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聖誕前夜不平安
美B-52「誤闖」中國華陽礁上空,少數域外國家或派飛機巡航,或對南海指指點點
剛剛才宣布12月不巡航南海,美國一架B-52轟炸機就被曝「誤闖」中國南海島礁附近上空。而欲在南海興風作浪的遠非美國一家——少數域外國家或派飛機到此巡航,或對南海指指點點,或低調搞擴軍「有所準備」。眼下臨近西方的聖誕節,南海卻未能迎來一個安寧的平安夜。
美方堅稱B-52是「無意」飛進中國華陽礁上空。
美國再度製造緊張
據美國媒體報道,五角大樓多名官員14日透露,美國海軍官員本希望12月再次執行南海「航行自由」任務,但未獲歐巴馬政府批准。
正當外界以為可以暫時鬆口氣時,另一則消息卻誘發了緊張氛圍。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8日披露,美國國防部當天稱,美軍兩架B-52轟炸機10日執行例行飛行任務,其中一架「無意」飛進了中國華陽礁上空2海里範圍內,五角大樓目前正在調查軍機如此接近島礁的原因。《華爾街日報》稱,當時中國軍隊一直在密切監視這兩架轟炸機,並對他們發出了警告。事發後,中國外交部立即向美國駐華大使館提出了外交抗議,隨後美國國防部才對此展開調查。一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稱,事件可能是由「惡劣天氣」導致飛行員飛離航線所引發的。
《華爾街日報》稱,五角大樓發言人比爾·烏爾班證實了中方已就此向美國發出了外交照會。烏爾班辯解稱,上周B-52的飛行完全在計劃之外,「並沒有飛到南海島礁12海里內的想法」。
分析人士指出,B-52戰略轟炸機進行航線飛行訓練,通常會在起飛前通過專門的系統進行任務規劃,包括航線、飛行高度和速度等,然後將相關數據載入導航計算機。而經過多次現代化升級後,B-52的導航系統已經非常先進,它是一套融合了GPS和慣性制導的綜合導航系統,正常情況下的導航精度應該在10米左右。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GPS還是慣性導航,都幾乎不會受到天氣影響。退一步講,即便一架飛機的導航系統全部出現故障,另一架沒出故障的也完全可以用帶飛方式將故障飛機帶回基地。
針對美國轟炸機「誤闖」中國南海島礁附近上空一事,國防部回應稱,12月10日凌晨,美軍兩架B-52戰略轟炸機擅自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空域。中國軍隊對美軍機活動保持了嚴密監視。守礁部隊高度戒備,對美軍機予以警告驅離。國防部稱,一段時間以來,美方連續派軍用艦機赴南海有關海空域炫耀武力、製造緊張局勢,還派遣戰略轟炸機抵近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空域,美方的所作所為是一種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促使南海地區局勢複雜化,甚至軍事化。我們要求美方立即採取必要措施杜絕此類危險行動發生,不要影響破壞兩國兩軍關係。
專家認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十分微妙的節點。上周美國政府正式通知國會,決定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總額約18.3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這是美國4年多來首次對台售武。加之B-52「誤闖南海」,使得中美關係大開倒車。專家指出,總體而言,中美之間的合作大於對抗競爭。當前,中美之間雖有危機管控機制,但要真正防範衝突的爆發,根本上還得取決於美國對既往戰略的調整。
澳大利亞染指南海
當美國在南海興風作浪時,其盟友澳大利亞也通過飛機巡航的方式顯示了其在南海的野心。此事被外界獲知,還源於一次意外。英國廣播公司15日爆料稱,近期BBC工作人員乘菲律賓民用飛機在南海飛行過程中截獲澳軍方的無線電通信,聽到澳方人員說:「中國海軍,中國海軍,我們是澳大利亞飛機,正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國際空域行使航行自由權利。完畢。」
隨後,澳大利亞方面證實了上述飛行。澳國防部15日表示,上述無線電信息是澳大利亞空軍飛行員在執行為期9天的「例行」任務時發出的。該發言人表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一架P-3C「獵戶座」偵察機11月25~12月4日在北印度洋和南海執行例行海上巡邏任務。一天後,澳大利亞國防部又明確表示,澳空軍飛機沒有飛臨或進入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及附近空域。
路透社稱,澳大利亞國防部長佩恩17日表示,澳大利亞沒有計劃停止在南海的偵察行動。佩恩聲稱,這些飛行活動是澳大利亞幫助維護地區穩定與安全的例行活動之一。「我們一直以一種非常建設性的方式在該地區進行航行。」她說。
澳大利媒體報道稱,澳方的飛行「並非不同尋常」,報道稱,美國一直對澳施壓,要求其加入南海爭議島嶼附近的海上巡邏,不過澳方一直拒絕參加。
《雪梨先驅晨報》15日稱,雖然澳大利亞多年來一直存在這種偵察飛行任務,但過去一段時間內飛行頻率提高了。澳大利亞退休海軍軍官戈德里克表示,澳空軍的飛行可被中方解讀為向其發出挑戰。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援引一名中國分析人士的話稱,考慮到澳美近期討論「航行自由」任務,澳方的飛行活動沒什麼好驚訝的。他同時認為這種飛行不會影響中澳關係,「南海在中澳雙邊關係中不會扮演重要角色」。
