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神奇的動物進化史! 人類的起源實在令人驚嘆!!!

@ 2015-12-10

現代動物最神奇的進化祖先,可以說其改變程度讓人驚嘆不已。

1、 人類祖先——巨猿(又稱大腳野人)

巨猿居住於東南亞的叢林中,僅僅依靠植物和水果維生。巨猿是高等化石靈長類中重要的種類。是已發現的現生和化石靈長類中最碩大的一類,它們的形態特徵介於猿類和人類之間。生存於約100-30萬年前的中國、印度及越南,與幾種人科在時間框及地理位置上相同。化石紀錄指步氏巨猿是最巨大的猿,站立時高3米及重545公斤。

巨猿

2、 大象的祖先——鏟齒象(又稱巨型口鼻象)

大象祖先

很明顯,古生物學家對這種生物的出現感到疑惑不解,因為較短的象牙根本起不了什麼幫助,而現代大象也有這樣的特徵。

3、 鯊魚的祖先——旋齒鯊(又稱「多嘴」鯊(WTF-Mouthed Shark))

旋齒鯊是2.5億年前極為重要的鯊魚,下顎較低,呈電鋸狀。目前,古生物學家還在努力研究這種鯊魚進食的方法。

鯊魚祖先

4、 鱷魚的祖先——野豬鱷(又稱長腿鱷魚)

鱷魚祖先

古生物學家認為,這種鱷魚的長腿有助於它們能迅速接近恐龍掠食。事實上,它們還被叫做「恐龍的切片機」。

5、 馬的祖先——奇角鹿(又稱有角的馬)

目前,專家們認為奇角鹿會利用頭上的奇角相互爭鬥。而有人則笑稱道,它們會利用面部的角作為叉子,相互喂食。

馬的祖先

6、烏龜的祖先——半甲齒龜(又稱無殼龜)

烏龜祖先

約2.2億面前,烏龜們只是掠食者者們的盤中餐。最後,進化才使得它們有了身上的殼,可做自然防禦之用。

7、 鯨魚的祖先——海斗鯨(又稱海象臉的鯨魚)

海斗鯨約生活在350萬年前的上新世。它擁有一長一短兩顆長牙,長的牙齒可長到3英尺,但十分易碎。

鯨的祖先

鯨魚

10個動物進化殘餘

有時候,大自然母親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忘記了抹去一些東西,使得動物身上還殘留著一些無用的器官。這些器官有時候會導致動物意外受傷,更甚者會使其更快滅絕。然而,大多數動物都帶著這些不完美在歷史長河中繼續繁衍。對於研究者來說,在研究生物進化歷程時,這些不完美卻是無價之寶。

10.狗的懸趾

懸趾指的是狗腳上不與地面接觸的無機能的殘留趾。大多數狗都有前懸趾,卻只有少數狗才有後懸趾。它們會對狗的生命造成危險,有人建議將它切除。懸趾通常僅僅連著表皮,因此很容易被撕破。同時,在懸趾上,指甲也會導致一些令其痛苦的問題。因為懸趾不與地面接觸,所以懸趾上的指甲不會磨損,久而久之長指甲會長彎往腳趾裡面去。

毋庸置疑,這對動物來說是很痛的,而且這對於多毛的物種更加嚴重,因為它們的主人也許會忘了深藏在毛髮底下的懸趾。但是對於一些賽級犬來說,懸趾作為評判標準來說是不能被切除的。大庇里牛廝山犬(Great Pyrenees)和伯瑞犬(Briard)就是很好的例子,大庇里牛廝山犬甚至有雙懸趾。

9.鯨魚的假肢

一些鯨魚在發育初期具有假肢,隨著年齡的增長假肢會消失。然而,在一些罕見情況下,假肢會留下來。有鯨魚被發現長有像腿一樣的肢體,這些肢體帶有脛骨和股骨結構。捕鯨者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1919年7月,捕鯨者在溫哥華島附近殺死了一隻雌性座頭鯨,並驚奇地發現鯨魚下半身有一對假肢,據推斷這是鯨魚未退化的後腿,長1.2米(4英尺)。

