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刊近日發表文章宣稱,一旦中美爆發戰爭,只需利用簡單的海上封鎖,就能令中國彈盡糧絕,從而輕易令中國不戰而敗。實行海上封鎖的好處在於,就算美國聯合其所有同盟國,現代封鎖戰略不完善所引發的的行動挑戰,將會變成令美國十分頭疼的問題。
實行海上封鎖有兩種方式,簡而言之,就是近海封鎖,遠海封鎖,這取決於和對象國之間的海上距離。近海封鎖,即選派一支艦隊前往敵方海岸,以搜尋、檢查所有來往商船,扣押那些運載違禁品的船隻。遠海封鎖,即建立一條常規的遠海封鎖線,隔離所有中國或者掛著中國國旗的船隻。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而且都存在致命弱點。
對於近海封鎖,由於被封鎖一方開發的技術可以讓他們從陸地向近海投射力量,美軍雖可通過潛艇、遠程空中力量和水雷來實施近海封鎖,但這樣做也會讓其失去區分中立國和敵方貿易的能力。至於遠海封鎖,由於當今世界,各種原材料和商品等都可以在航行途中轉賣多次,所以每艘船上貨物的最終所有權和目的地往往是不可知的,除非它最終靠岸。傳統的遠海封鎖模式同樣可能因現代商業的迫切需要而被削弱。
為了得到最優方案,美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實施由中國海岸周圍兩個同心環組成的「兩環」封鎖。
兩環封鎖的核心是其「內環」,用攻擊潛艇、遠程空中力量和水雷,在中國周邊海域建立禁區——宣布關閉商業航運,通過「當場擊沉」的政策來實施封鎖,這將是一個非常規的近海封鎖,主要目的是壓制住駛往中國的船隻,而不必先登上它們。雖然靠潛艇、水雷和空中力量並不能保證美方勝券在握,但設立禁區仍然可達到封鎖、威懾中國的目的。只要美國軍隊公開擊沉幾艘大型商船,其他船隻就會因受到阻嚇,而不再試圖衝過封鎖線,中國海上貿易也將很快枯竭。
但這一方案也有弱點。一旦美國無意中摧毀中立國的船隻,「內環」封鎖就可能催生巨大的政治問題。其可以有效地執行禁區隔離,但它們都是冷冰冰的武器,無法分清運送中國貨物的船隻和運送日本貨物的船隻之間的區別,也不能攔住可疑船隻、登上它們並進行搜查。而且,由於醫療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無法通過禁區抵達中國,華盛頓還將面臨進一步的政治後果。
為了應對這些政治後果,美國將需要建立並簡化嚴格的外環檢查制度。與「內環」相比,「外環」大體上由軍艦組成,這些軍艦集中精力以更高的精度區分不同區域貿易,從而給「內環」的遏制努力增加非致命元素。對於封鎖行動能否成功,外環不會是先決條件,其將在確保戰略可行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在「外環」檢查站,如果美國發現一艘船目的地是中國、為中國所有或在中國境內註冊的話,就可以將其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