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乎用戶 yanhao
小時候家裡養過一隻貓和一隻狗,狗總是被貓欺負。不是狗憨厚,而是真的鬥不過貓。比如貓藏在鞋盒偷襲狗,狗只能繞著鞋盒轉圈。
後來狗去世了,貓沒看見它去世的樣子,只是沒見狗回來。
半年過去了,有天我故意在門口喊了聲狗的名字,貓從屋裡飛奔到門口左右張望………
這事很多年了,我一直還記得。
— 微博用戶 hansey
小區里一隻小貓蹲在木柵欄上,非常悠閒。
她看到我,跳下來慢慢走向我,在我周圍轉圈,卻故意不理睬我。
我對她說:我要上山修行了,不然我會帶你回家。
我把手放在她頭上,開始念十一面觀音根本咒。念叨一半它走開了。
我有點失落,然後我對著她的背影說:
『我也有很喜歡,但不能再一起的人,真的。』
— 知乎用戶 蘇小信
我的貓在1歲到2歲之間和另一隻貓同居,因為我找了個養貓的舍友。倆貓感情不好,打架,搶吃,互不理睬。1年過去了,也只是看起來能忍受對方在自己地盤的感覺。
1年後她因故帶著她的貓搬走了。
那天夜裡,我的貓滿屋子叫。以往,我的貓從來不叫,舍友的貓是「嗷嗚嗷嗚」的叫聲。
那一天我的貓一直滿屋子走動,學著「嗷嗚」的聲音叫了一夜。此前從沒聽過它這種聲音。
第二天我告訴前舍友,她告訴我她的貓也叫了一夜,找我的貓。但是我們把倆貓放在一起,它們依然如故,疏離的很。唉,好不誠實啊。
— 知乎用戶 雪凝爾
其實不太明白。但是今天國慶回老家前,我把它送朋友家寄養。
在還沒送之前的半個月里,我抓住時間就和它講這個事情。
我說,阿喵,媽媽和爸爸這些天要回老家,沒有辦法,只能先把你送到一個朋友家裡養幾天,我們很快就會回來接你的。你只需要在朋友家呆幾天就好。
其實我並不知道它聽懂了沒有。我只是反反覆復的告訴它。
只是知道,平常一出門坐車就瘋了一樣鬧的貓咪,那天在車上安靜到爆。
一路送過去,我心裡都有些酸。
記得剛放在人家,它死活不肯出貓包,身子蜷縮在最角落,但是眼睛一直望著我。
我回來,剛下飛機就跑去接它,進門,它就繞著我的腿轉,我抱它起來,它就伸出小舌頭舔我的嘴唇。
很高興它沒有忘記我們的見面禮。
— 知乎用戶 Ted X
這是屬於我為數不多的被朋友說是「多愁善感」的故事:
工作以後養的第一隻貓是個苦命的孩子。
還記得那時候是在外地出差,幫忙照顧貓的舍友突然打電話過來說貓快不行了。
拜託舍友送它去了好幾家醫院,都說是腹膜炎,下了病危通知書。
第二天大早趕回北京,進門的時候它虛弱地跑過來迎我,顫顫巍巍的。
後來的時間它便一直一直形影不離地跟著我。
伴晚的時候我去浴室沖涼,突然特別怕水並且從來不敢進浴室的它不知道為什麼開始瘋狂的撓浴室門。
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這個瘦弱的小貓用盡全身的力氣去頂開浴室門的樣子。
它在那天晚上走了,在我懷裡。
— 知乎用戶 金琳
有次出差,訂的是airbnb上的民宿,住在當地人家裡,房東是一對小夫妻,養著兩隻貓,貓哥哥是虎斑貓,聰明警覺,貓妹妹純黑,膽小粘人。
小夫妻倆的日常用語是德語,貓貓只聽得懂德語,所以對我這個講英語並用漢語喊「咪咪」的外來者總是愛搭不理,我之於它們,基本就是空氣一樣的透明存在。
某天晚上,小夫妻出門參加朋友的party,我好奇心突起,想知道「主人不在家時貓貓在做什麼」,於是就暗中觀察。
主人走後十分鐘,貓哥哥把每個房間都巡視了至少三遍,然後竄到沙發一角,開始打盹,期間,貓妹妹一直在主人的床上臥著。
上面那張圖是我偷拍的,蹲在門口盼望主人回家的貓妹妹
有那麼一個多小時,家裡靜悄悄的。
直到我洗完澡,貓哥哥還在睡,貓妹妹已經溜下床,四處轉悠兒,每轉到門口,就蹲下來,望著門出一會兒神,接著又開始新一輪轉悠兒,如此這般,反反覆復,看得我都睏了......
差不多11點,我準備睡了,小夫妻還沒有回來,貓哥哥仍在沙發上,貓妹妹趴在門口的地毯上,一副望眼欲穿的樣子,痴痴地「盼君歸」。
我想,貓咪是知道你出門的,但它不知道你什麼時候回來,對於那種很親人很粘人的貓咪,從你出門的那一刻起它就開始記掛你,想你,盼你。
— 匿名用戶
我曾經幾個月沒回家,我家貓見我以後很有敵意,以為是我拋棄了他,過了一周他才對我重新親近起來。他知道自己快走的那一兩個月,突然變得特別積極,熱情的像狗狗一樣,明明走路都那麼艱難了,還是抓緊一切時間跳到我們腿上,晚上一定要黏在一起睡。明明已經吃不下飯了,我們每次做飯都要跑過來吃一口,堅持直到去世的那一天。
關於離別,他看的比我開,也做的比我好,我這輩子欠他太多,永遠不能償還了。
大家想要得到更多的精彩資訊,請進入到以下的天平線粉絲專頁連接和按個贊唷。謝謝
天平線臉書粉絲團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