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大殺器來了!T-50將於2016年量產

@ 2015-12-22

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8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表示,俄第五代戰鬥機T-50的飛行性能試驗接近尾聲,目前已經在進行航空電子設備測試。

他在接受俄羅斯24電視台的採訪時表示:「目前數家飛機正在進行試驗,首先是對機載設備的試驗。有關戰機飛行特性的試驗實際上已經完成,在實踐中驗證了飛機的飛行技術性能。」

俄羅斯修改採購計劃後,2020年前將只採購12架T-50戰機

鮑里索夫此前曾於今年3月23日向媒體表示,企業準備從2016年起開始量產第五代戰機,但軍方採購第五代戰機T-50的數量可能比2020年前國家軍備計劃中規定的少。

俄羅斯在未來幾年將只採購一個中隊的T-50戰機,而將更多的訂單投向相對成熟的蘇-35戰機。鮑里索夫解釋說:「在新的經濟情況下可能要修改初始計劃。我們最好在擁有第五代戰機半成品的條件下,先讓4+代戰機物盡其用。」

T-50項目的工作於2002年啟動。2010年普京表示,製造飛機的一期階段共斥資約300億盧布(約合5.1億美元,1美元約合59盧布),完成工作還需300億。這期間共生產了6架原型機。鮑里索夫23日稱,軍方預計在2015年底前獲得4架T-50進行各種測試。

T-50正式名稱為:「蘇霍伊航空多用途前線戰機(ПАК ФА)

該機試驗機代號為Т-50,出口型印度方編號為I-21,是俄羅斯下一代主力多用途戰鬥機,屬於替代蘇-27的第五代戰鬥機。

俄羅斯T-50戰鬥機因為採用了軸對稱推力矢量噴口,所以隧道較厚。

從飛機整體布局來看,T-50的機身扁平,顯然延續了蘇-27的升力體設計。加上機翼面積較大,翼荷較低,因此 T-50具備較大的升力係數。另外,其機翼前緣後掠角似乎大於F-22,這顯示T-50更重視高速飛行,更注重超音速攔截能力。從這一點來說,T-50似乎更像當年F-22的競爭者YF-23。

另外,T-50進氣道的位置與蘇-27相近,這有助於改善戰機的大迎角性能。還有就是,T-50採用了蘇-37/蘇-30MKI系列的軸對稱推力矢量噴口(TVC),但是取消了這兩者的鴨翼,也就是放棄80年代俄羅斯戰鬥機典型的三翼面布局。從技術上講,TVC為戰鬥機提供氣動控制面外的一種控制方式,可以提高飛機低速、高攻角範圍的機動性能,與氣動控制面相配合可以增加飛機的迎角和機頭指向能力。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消息,軍方早前計劃採購52架T-50,但現在僅先定購12架,然後酌情決定後續購買數量。

俄羅斯共生產了6架T-50原型機

如果俄羅斯蘇霍伊公司開發的T-50戰鬥機和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F-22戰鬥機進行空戰,誰將獲得勝利?針對這個問題,日前防務專家大衛·馬宗達在接受美國《國家利益》雜誌採訪時稱,如果不考慮隱身性能,T-50比F-22更強。

「這是一個困難的選擇,因為這兩種五代機有相當多的共同點。」防務專家大衛·馬宗達聲稱,「T-50的任何特點都顯示,它在概念上和F-22相似,被設計成一款高空高速的隱形空優戰鬥機。」

試飛中的俄羅斯T-50戰機

「T-50戰機和F-22具有同級別的最大速度(T-50為1520英里每小時,F-22為1500英里每小時)、航程(T-50為2175英里,F-22為1840英里)以及實用升限(兩機均為65000英尺)。」馬宗達認為,這兩種單座雙引擎多用途隱形戰機在機動性上也具備可比性,尤其是T-50將來裝備新的發動機以後。

正在美軍關島基地附近飛行的的美軍F-22戰機

馬宗達稱,這兩種戰機的不同之處在於,T-50的設計並不注重全向隱身,而更加看重正向隱身。因此,它的雷達信號看起來像是一個「吃豆人」,而F-22的信號則更像是一隻小蜘蛛。(觀察者網註:RCS值不大、反射面較少的隱形戰機仍然會有一定的雷達信號特徵。普通的飛機在雷達上會呈現出一個圓點。這位專家指的是T-50前向隱身,信號會像一個缺一塊的餅狀,也就是所謂的「吃豆人」形狀。)

正向隱身設計的戰機在雷達上所呈現的「吃豆人」形狀

他表示,如果這兩種飛機進行一對一空戰,結果會很難說,因為T-50也有自己的優勢。

「雖然F-22在隱身性能上可能更好,但是俄國戰機在機動性上更勝一籌。T-50裝備了三維矢量發動機,因此在靈活性上更強。」馬宗達在接受《國家利益》雜誌的採訪時說。

報道稱,這兩種尖端戰機批次都具有優勢,未來戰鬥的勝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戰的形式。

「所有事情都是平等的。假如F-22的隱身性能和被吹捧的一樣,那麼T-50可能在這方面有所欠缺。如果美國空軍的對隱身的信仰被證明是一個謬論,那麼T-50將占盡優勢。」

中美俄四種五代機--J-20,T-50,F-22,F-35的同角度對比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