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最大的主因是什麼?

@ 2015-12-27

前言:中國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家逐漸步入正軌,我們社會也逐步發展,國富民強。近年來我國也算得上國泰民安,並且在習主席的帶領下我們國家發展進入一個更加開放更加繁榮的新時期,在今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上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國的軍事能力及國際地位,雖然我們國內人民安居樂業,但是國際上局部地區卻是爭端頻發,而且這些戰爭無非來源於歷史矛盾、利益爭奪、自身膨脹後的侵略!然而受苦的還是各地區遭受戰爭的人民!

歷史回顧:

第一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保加利亞共和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和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納碎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為首的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為軸心國一方,以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為首的反法西斯國家同盟國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近期回顧:

如今世界局勢小戰不斷大戰未犯,近二十年間,戰爭主要發生在中東地區,但是美國時常參與並且有時甚至是其主導而至。

阿富汗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該戰爭是美國對九一一事件的報復,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的支援。但是之所以有911事件的發生,也是因為美國之前對他們的侵略及資源的掠奪。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藉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0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敘利亞戰爭是指從2011年年初持續至今的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的衝突。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並於3月15日升級,隨後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了武裝衝突。雖然敘利亞自由軍得到部分國家的武器支持,但缺乏軍事作戰人才。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和部分西方國家已秘密派出軍事顧問,直接指揮戰爭。與此同時,俄羅斯也為敘利亞政府軍提供武器和軍事支持,以對抗西方陣營,並且在敘利亞戰爭中近期已衍生諸多矛盾,美俄的參與,暗中的較量,近期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後引發的矛盾等等。

戰爭總結:前兩次世界大戰,更多的是歷史矛盾的延續及自身國家發展強大之後對其他國家無端的侵略。而近20年的戰爭仍有之前的原因之外,貌似更多的是打著鋤強扶弱、打擊恐怖的幌子內在卻暗藏著爭奪資源的目的。特別是美國,時常在中東地區頻繁出手,明眼人都看得出,無論表面是何種原因,無非都暗藏著為了爭奪中東地下豐富的石油。並不是我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美國雖然與人權自稱,但是2013年6月愛德華·斯諾登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PRISM(稜鏡) 監聽項目的秘密文檔披露給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當時世界一片譁然。所以有些對美國不利的小道消息也並非空穴來風,也不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口舌之快,而是美國確實什麼事情也做得出來,畢竟主導了這麼都戰爭,造成生靈塗炭。何為人權?從近20年來大國的出手,我們可以發現都圍繞著具有豐富石油資源的中東國家在展開明爭暗鬥!並且,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國家生活生產,工業軍事都依賴於它。現在很多局部戰爭出了仇恨報復外,都暗藏這這麼一條利益的關係。

石油儲備:

一個國家的財富實力主要關注國內黃金的儲備,因為一個國家的紙幣可能會因為國內的動盪而不被認可,但是黃金是國際通用認可的通用貨幣。然後石油的儲備也是國家生產工業,軍事發展最有力的保障和儲備!

中國於2004年正式規劃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以應對石油供應中斷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國家有關部門已初步選定浙江寧波鎮海、浙江舟山、山東青島黃島、廣東大亞灣等,作為建立第一批國家戰略

石油儲備的基地。中國石化建造的浙江鎮海石油儲備基地,這裡打算儲備1000萬立方米石油,相當於大慶油田1/5的年產量。中石化一位長期關注中國石油戰略儲備的專家告訴記者,它應該是國家圈定的四大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中規模最大的。可見如今的石油資源對於各國的發展是多麼重要。所以石油爭奪很可能是下一次大國戰爭的焦點及起因!

石油投資:不僅各國在爭奪資源,並且其在投資界也有所衍生,連國家與國家之間都在爭奪利益,各國人民也想藉此分一杯羹,隨著社會發展,國家開放,目前國內投資也與國際接軌,很多人摒棄傳統的投資模式,紛紛加入石油投資理財。但是在此我只能提醒大家,任何投資並非投錢就能賺錢,而且在如今國內現貨市場異軍突起的時期也有很多不法平台及不正規的程序,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希望大家謹慎選擇。另外石油投資比股票靈活快捷,利潤更大,但是風險與利潤是並存,也請大家投資嚴格止損,認清目前國際形勢,如今國際原油大跌,是我國買入儲備石油的大好時機,但是對於原油投資者切勿抄底買入,時機還未成熟!希望石油投資者能跟緊國際形勢,掌握最新資訊,選擇優質的平台及夥伴,冷靜合理的投資,做任何投資就是一場煎熬的修行,難免四處碰壁!水滴石穿並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堅持的力量!

更多國際形勢、實時資訊、石油投資技術指導可關注原油分析師微信:h8359013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