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單車技巧,越多越好
版權聲明:「單車騎緣」致力於好文精選、精讀。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聯繫方式:hongxian-333
在騎行過程中,騎行技巧是不可忽視的。如果你懂得比較多的騎行技巧的話,騎行過程會更輕鬆更安全。那麼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以下幾種騎行技巧:
1、正確的騎行姿勢
正確的騎行姿勢是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雙臂自然彎曲,以好上體的良好支點,便於腰部弓曲,降低身體重心,同時可防止由車子顛簸而產生的衝擊力傳到全身;雙手輕輕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穩坐墊。
2、 良好的蹬踏習慣
騎車時大多數人習慣用腳心部位接觸踏板,其實這樣是不好的,比較正確的方式是用前腳掌蹬踏。在整個騎行過程中人們採用的蹬踏方式主要有三種:自由式蹬踏法、腳尖
朝下蹬踏法、腳跟朝下蹬踏法,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自由式蹬踏法。
a.自由式蹬踏:這種方法被大多數優秀運動員所採用,這種蹬踏方法的關鍵就是踝關節與小腿之間的角度隨腳所在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力的方向與腳蹬旋轉時所形成的圓周切線相一致。這種方法的優點在於符合力學原理,減少了膝關節和大腿的動作幅度,肌肉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
b.腳尖朝下蹬踏法:這種踏法的特點是在一周的蹬踏過程中腳尖始終朝下,踝關節活動範圍較小,容易提高蹬踏頻率,易於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終處於緊張狀態,比較容易疲憊。
c.腳跟朝下式蹬踏法:這種方法是腳跟比腳尖稍向下,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肌肉的用力狀態,使肌肉得到短暫休息,使肌肉疲勞得以恢復。而這種方法正常情況下得很少使用的,一般是在疲勞以後才轉換為這種踏法。
3、 上坡的騎行技術
在上坡騎行時,應將身體移向座墊前方,保持正常勻速的蹬踏動作,不要停頓也不要突然用力。如果是短距離坡路的話,最好提前加速,然而可以利用慣性原理儘量輕鬆的衝上坡頂。而如果是漫長的上坡的話,不要等到騎不動和速度完全降下來時才改變傳動比,而是應該在上坡之前先將傳動調到比較輕的擋位,這樣的話,騎行就可以輕鬆很多。
4、 下坡的騎行技術下坡是騎行中容易出現危險的時候,因此下坡騎行的第一準則就是:安全第一。自行車旅遊不同於以速度為目標的自行車競技,因此下坡時最好不要過於追求速度,要集中精力,心細機智,兩眼密切注視前方路面,隨時準備果斷處理路面上出現的任何情況。下坡過程中要把重心往後移,越陡的坡越需要往後。下坡一般不需要主動蹬踏,自行車可以依靠重力加速滑行,通過點閘剎車的方法來控制速度。當遇到下坡轉彎的時候可以同時使用前、後剎車來減慢你的速度,但是如果對前輪進行剎車的話,前輪的反應速度會降低使轉彎不夠靈活,所以儘量少用前剎,而要多用後剎。
5、彎道騎行技巧在彎道上騎行,身體和車子要保持在一條直線上,向內傾斜,以克服離心力。身體和地面之間的傾斜角度根據速度和彎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過28度,否則會有滑倒的危險。而我們也可以在外測的腿稍微加力,用內側的膝蓋頂著橫樑,從而減少壓力而縮小彎度。雖然這種轉彎方法能提供一個很好的牽引力,但是在速度過大或路面濕滑的情況下容易摔倒,尤其是下坡拐彎的情況,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使用。
6、剎車技術剎車時,儘可能前後剎同時使用,前閘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閘時,要求前輪的方向和車子前進的方向一致,否則,會因騎行者的體重和車子慣性受到限制而導致摔跤。彎道上使用後剎不要過猛,否則車子可能掉頭或滑倒。除此之外,由於慣性問題,當我們剎車時,車還是會向前行駛一定的距離,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剎車時,我們身體重心儘量往後移。同時,在任何情況下剎車,我們都不能用過度力壓下,因為非常突然的減速可能會發生剎車鎖死的情況,可能會導致人因慣性而向前沖,從而發生危險。
7、處理意外情況當在騎行過程中到跌倒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害怕,不要過早撒把,也不可閉上眼睛,在身體即將著地時,要迅速從腳套中抽出腳,要注意保護頭部,有意識用肩部和背部著地滾翻,減輕摔傷程度。
以下就是七種騎行技巧,希望可以讓各位車友更輕鬆,更安全,更愉快地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