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有人要動粟裕,激怒周恩來,總理一句話說了三遍,從此再也沒人敢動!

@ 2015-12-26

《文革那些往事:

《周恩來總理力保粟裕》

文革時有人要動粟裕,激怒周恩來,總理一句話說了三遍,從此再也沒人敢動!

自古絕世名將大多不懂政治,軍事一流,政治三流,因此,當戰爭結束後,要麼如韓信般隕落,要麼如張良般退隱。

在共和國名將中,劉伯承和粟裕也是兩個很好的例子,劉帥對政治並不熱衷,建國後就主動申請組建軍事學院,退出了政治中心,而粟裕被任命為總參謀長後,仍然沿用戰爭時期的工作作風,因此不可避免地遭到了攻擊。

這倒不是說攻擊他的人就一定是壞人,而是政治和軍事畢竟不是一回事,有各自的規律,如果繼續用軍事的方法來從事政治,肯定是要鬧出矛盾的。從這一點來說,粟裕確實也有做的不妥當的地方。

因此,1958年,粟裕被撤銷總參謀長的職位,調到軍事科學院任副院長。當時的正院長是葉帥,政治能力絕對一流,讓粟裕給他當副手,可能也是想讓他跟葉帥學習學習。

1967年3月,周恩來找到粟裕,讓他出任國防工辦軍事代表小組組長,負責國防工業。這對粟裕來說,既掌握了實權,又不用涉足太多政治,無疑是非常好的工作。

不過,因「文革」的持續深入,粟裕也受到了牽連,國防工辦內部也有人提出要批鬥粟裕,連大字報都貼出來了。

周恩來聽說後,馬上給粟裕打電話,說:「不用怕,我明天就去看看。」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國防工辦,召集大家開會,一開場,周恩來就大聲喊道:「誰說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員,你站出來!」

大家從來沒見過周總理髮這麼大的火,都低著頭不說話。

周恩來看大家不說話,又提高了聲音:「誰說的,你站出來!」

大家還是沒人敢吱聲。

周恩來又喊了第三遍:「誰說的,你站出來!」

可想而知,還是沒有人敢承認。但周恩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動粟裕。

粟裕這個人有內向、靦腆的一面,但這樣的人也往往有一種拗勁兒,不屈從,不妥協。

在1975年,粟裕被推選為軍委常委,在一次人大會議上,粟裕是解放軍代表團的團長,正在組織內部討論的時候,江青走進了討論室。

江青這個人雖然有點囂張跋扈,但在待人接物上還是很有禮貌的,進了討論室後,就跟大家噓寒問暖。粟裕出於禮節,也站起來說:「歡迎江青同志。」說完這句客套話,粟裕又坐下繼續跟大家討論。

這時,旁邊一位老同志小聲對粟裕說:「是不是把大家都叫過來,請江青同志給大家講講話?」

粟裕裝作沒聽見,仍然在跟另一位同志討論。

這位老同志還以為粟裕是真沒聽見,就提高了聲音說:「粟裕同志,大家一起來請江青同志做做指示吧?」

這下,大家都聽到了,連江青都聽得一清二楚,但粟裕仍然好像沒聽見,繼續在跟另一位同志討論。

到這個時候,江青臉皮再厚也看出來了,就沉著臉氣呼呼地走了。

那位老同志看了看江青,又看了看粟裕,嘆了口氣。

晚上回到家後,粟裕對夫人和孩子們說:「我今天給了江青一個軟棒子。江青這個人,你們是知道的,我是做了最壞的打算,你們也要有思想準備。」

不過好在江青那時候也不敢太囂張,因此也沒對粟裕怎麼樣。

粟裕將軍逝世後,家人在他頭顱火化的骨灰里發現了三顆彈片,家人才知道折磨了粟裕幾十年之久的是這三顆彈片,粟裕生前經常痛的難以入睡、吃飯。並且因為戰場遺留的疾病錯過了韓戰的指揮。他一生戰功赫赫,兩袖清風,讓人肅然起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