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如何提高釣魚水平

@ 2015-12-27

技巧│如何提高釣魚水平

作為釣魚愛好者的基本功,第一條就是要有耐心。干任何事情,心態安定是基礎。在垂釣過 程中,有時可能幾個小時釣不到一條魚;到野外垂釣還可能要忍飢挨餓,經受日曬雨淋,因此垂釣者沒有超乎尋常的吃苦精神和持久守靜耐煩的心態是受不了其中的 孤寂、勞苦的。因此守靜耐煩是初學垂釣者所必須跨過的第一道坎。脾氣毛躁和不善動腦的人如不克制和轉變,在垂釣中是難有進步和收穫的。我們有些學釣者,只 要在窩點守一陣漂不動便心焦氣躁了。不是狂撒、亂撒誘餌打窩弄得人動水響,左右不安,就是四處遊走,東一槍西一槍把釣域轉幾個圈子。殊不知「釣魚貴在練氣 功」,毛躁為垂釣之大忌。

選擇釣點也是釣魚基本功的體現,魚在水中活動是有它自己的規律的.活動有它一定的巡迴 路線,停留有它一定的停留處所,覓食路線地點也是有規律的,新手可以通過實踐摸索規律,找出好的釣點。選好釣點後,下一步就是要學會看浮漂,魚兒咬鉤的信 號主要通過浮漂來傳遞。浮漂分為臥漂或立漂。若用立漂,魚兒俯身咬鉤後抬頭欲走,把漂往上送,會出現松漂。若浮漂徐徐上升,而後整個漂都露出水面,則表明 魚兒已被鉤住魚嘴,此時若用力猛拉,會使魚兒下顎脫落而跑魚,所以應先遛魚,再用網抄。還有就是魚兒碰到釣餌不斷輕撞,但又未吞食所引起的,表現為浮漂作 輕微的,跳躍式的顫動。如果浮子連續上下拌動,而後緩緩下沉。下沉速度慢,表明是個體大的魚在咬鉤。沉漂一般都是鯉魚、青魚、草魚的咬鉤信號。

判斷魚已經上鉤後,下一步就是掌握提竿時機。提竿時機的掌握是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影 響提竿時機的因素很多,所以掌握恰當的提竿時機,要求較高的技術性和熟練程度。提竿時機與所釣魚種有密切關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不同魚種有不同的 咬鉤吞鉤習性。黑魚愛見餌即咬,咬住拚命往下吞。鯉魚則一口咬鉤後往遠處游。鯽魚卻喜先碰碰魚食,再咬鉤。垂釣者應根據漂的信號,迅速判斷出魚的大致類 型,針對此作出扯竿早晚的反應。在適當的時機,垂釣者應迅速提竿。正確的姿勢是;竿柄預住持竿手的上肘部,肘忽然往下壓,手腕爆發大力向上挑。提竿時應注 意好肘部、小臂和腕部的爆發力,尤其是手腕頓一下。這一頓使得魚鉤刺進魚嘴,因此幅度不宜過大,但應簡短有力。不能大起大拉,這樣會拉掉魚的下顎,或令魚 吐鉤更方便,從而形成跑魚。垂釣個體較大的魚時應在魚用力掙扎時遛魚,就是利用線的彈性左拉左擺,待魚筋疲力盡後,再以網抄取。小魚則可直接抄取,不必遛 魚。魚往遠處或深水處逃時切忌與之硬拼生拉,以免驚走周圍魚群。可利用魚線牽制,使上鉤之魚來回兜,待其無力後再拖拉出水。

記得要多與其他釣魚愛好者交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迅速提高你的垂釣水平。如果你的朋友 都是高技術的釣魚水平,你很快也會達到這個層次的。如何才能認識更多的釣友?那麼,就要從我們身邊做起,在釣魚時,要多與旁邊的釣友交流一下。釣魚老手的 一句指點的話,往往勝過你一個人幾年的瞎琢磨。比如下面的就是一些釣魚老手的語錄:老手憑經驗,新手圖方便;春釣灘,夏釣潭,秋釣陰,冬釣暖;上午釣西, 下午東,要想多釣,釣下風;早晚釣近,午釣遠,天陰,下雨,黑夜釣邊邊;方釣角,長釣腰,投餌之處進水道;水庫釣溝汊,浮鉤釣靠壩,深淺釣交界,陡坡釣坡 下;江河釣汊口,有人釣處切莫走;草多釣窟窿,還可釣草縫;釣魚怕參觀,釣位避開大路邊;釣魚釣上蝦,勸君快搬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