1965年,一頭成年雌性抹香鯨在日本被捕,它有著一對後腿,長5厘米(2英寸)。海豚也保留著其祖先的痕跡。1963年,450頭藍白海豚被日本漁民捕殺,其中一隻海豚就有假肢,科學家證實這並非畸形,而是退化,退化到有腿的陸棲古鯨魚的樣子。

8.蟑螂的翅膀

在大多數情況下,所有的雄性蟑螂都可以借著發達的翅膀飛翔。然而在部分物種中,雌性蟑螂的翅膀要麼沒有,要麼已經退化。乍一看,有人可能會猜想:帶著蟑螂卵繁衍後代的是雌性蟑螂,萬一遇到突襲,它們需要飛走才能避開危險啊,為什麼大自然不把一雙可用的翅膀留給雌性蟑螂?

也許是因為蟑螂並不面臨絕種的危險吧。這些古怪的小傢伙已經成功地在全世界開枝散葉,成功地把全世界的人都搞瘋。所以,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雌性蟑螂並不需要飛翔的天賦。昆蟲做成蟑螂這樣也是絕了,它們不需要像其他生物一樣頂著進化的壓力。而且,它們至今還保持著320萬年前的體形,向人們證明了原始生活並不一定都是落後的。

7.鯨鯊的牙齒

最終,鯨鯊不再使用它的牙齒,沙灘恢復安全了。當然,也並非全然如此,但值得慶幸的是,至少鯊魚已經不再使用這3000顆牙齒嚼食。巨大的鯨鯊是以小型動植物為食的濾食動物,亦是現存最大的魚類。雌性鯨鯊的腹中可藏下300隻鯨鯊幼兒。此外,其他動物的攻擊不會對鯨鯊造成太大的傷害,因為它那帶有斑點的皮膚可以厚達25厘米(10英寸)。

但奇怪的是,這些巨型動物主要以微型生物為食。由於這一飲食習慣,它們的牙齒慢慢退化到3毫米(0.1英寸)。所以,鯨鯊的牙齒不是用來嚼東西的。鯨鯊的確擁有十個濾板,當大嘴吸入海水並用腮排水的時候,這些濾板起到困住獵物的作用。這種海洋動物神秘莫測,人們對其交配方式、遷徙模式、增長率,甚至是該物種的進化史都了解甚少。

6.大蟒蛇的腿

作為一種原始蛇,大蟒蛇具有進化過程中殘留下來的盆骨結構和後腿。它們的腿部結構甚至有爪子,長在這些爬行類動物中下部的內部。人們需要用X射線才能看到這些結構。

腿骨的退化骨骼引起了一個這樣的理論,蛇是由蜥蜴進化而來——幾百萬年前的某個地方,一群蜥蜴的腿部開始變得越來越短。也許這只是一個意外,沒有人能夠驗證這個假說,但因為新體形足以讓它更好地繁衍,所以它們的腿原本長在身體外面,現在卻長身體裡面去了。巨蟒也是原始的大蟒蛇,它們的腿用同樣的方法存在著。別的種類只有一個肺,而它們有兩個。

5.鸕鶿的弱翅

加拉帕戈斯鸕鶿是大自然失誤的一個例子。大自然不斷努力地使這種獨特的水棲鳥變得巨大——所以加拉帕戈斯鸕鶿對人類毫不畏懼,但它也不能再飛了。事實上,它們短小的翅膀就像被老鼠糟蹋過一樣,看著就醉了。鸕鶿是精通水性的捕獵者,同科種的別的成員也是。通過它們的蹼足和有力的腿部,加拉帕戈斯鸕鶿能夠以蛇一樣的速度捕捉章魚、鰻魚等魚類。但是,與企鵝不同,它們的翅膀不能幫助加拉帕戈斯鸕鶿在水裡暢遊。它們的翅膀確實無用武之地。

跟其他的鸕鶿物種一樣,加拉帕戈斯鸕鶿在潛水後也會在一塊岩石上站著,在太陽下張開翅膀。通常情況下,對於那些擁有飛行能力的物種來說,這有助於曬乾它們那不具有防水性的羽毛,以便它們能再次飛翔。但是在加拉帕戈斯鸕鶿中,這個習慣就像退化的翅膀一樣毫無意義。在不畏懼捕食者和活動範圍有限的情況下,一旦發生神馬意外,飛翔能力的喪失確實會加速這種藍綠色眼睛的海鳥的滅絕,這僅僅是一個巨大創傷的發生。比如老鼠入侵,那麼加拉帕戈斯鸕鶿就糟了。

