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到晚上狂哭不止,真的是「鬼上身」嗎?

@ 2015-12-16

這幾天,剛做完月子不久的月月媽媽簡直快要崩潰了,她打電話向老家的媽媽哭訴:媽,月月一到晚上就又哭又鬧,怎麼哄都不行。婆婆說可能被鬼纏上了,真的有「鬼上身」嗎?

這顯然是不科學的解釋。

那麼,孩子這般哭鬧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孩子很可能得了腸絞痛,也叫腸痙攣。

一什麼是腸絞痛?

首先,腸絞痛並不是一種病,它是一種神秘的、非常常見的生長發育中的問題,至今沒有發現確切的發病原因,且無需任何治療即會逐漸消失。

大約40%的嬰兒會出現腸絞痛,最常初見於2-4周大的時候,一般在6周左右達到巔峰,每天可以哭鬧達到3小時,然後哭鬧次數和時間逐漸減少,到3-4個月大時每天最多只有1-2個小時,這種現象一般在嬰兒滿4-6個月後就很少見了。

二如何判斷寶寶哭鬧是因為腸絞痛呢?

如果您的寶寶未滿6個月,且符合以下大多數特徵,就可以考慮是腸絞痛。

①多發於未滿4個月的嬰兒;

②寶寶表現得煩躁不安,哭鬧不止,各種方法都很難哄好,有時還會尖叫、兩腳亂蹬;

③有時抱著睡會安靜一些,可放到床上立刻就醒,睡覺愛折騰,哄睡變得非常困難;

④腹部有脹氣感,摸上去腹部有變大或者鼓起,放屁多;

⑤哭鬧常在傍晚時分加重,不少寶寶每天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哭鬧,好像上了鬧鐘一樣;

⑥排便時表現出費力的樣子,滿臉漲紅、使勁兒,但大便往往並不幹燥;

⑦睡著後容易突然驚醒,無緣由哭鬧,任何一種安撫都不見得長久。

⑧吃奶正常且體重增長正常,一般沒有發熱、咳嗽等疾病症狀。

三寶寶為什麼會出現腸絞痛?

目前為止醫學上並沒有確切的解釋。美國兒科學會的解釋是:大部分情況下,腸絞痛可能只是因為嬰兒對刺激異常敏感,或是難以」自控「,無法調節他的神經系統。

除此之外對於腸絞痛的起因還有下面幾種說法:

①對於吃母乳的寶寶,腸絞痛也有可能是因為對母親所吃的某種食物產生敏感;

②吃配方奶的寶寶,如果對奶中的牛奶蛋白過敏也可能會造成不適而出現腸絞痛症狀;

③腸絞痛也可能是提示身體發生了健康問題,比如疝氣或其他疾病。

四寶寶出現腸絞痛時家長該怎麼做?

這可能是所有新手爸媽們最關心的問題了,既然腸絞痛不是病,那怎麼才能幫助寶寶緩解痛苦呢?

在排除了疾病因素後,如果懷疑寶寶是因為腸絞痛引發哭鬧,下面幾個方法家長們不妨根據情況試試:

①如果是母乳寶寶,媽媽可以試著停止吃奶類、咖啡因、洋蔥、捲心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②喝配方奶的寶寶,建議改喝部分水解配方奶粉;

③嘗試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或者喂奶;

④試著讓寶寶趴著,比如趴在你的大腿上,然後輕輕按摩寶寶的後背;

⑤可以試著使用包被毯裹著寶寶,以此給他安全感;

⑥抹些嬰兒潤膚油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幫助減輕腹部不適;

⑦寶寶哭鬧時抱著寶寶輕輕搖晃,或者在他耳邊吹「噓噓」聲;還可以在隔壁房間打開吸塵器、電吹風,或者把寶寶放在開著電風扇或空調的房間裡,這些白噪音產生的有節奏的晃動可以幫助寶寶入睡;

⑧嘗試將寶寶固定在側臥位,這種睡姿對嬰兒的腹部有一定壓迫 ,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腹部不適;

⑨有時候家人輪番上陣哄寶寶興許能奏效,比如媽媽哄了半天不管用,也許換奶奶過去結果哄好了。這是因為家人的負面情緒可能會傳染給寶寶,當被孩子的哭鬧搞得精疲力盡時大人難免會神情緊張或脾氣暴躁,這時換一個人也許會好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