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海灘十三太保》是1984年由張徹執導,姜大衛、陳觀泰、劉德華、李修賢、狄龍、程天賜等參與演出的一部動作片,可以算是80年代版的《十月圍城》。 故事大意是講抗日戰爭時期,愛國志士高先生偷了汪精衛與日本人勾結的賣國密約,準備逃到香港然後公布於天下,於是遭到汪偽次長洪述武手下魏嘯天等人的追 殺。重慶高官陶爺是高先生好友,他找到上海灘老大沈剛夫幫忙,沈剛夫派手下的「十三太保」一路護送高先生,與刺客搏命。「十三太保」個個身手不凡,但有的 已投敵背叛,所以一路上過關斬將,危機重重……
本片是張徹導演黃金時期的代表作,雲集了他幾代弟子前來捧場,可謂陣容強大。這部電 影打鬥是重頭戲,足足有70分鐘,十分過癮。「十三太保,一夫當道!浪子富翁、教頭快刀、學生少爺、熊虎鷹豹、眼鏡菸嘴、長槍難逃」,其中包含了十三太保 的名號,個個身懷絕技,簡直就像RPG遊戲一樣,下面就當遊戲玩一遍這電影,打個通關。
最先出場的是愛國志士高先生,由江明扮演(江明也就是後來《新白娘子傳奇》中許仙的姐夫李公甫的扮演者)。高先生一介書生,不會武功,武力值為0,就像唐僧一樣,處處需要別人保護。
「十三太保」首先出場的是沈剛夫,所謂「一夫當道」,他是「十三太保」首領,在上海灘呼風喚雨,領袖群倫,所以重慶高官陶爺把高先生託付給了他。這個角色應該是以青幫老大杜月笙為原型,由陳觀泰扮演,陳觀泰是大聖劈掛門高手,代表作為《馬永貞》。
負責追殺高先生的是魏嘯天,一聽名子就猜到是汪偽走狗。為人心狠手辣,但功夫也就相當於十三太保中下的水平,沈剛夫用一隻手與他對陣,似乎都走不過幾個回合,不過因為他比較卑鄙最會偷襲,倒是有幾位太保死於他刀下。
接下來出場的是十三太保的「長槍小楊」,十三太保中唯一用槍的,槍法如神,但功夫實在不怎麼樣,所以排名最後。小楊被魏嘯天收買準備暗殺藏在沈剛夫家中的高先生,因為誤殺了高先生替身而導致任務失敗,被魏嘯天斬殺。長槍小楊扮演者是李修賢,當時還很年輕。
沈 剛夫讓十三太保的「菸嘴兒」馮金榜護送高先生出府。在旅館遇到追殺而來的魏嘯天人馬,馮金榜當機立斷找黃包車送高先生去下一秘密接頭地點吳記裁縫店,然後 回身單槍匹馬與魏嘯天一夥混戰,一不留神被魏嘯天從背後偷襲一刀斬殺。馮金榜臨死前將一直沒離口的菸嘴兒當暗器吐出殺死一敵,菸嘴扮演者為張徹弟子江生。
吳記裁縫店老闆就是十三太保的「眼鏡」,沒想到他身邊的小夥計是魏嘯天安排的臥底,他的功夫應該和菸嘴兒不相上下,對付小夥計綽綽有餘,但因為小夥計手中有槍,所以最後兩人同歸於盡。高先生也被沈剛夫派來的人送往十三太保「富翁」的別墅。
十三太保的「富翁」陶大業是沈剛夫的結拜兄弟,家大業大非常有錢,整天和一幫美女廝混,真讓人羨慕啊。他本來能打敗前來暗殺的羅虎一夥兒,結果也是因為他妹妹出來添亂,又加上被酒色掏空身體,終被羅虎一夥合力擊殺。
十三太保的羅虎就是其中「熊虎鷹豹」之中的「虎」,手持一對大砍刀。羅虎應該混得不錯,手下還有一群小弟,他功夫不賴,但比富翁陶大業和學生關偉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羅虎最後死於學生關偉之手,扮演者是張徹的得意弟子鹿峰。
十 三太保中最年輕英俊的兩人是「學生」和「少爺」,都是十三太保中的一流高手。學生關偉同時也是陶大業妹妹的男朋友,善用武器是兩把十手。關偉的功夫本可以 秒殺羅虎一夥,可是羅虎帶來的幫手多,高先生與女朋友讓關偉兩頭難以兼顧,最後為了保護女友與高先生同羅虎同歸於盡。唉,真是紅顏禍水呀。「學生」關偉由 青澀的劉德華扮演,英氣十足,舉手頭足間已初現天王風彩(開始這個角色張徹是為愛徒傅聲準備的,可惜傅聲英年早逝)。
學 生臨死前讓高先生去世界俱樂部賭場,在這裡接應的是十三太保中的「浪子葉不凡」,浪子與富翁一樣都是沈剛夫的結拜弟兄,風度翩翩,沉著冷靜,一條圍巾做武 器。浪子不但功夫了得,還善於使用機關、爆破等技術,與「少爺」聯手滅了大豹與熊立,最後死於十三太保頂尖快刀項方手中。浪子扮演者是姜大衛,也是張徹愛 徒,香港歷史上首位「亞洲影帝。張徹最偏愛的弟子早期是姜大衛,後期是傅聲。
十 三太保的少爺與學生一樣是沈剛夫的左膀右臂,少爺梁少雄儀表堂堂,一雙鐵拳打天下。少爺與浪子葉不凡在世界俱樂部大展神威,折斷大豹兩肋骨,在被快刀項方 飛刀刺中的情況下仍保護高先生脫身,最後寡不敵眾,被魏嘯天背後偷襲。扮演者李忠一,算是張徹第五代弟子,外形不錯,可惜知名度不高,除本片外明軒只看過 他主演的《擂台》。
