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俄羅斯蘇47戰機
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機當屬於美國已經服役的F22第五代隱身戰機,F22憑藉著其出眾的4S(超音速巡航、超隱身、超機動、超強信息化)能力,成為世界戰機中的佼佼者,至今尚無一款戰機可以與之匹敵,不過蘇聯為了對抗美國F22戰機,研製出一款外形奇特,且十分帥氣的另類戰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被迫下馬的蘇47。
蘇47戰機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了前掠翼氣動設計,世界上成功試飛的前掠翼戰機主要有三種,分別是二戰期間德國研製的容克287噴氣式轟炸機,美國研製的X29A小型前掠翼驗證機,以及前蘇聯設計研究的蘇47「金雕」前掠翼驗證機,在這些前掠翼飛機中,蘇47性能最好、技術最完善,且是最有可能服役的一款驗證機,不過最終由於蘇聯解體等原因,蘇47最終沒能逃脫被下馬的命運,也讓中國很多軍迷惋惜其沒有出生在中國,或許可能會有一線生機。
圖為俄羅斯蘇47戰機
俄羅斯蘇47戰機的基本性能
作為一款外形設計獨特的戰機,蘇47機長22.6米,高6.4米,翼展16.7米,空重:14.4噸,最大起飛重量34噸,高空最大平飛速度:250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8000米,航程3300千米,限制過載9G,武器設計為1門備彈150發的30毫米機炮,武器掛載方式為保形掛架,可攜帶R77、R73、K74等空空飛彈和X29T、X59M、X31P等對地飛彈和KAB500、KAB1500等雷射制導炸彈。
整體上來說,蘇47戰機的設計水準非常高,畢竟當初設計的目標是為了全面對抗美國最先進的F22隱身戰機,因此蘇47在設計上非常重視低空低速機動性能和超機動性能,加上俄羅斯為蘇47裝備有兩台單台推力142.2千牛的AL-37FU大推力矢量發動機,使得蘇47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抵達相關作戰空域,加上該機體積較大,因此,具有較長的留空時間和較大的作戰半徑。
圖為俄羅斯蘇47戰機
蘇47戰機為何最終必須下馬?
蘇聯解體前,蘇47還沒有完成全面設計,也沒有實現首次試飛,最終首飛時間是在1997年的9月25日,作為一款對未來戰機的探索驗證機型,蘇47在製造商大量使用了成熟技術,比如,蘇47的基本尺寸和重量都與蘇37類似,其座艙、機尾和機頭和蘇35相似,起落架採用的是蘇27K所使用的,飛行控制系統使用的是蘇35的4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除了氣動布局,蘇47身長並沒有採用其他更為先進的技術。
蘇47最成功的是其採用了前掠翼和鴨式布局設計方案,這也成為該機最終下馬的致命原因,前掠翼不僅對材料強度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主機翼翼根等部位成為不可調和的巨大雷達反射源,完全破壞了蘇47的隱身性能,即使最終蘇霍伊公司進行了大量的隱身補救改進,但仍然無法實現隱身設計要求,一款沒有隱身性能的五代機幾乎沒有存在的任何價值,最終俄羅斯不得不放棄蘇47,轉而研製更為先進的PAK-FA(T50)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