4.鴴鳥的蹄尖

鴴鳥屬濱鳥的一種,成年的鴴鳥可以逼真地假裝斷翅,轉移捕獵者的注意力,從而保護幼鳥。也正因為這種特性,鴴鳥為人們所熟知。黑腹鴴鳥是體型最大的鴴鳥,同時也是北美地區唯一存留這種小小的退化蹄尖的物種。因為真的很小,不論是它們在亂跑還是以其特有的「滴滴答答」方式行走時,人們都很難發現這些小腳丫兒。

公鴴鳥會為自己的伴侶準備一個很大的鳥巢——通常是在地上挖一塊淺淺的地方。母鴴鳥可以產下五顏六色的卵蛋,如粉色、綠色和棕色等等。公鴴鳥和母鴴鳥共同孵化和喂食幼鳥,然而兩周以後,母鴴鳥就會對幼鳥不管不問,這時就由公鴴鳥繼續照顧自己的孩子,直到它們完全長大。這種幼鳥比其他種類的幼鳥更有自理能力,自孵化那日起,它們就能夠自己找吃的。鴴鳥擁有極強的警惕性,它們通常可以活到20歲。

3.蛞蝓的殼

蛞蝓是蝸牛科的一員,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不像蝸牛那樣擁有殼。在這類軟體動物中,個別仍保遺傳下來的殼,但這些殼隱沒於皮膚外膜底下,不為人所見。如今,這種殼的作用並不是防禦保護,而是用來儲存這種黏黏的生物的鈣質。鈣對蛞蝓和蝸牛至關重要,因為它能調節體液和細胞壁作用的發揮,對孵化、殼生成 、肌肉收縮等活動也有影響。

因為缺乏外殼保護,蛞蝓不得不生成其它的防禦手段,以免落入敵人之口。海蛞蝓,像那些如小丑般外表鮮艷的裸腮類動物一樣,能夠分泌毒液使捕食者產生刺痛感。陸生植物比它們生活在海里的「兄弟」更為脆弱,易受多方攻擊,其中包括自己的同類。不過也有人認為陸生蛞蝓比海蛞蝓更懂得保護自己。陸生蛞蝓在遇到危險時會分泌一種物質使自己既讓獵方難以下咽又不易捕獲。

2.烏林鴞的爪

烏林鴞雛仔天生在翅膀的腕部長有爪狀結構——像小爪子一樣。然而其他的鳥類——比如南美麝雉——有並且能靈活運用身體的這部分,而烏林鴞的爪子卻沒什麼用。雛仔並不用爪子在樹枝間移動,也不用它干別的事情。

烏林鴞的這些爪子暗示了它們進化前也許是會爬樹的。與北美別的貓頭鷹相比,烏林鴞這個物種相對比較原始。它也是北美最大的貓頭鷹類,雌雄都能高達84厘米(33英寸)。研究者發現,雖然大部分的烏林鴞翼部在出生的時候就有爪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爪子也會逐漸消失。爪子逐漸消失的原因至今未知,但是如果沒有退去的話,這些沒用的爪子會長得很大。

1.獵豹的爪鞘

這種長滿斑點的貓科動物有一個相當奇怪的器官,獵豹的爪子在它們出生的四個月內會逐漸退化。因此幼豹可以把爪子完全收回掌心,而成年獵豹就不能。眾所周知,獵豹與其他貓科動物不同,它們的腳印跟狗的很像,因為他們不能完全的收縮回它們的爪子,指頭和指甲都會在插地上留下非常清晰的印子,其他貓科動物只留下肉墊印。

幼豹的爪鞘的功能跟其他的貓科動物的一樣強大,可以完全藏住幼豹的指甲。這個功能很快便會消失。它們15周大的時候,爪鞘開始退化並不可修復。最好的情況也是爪子半縮,再過一段時間,它們的爪子將會再也藏不住了。

facebook pag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