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胎必看!8大品牌,11款輪胎橫向對比評測-B組
輪胎是影響摩托車操控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部件。一對好的輪胎能充分地發揮車輛的性能,這次我們選擇了11款最新的頂級輪胎進行對比測試。
兩個組別,八大品牌,11款輪胎大對比
根據價格與性能,我們將這11款輪胎分成了A/B兩個組進行對比。每組的每個輪胎都將承受6圈賽道和7圈道路的測試。
這八大品牌包括:愛風(Avon),普利司通(Bridgestone), 馬牌(Continental), 鄧祿普(Dunlop),米其林(Michelin), 象牌(Metzeler),倍耐力(Pirelli)和神鋼(Shinko)。我們向每個公司都申請了一款或幾款高性能輪胎(非純賽用輪胎)樣品進行測試。尺寸為前120/70-17 後 190/55-17 。測試車輛為2014款的鈴木GSX-R1000。兩組輪胎中A組為各廠商的頂級輪胎,而B組為價格更便宜性價比更高的輪胎。
英國的愛風(Avon)為A組提供了3D UltraXtreme 3輪胎,為B組提供了3DUltraSupersport輪胎。普利司通也分別為A/B組提供了BattlaxS20和 Battlax BT-016。
馬牌輪胎,這個德國的品牌用自己的頂級輪胎參與了A組的測試,這款測試輪胎是S1000RR的標配輪胎。
老牌大哥鄧祿普則讓自己最新升級的Q3參與測試,而老對手法國的米其林則用Pilot Power 3與其對抗。當然兩者都屬於A組。象牌的Sportech M5 Interact則分到了B組進行測試。它的義大利姐妹公司倍耐力則使用Supercorsa SP V2這款阿普利亞RSV4 Factory APRC 和杜卡迪1199 Panigale的標配輪胎參與測試。
最後日本品牌神鋼(產地為韓國)的Apex tire和Verge 2X則分別被分到了A組和B組,當然Apex tire比Verge 2X要貴得多。
測試方式
首先,我們使用Chicken Hawk Racing暖胎器包裹了輪胎(不加熱),遮擋了輪胎品牌LOGO,避免對我們的測試人員產生干擾;第二我們在前後擋泥板上都安裝了溫度探測器隨時探測輪胎表面的溫度,以了解它們所需的暖胎時間。
輪胎在街道的磨損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因此我們首先在賽道虐胎,以加快其磨損,了解其耐磨性。第一天我們主要在柳泉賽道進行2.5英里的騎行。這個大賽道確實是對輪胎的一種考驗,夏天地面溫度超過40度,並且表面為粗糙的瀝青碎石,並且8,9號彎道都是高速彎,對輪胎的磨損非常大。第二天我們則在1.3英里的街道上測試輪胎,包括重剎,急加速和左右壓彎等,反正就是各種虐哈哈。
在測試前,我們首先對輪胎的尺寸以及重量進行了測量。安裝到車輪上後,則按照輪胎廠家的推薦胎壓進行充氣。馬牌,鄧祿普和神鋼沒有推薦氣壓值,我們經過研究則都使用了前32psi後30psi的胎壓。每個輪胎都用暖胎器包裹,避免品牌LOGO泄露給測試人員(暖胎器只是遮擋LOGO沒有進行暖胎,這樣我們才能測試暖胎時間)。到一天的測試結束後我們再用硬度計測試輪胎的硬度與全其新時進行對比。
所有輪胎都安裝在GSX-R上進行測試。
我們的測試人員隨機地選擇各種輪胎在這個長賽道上進行測試,第一天跑六圈,第二天跑七圈。胎壓以及溫度將會由Kinelogix數據記錄儀進行記錄。這些數據將幫助我們了解暖胎時間,其他分數將由零售價,重量,圈時等分類組成。
其他還包括測試人員的主觀感受,如操控,穩定性,抓地力等總體表現。各項分數加起來便是各款輪胎的整體得分。
客觀評分:
零售價:廠家的建議零售價(前後胎總價)
重量:前後胎未使用時的總重量。
暖胎時間:最佳胎溫定為廠家推薦的溫度,由於馬牌和神鋼並未給出胎溫的最佳值,因此我們使用平均暖胎溫度作為其暖胎溫度值。
圈時:2.5英里的最佳圈時與1.8英里街道測試最佳時間之和。
胎紋:我們通過多種胎紋深度測量來衡量胎紋特性,但是熱熔胎輪胎的兩側在溫度升高時會融化,這樣又會使得花紋消失,兩者也是一種矛盾吧。
B組第四名:神鋼016 Verge 2X