十三太保的「熊虎鷹豹」四畜牲都被魏嘯天收買,其中的「豹」分大豹和小豹。大豹袁海長相不俗,武功也不錯,武器是一鐵爪,曾抓傷少爺,最後被浪子與少爺聯手擊殺。扮演者戚冠軍,洪拳高手,長得有點焦恩俊的即視感。
十三太保的熊叫熊立,給人印象較深的是他張開大嘴不停地怪笑,武功在十三太保應排在中下水平,與少爺、浪子交手都是被虐的水準,武器就是手中的紙扇。
在 世界俱樂部的賭場,十三太保中來了五個,最厲害的就是最後出手的快刀項方,他是十三太保中的頂尖高手,幾把飛刀既是武器又是暗器,身手非常敏捷,也是從他 出場,武打動作突然變得精彩起來。此人是職業殺手,可謂「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先用飛刀殺了浪子葉不凡,重傷少爺梁少雄,後來迷途知返,又滅了小豹 袁江,刺死反派頭目魏嘯天。快刀項方亦正亦邪,比較講江湖規矩,但也算深明大義,最後關頭扭轉局面幫助了高先生。快刀項方扮演者為程天賜,作品不多,但都 令人印象深刻。
最 後一關是碼頭,出場的是十三太保第一把好手——教頭,帽子、鬍子、菸斗是他的特徵,手中一把鐵棍舞得虎虎生風。先解決了十三太保的黑鷹胡大力,又與快刀項 方比武不落下風,的確是有兩下子。教頭扮演者是狄龍,與扮演浪子葉不凡的姜大衛合作電影有幾十部,狄龍的代表作是《刺馬》,號稱「史上最帥馬新貽」。
十三太保「熊虎鷹豹」中最強的應該是黑鷹胡大力,他力大無窮能和教頭過招數個回合,當然比教頭還是差上一大截,最後被教頭一棍砸死在碼頭的沙包中。
小豹袁江是大豹袁海的弟弟,功夫應不及他哥哥,但他潛伏在教頭身邊多年,比較難防,偷襲高先生險些得手,被快刀項方所殺。
「十 三太保,一夫當道,浪子富翁,教頭快刀……」浪子富翁都是沈剛夫的結拜兄弟,排名自然靠前,其實真正最能打的是教頭和快刀。快刀項方雖然反水站在了正義一 方,但為了殺手的規矩他必須死,所以他找了個和教頭爭第一高手的藉口,故意賣個破綻被教頭鐵棍捅死,如果他早用飛刀的話,結果不可預測,至少也是兩敗俱 傷。
電影結尾教頭終於成功護送高先生上了船,遊戲過關了。
這是一部充滿愛國情懷的電影,雖然看上去電影故事比較傳奇,其實是改編自真實歷史的,高先生就是高宗武,陶爺就是陶希聖,沈剛夫就是杜月笙,這一事件又稱「高陶事件」。「高陶事件」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其主要人物就是高宗武、陶希聖。
高宗武(1905—1994),浙江樂清人。早年留學日本29歲擔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的職務,專門從事對日外交工作,是當時國民政府里最年輕的高級外交官員。抗戰全面爆發後,高宗武接受特殊任務,在香港負責對日情報工作。
高 宗武對日本的實力有一定的了解,認為中日實力懸殊,一旦殘酷的戰爭開戰,必將生靈塗炭,中國可能會損失慘重,因而希望避免或推遲戰爭,這於汪精衛試圖通過 外交途徑與日本謀和的思想一致。這正是基於這一認識,高宗武開始成為汪精衛的賣國投敵活動的開路先鋒,在抗日戰爭初期追隨汪精衛參與「和平」運動,其後又 參與了籌組汪偽政權,以及與日本人的所謂「和平」談判。
在談判過程中,高宗武、陶希聖逐步認識到所謂「求和」必將成為投降的事實,日本的狼子野心暴露無遺,最終目的是宰割中國、滅亡中國。而汪精衛的所謂「和平」運動就是徹底的投降與賣國,如果簽訂這樣的賣國條約,必將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就在汪偽政權開場的前夕,高宗武與陶希聖迷途知返,於1940年1月3日二人逃離上海,抵達香港,聯合陶希聖將「汪日密約」公諸香港《大公報》報端,揭開了汪精衛叛國投敵的真面目。
高 宗武后來去了美國,化名高其昌。在「高陶事件」發生二十七年後的1967年2月,陶希聖在美國華盛頓與高宗武欣然重逢。兩位老人共同緬懷往事,無限感慨。 高宗武、陶希聖曾經是汪精衛的親信,是汪氏「和平運動」的最早發起者和重要參與者,而且追隨汪精衛到上海,參加汪日談判,他們一生都為此大錯而痛悔和自 責。
高宗武去美國後,不問政事,專事學術研究,以炒股為生,一直到1994年去世。高陶事件前後,高宗武的做法充滿了矛盾,令人困惑不解,眾說紛紜,有「良心發現說」、「雙面間諜雙」等等,而他對這段歷史始終三緘其口,將歷史的謎團留給後人去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