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
問題1:保險只有保障功能?其他投資理財儲蓄等功能都沒有?真的是這樣嗎?
我所學到的是:保障、投資、理財、儲蓄都有。理由是:
1.保障:風險發生時,能減輕風險帶給我們的損失,所以當然有保障功能。
這點沒有錯.
2.投資:投資有賺有賠有風險;保險也是。所以當然有投資功能。
錯誤!!因為被收的錢(營業費用太多了.就因為這樣你的錢才會倒退嚕!!!)
3.理財:涉及你財產的分配,所以當然有理財功能。
所謂理財是綜合所有的資金.包含保險在內.也就是說理財是包括保險再內的.但是保險不包括理財.
也就是說.你爸爸能夠生你.但是你永遠不可能生你爸爸一樣的道理.雖然你們是通同一家族.但是先後順序要分清楚.
4.儲蓄:只要有解約金、保價金就有儲蓄功能。
那是你子自己的錢.儲蓄和存款在教育部的解釋中是一樣的叫做儲存.積蓄.
但是我們如果存在銀行本金不會減少而儲蓄險.一定減少而且保證減少.根本就被自己存在銀行定存所澈底擊敗.
試問真正的儲蓄有可能到貼的嗎???既然不可能倒貼的話那麼就不要說叫做儲蓄.因為掛羊頭賣狗肉.騙人!!!
問題2:儲蓄險?生死合險?
我所學到的是:
1.儲蓄險:在學理上基本上有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年金險,就是沒有儲蓄險。
而在產品上是沒有任何一個名稱有包含儲蓄這二字的。
事實上儲蓄險這三字只在功能上,及話術上存在。
2.生死合險:活著也給你錢,掰掰也給你受益人錢的險。
問題3:儲蓄險、生死合險的產品設計?
我所學到的是:
1.儲蓄險:其實就是有解約金、保價金的壽險,有時會在其上多加個生存還本金或紅利的設計。
而在一定年限後你的還本金總合加上紅利總合再加上解約金或保價金的總合會大於你所繳的保費總合。
問題你已經被收了保費(單純的壽險保費).如果死亡.應該是一筆理賠金+一筆你的保價金.=兩筆錢.但是現在保險公司只給理賠金.你的保價金(就是解約金.存在保險公司的錢+利息)就被A走了.
況且你如果注意計算過.跟就算你繳到滿期.所得到的滿期金還是比自己單純買壽險+剩下來的存款所留下來存在銀行的錢還要少.
那麼你買這個.錢還是倒退嚕.買他做什麼呢???
2.生死合險:有生存還本金的壽險。一般來說也有解約金、保價金。通常業務員在話術應用上也是運用儲蓄險那一套。
所以結果一樣被自己單純買保障+存款所澈底擊敗.
問題4:買儲蓄險、生死合險死掉有賠嗎?
我所學到的是:一般來說是有,那如何賠呢?
通常是保額、保價金、所繳保費總和擇高給付,因此死掉賠錢大部分的狀況只有可能是利息錢,其餘都是賺錢。
問題出事只有理賠金一筆.存在保險公司的錢就被A走了.
問題5:解約是賠錢或賺錢?如何判別?解約的意義與功能?
我所學到的是:
盈虧自負的解約賠或賺是看運氣。其他:
解約賠錢的狀況通常是:沒繳完、或不按原本能賺錢的規劃走。
解約賺錢的狀況通常是:繳完、或繳完一陣子。
如何判別除盈虧自負外的解約賠錢或賺錢狀況:
1.保單解約金一覽表
2.建議書解約金一覽表
3.DM上的保險成本分析表
解約的意義與功能:
1.在生涯規劃不需保險的時候能把錢拿回來。(註:有些沒解約金的不在此例,賠或賺看上述狀況)
2.教訓自己。
3.教訓業務員。(註:2.3.狀況是兩敗俱傷,最虧的是自己,業務可能虧或少賺,公司最賺)
盈虧自負的解約不論你賺或賠都是-賠.因為(營業費用與帳戶管理費就白白損失了.)
問題6:哪些險有附加費用?其結構?
我所學到的是都有,有些宣稱沒有的只是立別的名目,因此定期、終身、外幣、投資全都有。
附加費用就是營業費用,一部分給業務。第一年給業務較高,之後越來越低,續年業務還在公司給,不在公司的。
而且保險公司都不說.
問題7:附加費用全是業務員的?
我所學到的是不可能,是公司跟業務分,通常公司分的多,業務只有渣...
(某投資型6年收附加費用150%公司6年分8X%旦業務能拿6年共6X%第一年業務只有2X%,被炒魷魚,剩下都公司的)
(某一年定期保6年累積收附加費用120%業務只能拿5年共4x%第一年業務只有1X%)
這是正常的!!!
問題8:哪個險附加費及佣金較高?
我所學到的是:(以下高低是以佣金跟附加費的比例比較而來)
1.需要服務較多的投資型、終身醫療,附加費高;佣金高(業務分多,公司分更多)
2.無保價及解約金的定期險、終身醫療,保的越多年附加費累積越高,佣金第6年就沒了(業務分的少,公司分超多:某一年定期保20年附加費用累計400%業務只能拿5年共4x%)
3.終身險、儲蓄險附加費高,佣金低(業務分少,公司分超多)(P.S.很意外吧,因為公司要把錢拿去投資以支付保價、解約、還本金)
不意外.這個早就被算出來了.
問題9:業務的選擇?
我所學到的是:
1.想賣終生醫療、終生壽險,理由:首年佣金近半。(不常賣的原因:1.太貴2.服務麻煩.3.不爽公司總年度佣金/附加費比太低)
2.想賣定期險理由:便宜、爭議少、保障高、創造持續業績收入。(不常賣的原因:1.保費有去無回,不好說服人買2.首年佣金低.3.不爽公司總年度佣金/附加費比太低)
3.想賣儲蓄險理由:容易說服人買。(不常賣的原因:1.佣金低,得多賣幾張2.不爽公司總年度佣金/附加費比太低)
4.想賣投資型理由:總年度佣金/附加費比較高,增額可創造持續佣金收入。(不常賣的原因:1.爭議多2.業務也沒買3.業務也不懂)
全部的業務都一樣.因為他們要想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