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育兒方法,一個寶寶用品對一個家庭來說究竟值不值得買完全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所謂的「雞肋」,在你這裡行不通或許在別人那裡簡直就是神器。另外各家的經濟實力也不盡相同,購買力也直接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消費方式。所以我在這裡也只能談談我的一家之言,算是拋磚引玉。
我是個主張「簡約」育兒的人,生生把環保的理念也貫徹到了孩子養育的問題上。一來上有四老下有一小,中間還躺著我跟老公的理想,不精打細算不行;二來人比較懶,東西太多不願意收拾;再者我始終認為養育一個孩子最好的神器是母親,母親必須有在沒有任何工具幫襯的情況下依然能化困境為順境、化腐朽為神奇的底氣和能力。母親不用花錢買,簡約度槓槓的。
1牙膏
是的,滿媽認為,寶寶一歲甚至一歲半以內都不需要買牙膏,原因有四:
寶寶不會吐水,很難將牙膏清除乾淨,就算有機不含氟的也不能吃著玩兒呀(小寶寶很喜歡那些兒童牙膏的口感哦);
一歲多的小寶寶,飲食以奶和天然清淡的輔食為主,高糖類食物攝入少,致齲性不大;
牙膏刷牙時間長,小寶寶不容易配合;
有機無氟牙膏價格不菲,且利用率不高,等寶寶真正學會刷牙需要定期頻繁使用牙膏的時候牙膏很可能已經過期;
替代辦法:
每天用紗布蘸清水清洗(紗布覆蓋面廣而細,效率高,費時短,寶寶容易接受);
少吃甜食;
改掉寶寶含奶睡覺的習慣,這比事後用牙膏補救更能從根本上解決齲齒問題;
喝完奶就漱口,或者用紗布擦拭;
有事沒事看看寶寶的牙縫有沒有塞東西(寶寶牙縫稀,很容易塞住),幫他清理乾淨
總的來講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的培養遠比牙膏的預防性來得重要,等大一點再給寶寶用牙膏也不遲。不過牙刷是值得買的,就算偶爾才用一次,也可以讓寶寶慢慢建立起用牙刷刷牙的概念。
2嬰幼兒濕巾
不推薦理由:
質量堪憂。看過央視曝光的都知道,不合格嬰幼兒濕巾滿大街都是,不論大小品牌,真假難辨,你我都只是弱勢的消費者群體;
夏天擦屁屁都嫌涼,何況冬天。別告訴我你還打算買個濕巾加熱器……
費啊,一次大號得用上小半包了吧,艾瑪太不環保了;
貴
替代辦法:質量好的柔軟的毛巾+適量干紙巾即可
幾塊毛巾換著用,總能用上一陣子了,擦嘴擦手都可以,實在太髒的(比如吃完飯)用濕毛巾就搞定了,關鍵是用著放心還環保。適當的時候配合用點普通的干紙巾就行了。
大號怎麼辦?寶寶小的時候可以先用紙巾擦掉大部分,然後打盆熱水用溫熱的濕毛巾從前往後擦拭乾凈。寶寶長大以後我的做法是直接拉到衛生間用蓮蓬頭沖屁股,一天一次(是的,只要沒有大號,一天最多一次就可以了,兒保醫生告訴我,太乾淨了反倒削弱了寶寶的抵抗力),簡單。我認為濕巾唯一派得上用場的就是外出碰上大號的情況了。但這種情況真的不是常態,我自己的情況是一包濕巾能用上半年,所以算不上常備。
很多寶媽會提到給寶寶擦鼻涕的問題,總覺得濕巾柔軟,不容易把小鼻子擦紅。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把寶寶鼻子擦紅的原因絕對不是用什麼東西擦,而是你擦的方式。就算是大人,用紙巾反覆用力在鼻唇間摩擦也會磨得通紅的。正確的做法是蘸而不是擦。紙巾按到寶寶鼻唇處,不要有任何上下左右擦拭的動作,按下去之後直接把紙巾拿起來就是,反覆幾次就好。我用這個方法給王小滿擦鼻涕到現在,從來沒有擦紅過一次。
3奶粉盒
不推薦理由:短途出門用不著,遠途出門帶上一罐奶粉和一摞奶粉盒能有多大區別?不近不遠剛好只需要喝一頓奶的旅途怎麼辦呢?建議大家買那種可以密封的奶瓶,平時是奶瓶,必要時候又能當做奶粉盒來用。
4零食盒
不推薦理由:一來零食本就無須多吃,再者零食都是有包裝的好麼,幹嘛非要裝在零食盒裡呢,一次沒吃完大可摺疊起來用小夾子夾上下次再吃便是。動不動大幾十甚至上百塊的零食盒真心沒必要啊。如果需要帶些零食或者水果隨著寶寶外出的,我相信你家裡面一定能找出一個現成的又貌美又實用的小罐子來裝的,真的不需要再花重金買一個了。
