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黨關丹國會議員傅芝雅指出,如果彭亨州政府繼續放任礦商毫無節制的開採鋁土礦,其所帶來的嚴重環境破壞後果,包括作為關丹人食水來源的河流遭劇毒的汞(或稱「水銀」)污染,等同讓關丹人遭慢性殺害。
「鋁土礦開挖後,塵土飛揚、礦泥也隨雨水流入河流及海洋,如果人們通過吸入受污染的空氣、食用受污染的海產及食水,讓各種有害物質及重金屬進入身體,長期影響下,將引發哮喘、金屬中毒、癌症等各種疾病。
「州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甚至是行使法律權限來制止它的發生,對人民遭受的威脅視而不見。」
未採法律行動對付
她今日帶領海內外媒體記者巡訪關丹鋁土礦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後,在匯報會上說:「州政府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甚至是行使法律權限來制止它的發生,對人民遭受的威脅視而不見。」
也是「對抗鋁土礦污染聯盟」主席的傅芝雅指出,根據彭亨環境局今年8月公布的河水含重金屬指數報告,當地有數條河流水質污染指數為第五等級,重金屬嚴重超標,但彭州務大臣拿督斯里安南耶谷卻稱這報告不正確。
「被鑑定含汞指數超標的河流,包括武吉莪濾水站的取水點雙溪遼河(Sungai Riau),含汞指數0.093、馬布河(SungaiMabok),含汞指數0.0108、檳榔河(Sungai Pinang),含汞指數0.0142,而格賓本哥拉河(Sungai Penggorek),含汞指數達到0.0224。
促政府終止鋁土礦出口准證
「據瞭解,有關清洗鋁土礦是非法作業,既然州政府無法管制,我們促請中央政府終止鋁土礦出口准證。」
她說,只要鋁土礦無法出口,就成功切斷這個領域的供給鏈,無論是礦商、羅里業者或出口商都被逼停業,問題可以獲得初步解決,避免問題惡化。
她也狠批安南耶谷不斷辯稱這個領域為礦業及羅里運輸業者帶來許多就業機會,因此不制止,但是實際參與鋁土礦開採活動的業者,約95%是外地人,受益的彭亨或關丹人少之又少,大家只能承受其惡果。
黃德:礦商加劇自然災害
「綠色盛會」主席黃德今午也跟隨媒體訪問團,巡視關丹區多處鋁礦污染地點。
他指出,鋁土礦開採引發的問題在短短一年之內,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性相當嚴重,如果州政府不立刻制止,相信在5年後,足以讓繁榮的關丹變成廢城。
他指出,「綠色盛會」也是「對抗鋁土礦污染聯盟」的盟友,因為鋁土礦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及污染後果,是無法挽回的。
「政府任由合法或非法礦商在關丹多處土地開挖,非常大面積的森林、油棕園變成光禿了,關丹人面對的第一個衝擊,就是這些人禍可能加劇自然災害的破壞性,加重水災威脅或泥石流、土崩風險。
「環境破壞及污染的問題,將犧牲漁民的生計,破壞了觀光旅遊業、民宿業、飲食等經濟領域,再加上可能,根本得不償失。不能為了單一鋁礦業,而破壞其他經濟領域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