拒絕吃奶並哭鬧。

● 當「鵝口瘡」蔓延到喉嚨時,寶寶的聲音會變得沙啞。

寶寶患上鵝口瘡的3大原因

鵝口瘡是一種新生兒常見疾病,是由一種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這種真菌在微生物世界裡是千千萬萬中的一種。它除開喜歡黏上抵抗力低下、營養不良的寶寶之外,。 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反思自己家的小寶寶是不是偏食了,營養吸收也不好了。除了這個,下面的一些生活小細節沒做好也會讓它有機可乘哦!

寶寶在出生時,若媽媽陰道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寶寶也會因為接觸了陰道分泌物,而受到感染患上鵝口瘡。另外,由於內衣、手部接觸、毛巾等會導致乳X不潔,在母乳喂養時也容易導致寶寶患上鵝口瘡。

寶寶不小心接觸了感染念珠菌的玩具、毛巾、奶瓶、奶嘴、尿布……也會感染上了鵝口瘡。寶寶一開始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就是用口腔探索,他們喜歡把東西往嘴裡送,媽媽們一定要對寶寶用品進行有效消毒。

媽媽們忽略了寶寶平時的口腔清潔。寶寶的吞咽功能比較差,當奶汁長時間停留在口腔內,也會導致殘留奶汁變質,從而滋生細菌,引起鵝口瘡。

如何減輕寶寶因為鵝口瘡帶來的不適?想必這也是媽媽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了。家有寶寶患上鵝口瘡,媽媽可以:

方法一:用1%~2%蘇打水溶液少許,在每次哺乳前後清洗寶寶口腔,再用棉簽蘸1%龍膽紫塗在口腔中,每天1-2次。

方法二:把制黴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塗搽在寶寶的患處,每4小時用藥1次。

方法三:將維生素C片碾成細未,塗在口瘡患處,每天3次。

一般來說,寶寶患上鵝口瘡,2-3天即可好轉或痊癒,如仍未見好轉,就應到醫院兒科診治。

在治療寶寶鵝口瘡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誤區:

一旦確定寶寶患的是鵝口瘡,有的媽媽為了消除感染,經常自作主張就給寶寶吃抗生素類的藥物,很容易使一些抵抗白色念珠菌的微生物數量因用了抗生而減少,反倒使白色念珠菌迅速繁殖,加重寶寶鵝口瘡的病情。

寶寶的口腔黏膜又薄又嫩,加上唾液腺發育尚未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乾燥,若長時間塗紫藥水,會讓口腔黏膜變得更加乾燥,甚至出現潰瘍和明膠樣損害。另外,塗紫藥水後,口腔黏膜都是紫色的,不宜直接觀察到病情的變化。

鵝口瘡的這種嬰幼兒口腔疾病是比較常見的,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在生活中必須多多注意以下幾點,做好防患鵝口瘡的準備!

奶嘴、奶瓶必須消毒徹底

大部分寶寶患上鵝口瘡都是因為媽媽們沒將奶嘴或者奶瓶消毒徹底,導致寶寶感染鵝口瘡。所以,平時一定要徹底消毒寶寶的奶嘴和奶瓶,進行母乳喂養的話,媽媽的乳x 也要清洗乾淨才好喂養哦。

玩具、餐具等貼身衣服要定期消毒

寶寶的玩具、被褥、餐具等及時清洗消毒,把真菌都扼殺在搖籃里,讓寶寶遠離細菌感染。

寶寶不能偏食、挑食

寶寶千萬不能偏食,相信很多媽媽都造。寶寶一旦偏食,營養不均衡、抵抗力就會低下,這個時候白色念珠菌就會很容易侵襲寶寶了。

媽咪不可亂給寶寶吃抗生素

寶寶不能亂服用抗生素哦。一旦不注意,就會導致寶寶體內菌種紊亂,細菌就會出來搗亂,分分鐘就使寶寶患上鵝口瘡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