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鬼的阿拉伯之春,美國放火後置之不理,利比亞人民生活比革命前更苦,他們非常懷念「非洲大救星」卡扎菲!
許多人說他是無情的獨裁者,但一些加納人認為,卡扎菲是救世主,迄今難忘。不管你怎麼看,卡扎菲真有一點好像沒說錯。
最近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在阿克拉(Accra),當頭艷陽照,身邊塵土飛,汽車長龍噴吐著尾氣。我遇到一名男子,他說,卡扎菲上校是「救世主」—彌撒亞。
這位男子名叫卡裏姆·穆罕默德,今年45歲,人很熱情。卡裏姆是裁縫,卡扎菲被推翻前,曾在利比亞工作和生活三年。
卡裏姆和妻子、三個孩子住在一棟有六間臥室的大房子,這是他用在利比亞掙的錢自己蓋的。
卡裏姆告訴我,「那時在利比亞,人人幸福。在美國,有人睡橋洞,利比亞從來沒有這樣的事。利比亞沒有歧視,沒有麻煩,沒問題。工作很好,掙錢很多。我有今天的生活都要感謝卡扎菲。他是非洲的大救星。 」
在加納這一帶,卡裏姆這樣的案例很常見。我們說話時,又走過來兩個人加入進來。原來,他們也和卡裏姆一樣,對利比亞前獨裁者有深厚的感情。
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莫明說,「卡扎菲是好人。」穆斯塔法今年35歲,性格爽朗,是建築工人,在利比亞打工七年。他說,「(卡扎菲)從來不騙人。他完美、最棒。」
伊利亞斯·葉海亞是當地阿訇。他頭戴一頂小圓帽,留著尖尖的大鬍子,大嗓門。他說,「為什麼要殺了卡扎菲?殺人是為了解決問題,現在問題更嚴重了。為什麼要殺了卡扎菲?」
卡扎菲或許是個無情的獨裁者,但是,他統治期間利比亞連續多年相對繁榮和穩定,對迫切希望找工作的移民來說,這就是上帝送來的禮物。我的這幾位新朋友和成千上萬的非洲人一樣,靠著在利比亞掙的錢在故鄉脫貧。
我們在一家小雜貨店外的陰涼地兒聊天,身邊到處都可以找到證據。這個區位於阿克拉北部,當地人稱利比亞區,居民大多都是在卡扎菲統治下的利比亞掙到錢的加納人。
阿克拉其他許多地方很典型的那些破破爛爛的房子,在這裏可找不到。相反,橙色的泥土路兩邊是現代、寬敞的洋房,一直延伸到公路盡頭。
卡裏姆指給我看把角那座房子,最初我還以為是政府的辦公樓呢。原來,這是一位名叫謝赫·斯瓦拉的豪宅,他在利比亞發了財,在阿克拉開了好幾家成功的公司。豪宅有30間臥室。沒有卡扎菲,這樣的房子蓋不成。
確實如此。現在,這一片新蓋的房子也很罕見。隔三差五,還能看到爛尾房:卡扎菲被推翻的時候,利比亞區也封存在時光長河了。
後來,阿馬杜也加入了我們的小圈子。他今年36歲,很靦腆。最開始我們都沒有太多注意他,因為他看上去很沉悶。但後來,他還是講出了自己的故事。
阿馬杜屬於那種無錢申辦正式利比亞簽證的人。2010年,他和幾個朋友走上了穿過撒哈拉沙漠前往利比亞、十分危險的陸路。他們喝完了隨身攜帶的水,好幾個人喪了命,但是,阿馬杜總算到了利比亞,找到一份貼瓷磚的工作。
2011年戰爭爆發的時候,阿馬杜已經攢了3500美元。他記得,第一槍打響的時候,自己站在的黎波里碼頭,趕快尋找藏身的地方。他被困在小屋裏好幾天,總算逃回加納。但是他沒能把辛辛苦苦掙的錢帶回來。他的夢就這樣破滅了。
穆斯塔法說,「在加納,年輕人什麼希望也沒有。沒有了卡扎菲之後,我們有許多危機。年輕人失業率如日中天,我們無事可做。或者走上犯罪的道路—因為這是掙錢的唯一方式,或者想辦法逃到歐洲。」
其他人點頭稱是。伊利亞斯大聲說,「現在就是歐洲、歐洲、歐洲。有錢的話,有人去巴西。但是,對其他人來說,就是歐洲。」
卡扎菲被推翻之前曾經正式警告歐盟,如果他的政權垮台了,多達200萬難民會湧向歐洲大門,引發混亂。
卡扎菲或許更像獨裁者而不是大救星,但是,他這一點似乎還真沒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