主觀項最低的得分和B組中最差的圈時使得神鋼Verge 2x獲得了B組的最後一名。
016 Verge 2X是神鋼在去年發布的產品,這款輪胎的有著複雜胎紋,並使用了雙復合材質,輪胎中間為較耐磨的硬橡膠,兩側為較軟但抓地力更好的橡膠,這樣既保證了輪胎的耐磨性,又使得彎道時的抓地力不至於太差,現在很多輪胎都使用了這種結構。
在B組中,Verge也是其中最便宜的,一對輪胎摺合人民幣不過2100塊。有意思的是這款輪胎比其純運動偏向的Apex(Apex參加的是A組)更貴一點,雖然Apex的定位比Verge產品線的更高。
前胎的重量與愛風、普利司通差不多,但比象牌的Sportec M5要重300來克。而Verge2X的後輪則比其競爭對手(普利司通BT-016 Pro)重了足足差不多一斤。因此前後輪總重量比小組中的其他輪胎都要重。
神鋼的這款輪胎彎道中的操控性也是最差的,你要更費勁才能控制彎道中車輛的導向,不過說句公道話,它的縱橫比是最低的,為50(縱橫比為胎高/胎寬,為百分數)。另外由於它輪胎兩側怪異的設計導致車輛側傾時不能給人穩定的感覺,這使得車手沒有充足的信心來發揮其最大抓地力。
而在暖胎時間方面,Verge 2X需要的時間也最長,尤其是前胎。前胎超過3.5分鐘,才能達到最佳胎溫,儘管後胎熱胎時間要好得多,但是總的熱胎時間依然為最後一名。
對於圈時方面,在賽道上它的圈時為1』37.9,街道為1』29.1,而普利司通賽道上快了其4.5秒,愛風街道快了其3.9秒。
主觀,客觀上的得分都很低,使得神鋼Verge 2X只能在B組中墊底,但是如果你在意的是耐磨與性價比,那麼選這款輪胎也不錯。
Verge 2X的彎道操控性最差,過彎時需要騎士花費更多的精力
車手感受
這款輪胎提升空間還很多,尤其是側面。前輪非常怪異,沒壓彎時感覺很穩,但一當你壓彎,立刻就壓到輪胎的邊緣,你很難感受到那種輪胎邊緣極限抓地力的感覺。在配上它的胎體,車感很粗糙。如果用來直線行駛或者直線加速使用,這款輪胎還很OK,但攻彎還是算了,沒有穩定的感覺。
B組第三名:普利司通BT-016 Pro
除了暖胎時間較長外,普利司通的這款輪胎各方面綜合性都比較好。
對於五年未升級的BT-016來說,這次普利司通推出了它的「PRO」版本來進行對比測試。升級的橡膠配方使得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更大,也使用了兩側軟中間硬的雙復合橡膠結構。
這款輪胎的價格厚道,摺合人民幣2400冒頭的售價位於象牌M5與神鋼之間,對於一個溢價很多的日本品牌來說還算厚道。
BT-016 Pro前輪彌補了神鋼與愛風重量上的缺陷,比兩者都輕了八十多克。而後輪卻比其他都重,只比神鋼輕一點。儘管如此,兩個輪胎的總重量也很不錯,比第一的象牌重了280多克,而比神鋼則足足輕了差不多450克。
這款輪胎算是B組中綜合性能最均衡的傢伙,轉向是B組中最好的,抓地力與穩定性儘管還沒達到象牌的水品,但也高於平均水平。路感雖然沒有愛風Supersport的好,但也確實有那麼些感覺。
儘管輪胎的橡膠配方得到了升級,但是普利司通的這款輪胎熱胎時間還是組別中最長的,在賽道上幾乎要5分鐘才能達到理想溫度,在街道則甚至要6分鐘。廠家對這款輪胎的推薦溫度為前65°,後79°,也是組別中最高的。再加上我們是在早上測試,路面較冷,因此也造成了一些影響。
儘管BT-016 Pro需要的熱胎時間最長但一旦到達其最佳溫度,它的賽道圈時就很好了,實測其賽道圈時少於神鋼,並且比象牌也只多0.2秒(但比愛風則多了1.6秒)。在街道測試則與象牌差不多,比愛風多了0.7秒。
雖然熱胎時間太長,但我們依然喜歡它均衡的表現,還有熱胎後的抓地力也不錯。但是BT-016 Pro還是沒有比象牌與愛風優秀,因此排名第三。
車手感受
BT-016 Pro是最均衡的,轉向即不過快也不過慢,是B組中最好的。而後輪則感覺比較僵硬。壓彎抓地力很好,但是一旦輪胎過熱,則性能就有點衰減了。整體還不錯,就是溫度對胎的影響稍大,如果還有什麼抱怨的話,那我我想說它的路感還不夠。雖然這樣,但是在賽道日上跑跑,我也會毫不猶豫地選它。
B組第二名:愛風 3D UltraSupersport
愛風的表現並沒有止於與對手的膠著,UltraSupersport優秀的操控感,快速的熱胎時間和良好的綜合性能使得其賽道變現十分亮眼.
