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大陸老夫妻當背包客12年寫30萬字旅遊攻略

@ 2015-12-21

台媒:大陸老夫妻當背包客12年寫30萬字旅遊攻略

(圖片來源:華西都市報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道 台媒稱,中國大陸一名67歲的老翁,2008年退休後,帶著老伴一起當背包客,環遊世界,造訪過數十個國家,整理出30萬字旅遊寶典,頗受朋友歡迎。

據台灣「中央社」12月2日援引華西都市報報道,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雙楠街道的市民王啟思是社區的紅人,大家稱他「老達」,意思是「老達人」。

報道稱,每一次旅行前,「老達」都會提前一個月精心計劃,旅行路上還會詳細記錄攻略和心得體會,細緻到小旅館價位,公車的路線,12年旅行經歷,目前已寫出30萬字的旅遊攻略。

王啟思說,「我將各景區全年1至12月的氣溫和降水量列表研究,將最佳旅遊季節月份相同或接近,以及地理位置靠近的景區連接成一個環形路線遊覽,將全國的旅遊景區規劃成了12個環行旅遊路線,每年花費30至40天左右的時間來遊覽一個環。」

報道稱,12年里,他和老伴兩人共花約22萬元游遍了中國大陸的主要景區和景點。

除了中國大陸之外,王啟思說,亞洲基本上走遍了,歐洲、美洲都去過,明年打算去澳洲,看看大堡礁,拍袋鼠和無尾熊。

【延伸閱讀】丹麥男子不坐飛機環遊世界 每天只花20美元(圖)

圖為丹麥男子佩德森(Torbjorn C Pedersen)

佩德森在遊歷時與當地民眾合影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外媒報道,近日,丹麥一位名叫佩德森(Torbjorn C Pedersen)的35歲男子正在用極小的代價完成一項壯舉:自2013年10月10日自家鄉丹麥出發,他已經遊歷了65個國家,未來還將再去138個國家,並計劃在非洲國家塞席爾結束這趟環球之旅。令人稱奇的是,佩德森在途中幾乎不坐飛機,且每天的花費只有20美元。

佩德森此前是一名物流工人,他曾在旅程前聲稱,不遊歷完所有目標國絕不罷休,且在每個國家都要至少停留24小時。佩德森認為,「每個陌生人都是此前未曾謀過面的朋友」,憑藉這一信念,他的旅途一直十分順利。

對於旅行的目的,佩德森指出他此行主要是為了了解更多的人、文化和生活,嘗試著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壁壘,並在途中去冒險。為此,他幾乎不坐飛機,以便「更多的去關注旅行中遇到的那些充滿善意的人」,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之處。

此外,佩德森認為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日子以及跨越北大西洋經歷最為難忘。自從在個人社交網絡上公布這段經歷以後,他的粉絲量隨即翻倍,人們紛紛留言祝福他好運,還有不少人決定追隨佩德森,更多的去發掘這個星球的精彩之處。

(2014-11-18 09:06:00)

【延伸閱讀】美男子為求婚騎車環遊 臨近終點被流浪漢刺死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外媒報道,28歲美國男子阿多諾自8月中旬起開始騎自行車環遊美國6州,他的計劃是費城騎到邁阿密,到那裡向女友求婚。

當地時間1日阿多諾已經快接近終點,他在佛羅里達的唯羅海灘附近的一家商店給手機充電,但最終不幸被流浪漢攻襲擊致死。

據報道,嫌犯對警察說,他看見阿多諾在打電話,認為阿多諾意圖殺掉自己,因此搶先一步行兇。但實際上,事發當時,阿多諾正在和女友通電話。警方在阿多諾的口袋中還找到了一枚訂婚戒指。

(2014-09-04 09:18:00)

【延伸閱讀】美擬建全球首座「漂浮城」 5萬人兩年環遊地球

中新社休斯敦12月1日電 可供5萬人長期生活,配備機場、醫院、學校、購物中心、公園等設施,以太陽能和波浪能為動力,每兩年環繞地球一圈——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家企業欲斥資100億美元打造全球首座海上「漂浮城」巡迴世界,這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船隻。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佛羅里達州自由之船國際公司日前公布其海上漂浮城「自由號」的設計圖。這艘史無前例的船身長1.6公里,共25層,重270萬噸,能夠容納5萬名永久居民,個頭相當於目前全球最大遊輪「瑪麗女王二世」號的4倍,或是13個鐵達尼號。

自由之船國際公司總經理古奇(Roger M. Gooch)指出,該計劃醞釀已久,過去幾年由於經濟危機,如此巨大的項目難以吸引投資,「但近半年,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個項目感興趣,我們有望籌集10億美元先行動工」。

依據設計,船上有多達1.8萬套「海景房」,學校、醫療中心、劇院、賭場、體育場、商業中心一應俱全,甚至頂層還有航空母艦上才會出現的大型機場跑道,可供多架直升機甚至小型民航班機同時起飛降落。除了5萬名永久居民,「自由號」有足夠空間允許2萬船員每天接待3萬日間遊客和1萬留宿者。每隔15分鐘一班的渡輪負責運輸遊客和物資。

形象一點說,「自由號」就好像把曼哈頓的10個街區切出來放在海面上一樣。由於其巨大的「體型」,沒有港口能讓它停靠,也沒有運河能供它通行。因此,其70%的時間停泊在靠近大城市的海岸,30%的時間在海上航行,兩年之內可環遊地球一圈。

「自由號」的主要航線是從美國東海岸經由大西洋進入歐洲,通過義大利前往非洲,路過澳大利亞向北進入亞洲,最終返回美國西海岸,並進入南美洲。

設計師尼克森(Norman Nixon)稱,「自由號」總造價高達100億美元,資金一旦到位,有望在3年內完工。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現有的工程技術尚不適合建造像「自由號」這樣巨大的船隻,因為船體外殼所承受的壓力已幾乎到了極限,如果船體繼續做大的話,一旦遇到大型風浪,將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尼克森在接受美國「發現」頻道《不可能的工程》節目採訪時稱,他們計劃使用一種新的「駁船建造技術」,這一方法可減少其因自身巨大重量帶來的壓力,也將降低船體部件的造價。不過他也承認,由於「自由號」實在太笨重,如果真的建成,它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船隻、第一座漂浮城」,但無疑也將是「世界上行駛速度最緩慢的船」。(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