5爽身粉
這個東西好像已經成為了每個新生兒的標配,美其名曰可以保持屁屁、脖子等部位乾爽,不易長痱子等。其實大大的不然,不讓寶寶長痱子需要讓寶寶全身處於一個涼爽的狀態,局部使用爽身粉不僅容易吸汗結塊反過來阻礙汗腺的正常代謝,揚起的粉塵還有可能被寶寶誤吸入肺,引發安全隱患。
6嬰幼兒枕頭
不推薦理由:通常寶寶會獨坐之前都不需要枕枕頭,就算是能使用枕頭了,試問有幾個寶寶能整晚老老實實躺在枕頭上的?幾近於形同虛設!
替代辦法:一條毛巾或者毛毯。根據寶寶的需求疊出不同的高度,再疊得儘量長一點,夠柔軟不說,寶寶動一動也不至於就跑到枕頭外去了,比專門的枕頭更實用。
7輔食剪
不推薦理由:局限性比較大,通常只能剪一些軟爛的東西,並且太費事費時,等慢慢剪完,飯菜都涼了
替代辦法:如果是小寶寶吃的麵條,在出鍋前就可以用筷子或者鍋鏟弄斷。其他食物的話,單獨準備一個案板和一把刀,直接剁比用輔食剪省事得多。保證這個案板和刀是寶寶的熟食專用即可。
8吸管杯
在這個時代,誰家孩子沒有個吸管杯似乎都說不過去。但是真要從較真的角度出發,吸管杯真的並非必須。從能吃輔食開始,寶寶就可以開始學習直接用嘴喝水了,杯子和碗都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吸管杯的存在推遲了孩子學會正常飲水方式的進程。
不過吸管杯便於外帶,且喝水容易,寶寶可能會因此多喝一點水。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還是可以考入的。
9溫奶器
不推薦理由: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給寶寶現沖現喝的吧?涼了再溫來喝的情況少之又少。唯一可能派得上用場的就是加熱冷凍母乳的時候吧,而這種情況用一杯溫水溫奶的效果和溫奶器能有什麼兩樣?
10水溫計
稍微有點經驗的媽媽都能做到用手一秒感溫,快速、準確、安全。
11輔食碗
不推薦理由:
除了好看,跟普通碗比起來沒什麼特別優勢;
貴,兩三個輔食碗就能買一百個普通碗了;
材質良莠不齊,如果要花大量時間去選擇品牌、材質、口碑,不如用這個時間陪陪孩子;
使用期不長,通常需要隨著孩子長大而更換
替代辦法:普通家用瓷碗。我在《養個孩子,哪裡需要那麼多買買買》一文里說過,基本上只要是孩子餓了,且沒有任何東西激怒他,孩子是不會摔碗的,所以不用擔心使用普通碗孩子會摔碎。王小滿長這麼大,從來沒有摔碎過一個碗,哪怕自己主動進食快五六個月了,也沒有打碎過一個。輔食碗我倒是買過兩個,但是利用率都不高,除了能冬季保溫之外,我真沒覺得有多大的優勢。用普普通通的碗,我也不用擔心用開水消毒或者盛高溫食物時會釋放什麼有害物質。放心。
12感溫勺
吃了二三十年的飯,飯是熱是涼咱們還是感覺得出來的吧,碗里少盛一點,用勺子攪一攪,涼一涼再慢慢喂給寶寶,不要急,慢慢來就可以了。咱還不說感溫勺很多時候其實並不靈敏。
13嬰幼兒專用洗衣液
兩三百一桶的嬰幼兒專用洗衣液我是買過的,用下來才發現,真的只是造錢而已。貴就不說了,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講究嗎?我們的孩子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適應能力其實是很強的。給寶寶選肥皂,用料越簡單越好,我在超市對比過,好多嬰幼兒專用肥皂或者洗衣液使用的添加劑比普通肥皂還多,主要會添加一些香精或者芳香劑之類的,大家注意辨別即可。
14媽咪包
一兩千的媽咪包不是沒有,像我這種屌絲媽媽肯定是買不起了,一兩百的媽咪包滿大街都是,現在好像已經成為待產包的必備了(點擊此處連結可查看關於待產包的文章待產包詳細清單及產後住院那些事兒)。我發現大部分媽咪包都是手挎式的,美是美了啊,但根本不實用啊,尤其是對於自己帶娃的全職媽媽來說,一手抱孩子一手挎包,就算是男人也做不到啊!