專家表示,澳大利亞是美國的軍事同盟國,它巡航南海也是由美國在推動。中國不反對澳大利亞飛機在南海的正常航行,但如果在靠近中國南海島礁的海域刻意執行飛行通過任務,其中蘊含的挑釁意味就十分明顯。
中國外交部15日就澳大利亞軍機參與南海「巡航」回應稱,南海一定要成為和平之海,這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日印對南海說三道四
相對於美、澳在南海的實際行動,日本和印度最近則在聯合聲明中對南海說三道四。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3日結束了3天的印度之行。日印雙方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日本原則上同意向印度出口核電技術,並提供新幹線技術和防務裝備。此外,印方還證實了同意日本加入「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
這本是印日兩國的事,與第三國不相干。但在協議中,印日卻對南海說三道四。印度《快報》稱,印度總理莫迪12日與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發表聯合聲明說:「鑒於南海航道對地區能源安全及印太地區持續和平繁榮的重要性,兩國領導人呼籲所有國家避免導致地區局勢緊張的單邊主義行動。」印度和日本去年發表過兩次聯合聲明,但都沒提南海。美國《華爾街日報》稱,莫迪對安倍在島嶼爭端問題上的支持,是亞洲國家回應中國在島嶼爭端上日趨強硬的舉動之一。
對於這份最新聲明,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13日表示,南海「是印日的關注點之一,兩國在南海有能源利益。單邊行動應該避免,南海各方行為準則應該馬上建立,這些都十分重要」。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川村泰久認為,中國「是日印重要的利益攸關者。日印合作框架不針對第三國」。
專家指出,日印兩國都不是南海問題的當事國,它們發表的任何聲明都不具備任何實質意義,更何況「以單邊行動造成南海地區局勢緊張」的國家從來就不是中國。安倍上台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都不得人心,鑒於國內外形勢,安倍便開始大打中國牌,試圖拉著其他國家制衡中國。從印度的角度來說,和日本聯合起來在南海問題上「選邊站」並不是明智選擇。
針對印日發表涉南海宣言一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中方一貫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我們希望域外國家尊重域內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而不是相反。洪磊還表示,關於日方要參加有關軍演,中方態度非常明確,「個別國家不要挑起對立,人為製造地區緊張」。
越南加速推進強軍
在南海相關國家中,越南最近一方面高調加強其對南海的主權聲索,一方面則低調搞擴軍。據越南《青年人報》13日報道,「黃沙(即中國西沙)英雄紀念碑」設計比賽的入圍作品近日開始在胡志明市工人文化館展出,市民將選出最終獲勝作品作為「黃沙英雄紀念碑」的建造方案。報道稱,該紀念碑建造項目旨在「重申越南對黃沙的主權」。紀念碑將建在越南中部廣義省的李山島上,預計2016年1月19日開工。
除了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其對南海的主權聲索外,越南並未忘記推進強軍計劃。路透社16日題為「越南加強軍事肌肉應對中國」的報道被多國媒體轉載。報道稱,越南正加快持續10年的軍隊現代化建設以應對中國,並稱這是越南自越戰最高峰以來進行的最大規模軍備擴充。越南最精英的部隊308師的總部在河內西北部,它是越南歷史最悠久的師,該師高級軍官多次表示要「高度戰備」。這句話寫在宣傳欄中,上方還貼著飛彈圖片以及越南已故革命創始人胡志明和傳奇性軍事英雄武元甲的照片。
除了從俄羅斯採購6艘基洛級潛水艇外,越南還計劃購買更多俄制噴氣式轟炸機,且正與歐盟和美國的武器商談判購買戰機和海上巡航機,併購買了以色列預警雷達和俄制S-300防空飛彈以升級和加強防空。路透社引用澳大利亞學者的話稱,面對中國海陸空軍,若衝突爆發,越南將選擇南海的中國商船及油輪作為打擊目標,目的是造成「足夠的破壞和心理不確定性,令外國投資者恐慌」。
報道稱,除了加強戰備之外,河內以前與世隔絕的將軍們還開始廣泛接觸戰略夥伴。俄羅斯和印度是先進武器、培訓和情報合作的主要來源。河內還和美國、美國的盟友日本、澳大利亞和菲律賓以及歐洲和以色列建立了關係。這種對外接觸包括購買武器、艦船訪問以及一定範圍內的情報共享。專家表示,上世紀50~70年代,越南官方公開承認中國對西沙的主權。自1975年起,越南開始對西沙和南沙提出主權要求,這顯然違反了國際法「禁止反言」原則。越南建設「黃沙(即中國西沙)英雄紀念碑」,恰恰暴露了其心虛的一面。不過,西方關於越南強化軍隊建設,威懾中國的說法也有誇大之詞,中國既不能掉以輕心,也沒必要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