愛風這個世紀品牌一直很重視其運動性能3D Ultra系列。在B組中,愛風直接用其Supersport參加對比。
這款輪胎沒有使用中間硬兩邊軟的雙復合材質,輪胎整體都側重於抓地力。
和象牌M5類似,一對Ultra Supersport的價格約為400美元,比神鋼貴了約25%,比普利司通Battlax貴了10%。這對於一個市場上名聲不算太大的品牌來說,價格還是合理的。
重量方面,愛風名列第二,只比第一輕的象牌M5重了180度克,而比神鋼則輕了600來克。愛風主要優勢在前輪,比象牌輕了300餘克,後輪則比象牌重。愛風的後輪則是B組第二輕的。
儘管普利司通的轉向性比愛風好那麼一頭髮絲,但整體上愛風的操控還是很不錯的。雖然Ultra Supersport的抓地力未達到日系頂級的抓地力,但也依然很不錯了,事實上它比M5與Battlax彈性更好,當然這是指恰當的「彈」,這種彈能讓車手更好地感受路面。.
愛風這種單復合材質的輪胎結構使得輪胎的暖胎時間很短,在賽道上,即使是早晨氣溫較冷的時候也只用了一分多鐘便達到了其最佳溫度。只比象牌慢一點。在圈時方面,愛風則十分亮眼地拿下了賽道用時最少的冠軍(1』31.8)。在街道上用時則比象牌和普利司通稍多0.7秒。儘管這樣,但愛風的綜合圈時依然獲得了第一名。
愛風的綜合素質確實比對手高出了一截,它的路感、可控性、熱胎時間以及橡膠的彈性都使得在賽道上騎行非常爽。這些特性使得我們可以儘量的發揮車子的極限性能。在得分表中愛風獲得了綜合第二的名次。
在賽道上,愛風單復合結構的輪胎使得其熱胎時間很短,只有一分多鐘。
車手感受
很好的胎,雖然在轉向上並不是最優秀的,輪胎的側面很好,使得車輛在任何傾角都可控。彎道的線性感覺比第一的象牌還要稍微好一點。只需要一圈,這個輪胎便能達到其最佳胎溫。輪胎抓地力很好,但是後胎比象牌稍微差一點點。穩定性很好,輪胎的彈性剛好,既不太硬也不太軟。在五圈的磨損後,輪胎性能也沒什麼衰減。
B組第一名:象牌Sportec M5Interact
象牌M5價格稍微貴了些,但是對於犀利的操控這是值的。如果你更偏重於性能,那麼M5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次在B組中,象牌用其Sportec M5 Interact參與測試。Sportec 已經推出了5年,最近升級了D-Spec雙復合結構。就像之前一樣,象牌使用了複雜的建模設計來設計胎面。胎面有淺淺的壓彎傾角刻度。
M5的價格也是B組最貴的,達到了425.73美元一對,摺合人民幣約2760元。這個價格比Verge 2X 貴了103.83美元(約700元),但是比愛風3D Ultra Supersport 只貴了8.11美元(約50元)。
在胎重方面,M5的前胎是最重的,比普利司通BT-016重了約450克,比愛風和神鋼則貴了約300克,而後胎卻是最輕的,比第二名的愛風輕了約500克,綜合下來胎重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雖然這款德國的輪胎操控敏捷性不如普利司通BT-016和UltraSupersport ,但是相比糟糕的神鋼,它卻優秀的太多。M5的抓地力和穩定性很好,但是它沒有愛風那種「粘路」般的路感。
這款輪胎設計的時候便定位於全天候和多用途運動,因此它的熱胎時間最短也在意料之中。要說明的是 M5測試時間不是最冷的早晨,在第二填最冷的早晨測試時,它的熱胎時間則第二短,比愛風慢了6.8秒。
在賽道的圈時測試上,M5排名第二——1』33.2比Ultra Supersport 多用了1.4秒。在街頭用時測試,M5緊咬普利司通BT-016,最後綜合時間Ultra Supersports比M5 僅快了0.7秒。
這些小小的落後並未將M5的排名拉下來,其他項目的得分使得M5綜合得分獲得了冠軍,更好的抓地力所值得多出來的零售價。
首日的賽道測試,M5圈時位居第二——1』33.2,比UltraSupersport慢了1.4秒。
車手感受
很好的胎,轉向還不夠犀利,但也一點也不差。前胎感覺有點厚。輪胎橡膠感覺稍硬,缺少一點路感。儘管這樣,它依然是個好胎,抓地力很好,但是路感的稍微欠缺使得我不能跑得更快。這款胎你壓彎的傾角越大,它的性能表現感覺越好,穩定性也很卓越。綜合說下來就是稍卻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