所以如果你家裡有個好用又有逼格的背包,就可以完勝媽咪包了哦!收納空間槓槓的,背在背上還不累啊。出門的時候兜里就揣點零錢和鑰匙,其他東西需要的時候再取,很方便了。
15消毒機
不推薦理由:
貴;
不經常使用
替代品:普通沸水消毒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嬰幼兒用消毒機、消毒鍋都是利用高溫蒸汽原理,效果跟我們自己用沸水消毒是一樣的。此外,小寶寶的餐具用品不必天天消毒,每周消毒一次就可以了,平時來講的話奶瓶水杯等保持乾燥就是最好的除菌辦法。
16榨汁機
榨汁機整個榨汁的過程破壞了果蔬大部分的纖維素,營養流失大半,此外,榨出來的果汁含糖量非常高,不適合寶寶多飲用。所以,想要給寶寶補充維生素,吃個完整的水果比什麼都強。
17塑料奶瓶
對於塑料製品,我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擔心,與其費盡心力去挑選一個安全可靠的塑料奶瓶,倒不如入一個玻璃奶瓶來得簡單。玻璃,不用擔心釋放有害物質,也不用定期更換,想用多久用多久。當然了,你會擔心它重,擔心它易碎。對於一歲以內的小寶寶,就算是塑料奶瓶,又有幾個寶寶是天天自己拿著奶瓶喝奶的呢,都是大人喂啦~超過一歲的寶寶,尤其是一歲半以後,拿起一個玻璃奶瓶喝奶不會是太大的問題(其實大部分時候,兩歲以內的寶寶都是大人喂奶的)。不自己拿著喝,也就自然不會摔碎了。我們家兩個玻璃奶瓶,用到現在碎了一個,還是我自己打碎的,囧~
18理髮器
孩子頭髮的稀疏大部分是靠遺傳的,並且每隔幾年都會自動更新一次,所以頻繁地給寶寶理髮於頭髮濃密程度並無大益。如果只是不想讓寶寶頭髮太長,通常小半年去一次理髮店就可以了,常備理髮器著實沒有必要,還有自己失手弄傷寶寶的風險。
19調奶器
寫到這裡,滿媽不禁想要感嘆,我們的商家真是大大的貼心啊,什麼省心省力的神器都提前為我們考慮到了啊,我表示已經寫到手軟。
調奶器,就是可以燒一壺水然後一直保持四十度左右水溫讓你隨時可以沖奶的東東,我不知道這樣一個東東跟咱們自己準備一個保溫壺有什麼區別,慫恿人再花上一兩百塊錢來買這麼一個東東,我表示醉醉的了。
20各種營養品
父母對孩子有太多的愛,多到不知往何處安放,想著多花錢多給孩子吃點營養品總是好的吧,鈣啊鋅啊鐵啊統統補起來才好。實則不然。正常的寶寶,除了定量補充維生素D之外,其他任何營養品都不必補充,除非有專業可靠的病理指征,同時在專業的醫生指導下服用。
滿滿媽媽語:今天就先寫這麼多吧,以後還有新發現的時候再更新。其實,育兒態度可以有很多種,大而全是一種,簡約也是一種。量力而行、量體裁衣,在工具的選擇上四兩撥千斤,在愛的給予上儘量豐沛而充盈,這也不失為一種為母的智慧吧。
滿滿媽媽,相信科學育兒,但不迷信教條,堅信愛是養育的核心,憑藉不斷的學習和媽媽的直覺,護送孩子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