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節日大多是依照各地神社(廟宇)的祭祀活動而沿襲下來的,因此日本稱節日為「祭」。古代日本的「祭」純屬是一種向神祈禱保佑的行為,但是今天的「祭」卻充滿了娛樂性、戲劇性和商業性,有一些甚至還帶迷信色彩。
1、浩大的「屁股節」
只聽到大街小巷裡伴著「歐伊沙—歐伊沙」的叫喊聲,一群一群穿著民族服裝光著屁股的男人們用肩抬著約1噸重的山(像山一樣的裝飾物)在大街上狂跑狂喊。
在人群奔跑過程中,還不時還有路邊的人準備好水桶用水往跑過來的男人們身上潑水,被潑到水時喊聲會更大更洪亮。
這就是日本聲勢浩大壯觀的「屁股節」了。
日本的「屁股節」定在每年夏季7月1日至15日這個時期,為了每年一次的這個節日大家要花很長的時間做準備,要在市內13個場所展出裝飾好的一座像大山一樣的建築物供市民觀賞,使整個福岡市街顯得繁華熱鬧。
2、裸體節:穿個兜襠布爭「寶木」
每年2月的第三個星期,是日本舉行裸體節的日子,而星期六晚上的活動是高潮,每年的這一天都有近萬名男子趕來參加裸體爭搶「寶木」的儀式,參觀者也不計其數。
裸體節又叫「會陽節」,參加者都是男性,他們只系日本傳統的兜襠布,幾近全 裸。這一活動開始於江戶時代末期。
在眾多幾乎全 裸的人中,有一名男子是全 裸,人們相信,誰能摸到他,就會獲得幸福。
裸體節小小的兜襠布打開後居然有10米長,按照傳統方法先在腰部橫繞幾圈,然後在兩股間豎繞一道,兜襠布拉得特別緊,多數被系的人都疼得嗷嗷叫。
據說,兜襠布沾了水還會緊縮,讓穿的人簡直如同上刑一般。
穿戴完畢,男人們喊著口號成幫結夥地出發了。在儀式中,想孤身一人搶到寶木是不可能的,一般都得結成團隊共同行動。於是,同單位或者左鄰右舍的男人各自結成一隊,打著小旗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裸體節午夜一到,所有的燈火一起熄滅,兩塊寶木被一塊兒從殿堂的二樓拋下,人群頓時像水開了鍋一樣沸騰起來,你擠我,我推你,有的人甚至騎在別人的身上。當寶木被人搶到後,人群漸漸地圍成幾個圈,慢慢地移動,走出寺院。爭奪寶木的儀式就此結束。
3、空氣祭:感謝大自然與清新空氣
據報道,位於日本東北部的山形縣朝日町就有這樣一座感謝大自然與清新空氣的「空氣神社」。近日,在這裡舉行的祭祀儀式中,當地的小學生還打扮成巫女(日本侍奉神、行神事或請神、轉達神諭的未婚女子)的模樣,在雨後涼爽的微風中翩翩起舞。
祭祀當天,在5米見方的不鏽鋼板舞台上,倒映著巫女伴隨傳統音樂起舞的身姿,以及周圍的櫸樹林,整個神社都被籠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圍當中。
據了解,該神社建立於1990年,當地政府每年都會在6月5日的「世界環境日」前後舉行相關祭祀活動,以宣傳空氣潔凈對人類的重要性。
巫女伴隨傳統音樂起舞的身姿
4、成人節:穿著傳統服裝拜神拜祖宗
日本政府1999年底宣布從2000年開始,把成人節的日期改為每年1月第二周的星期一為成人節。
每年1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日本的成人節,過節的是在這一年進入20歲的年輕人。這天,他們一般都要穿上傳統服裝,到神社拜謁,感謝神靈、祖先的庇佑,請求繼續「多多關照」。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節日表示他們從今天開始已成為成年人,以後必須獨立生活、擔負起社會責任和義務。
成人節
日本相當重視成人節,因此在這一天,都會舉行祝賀儀式。以前,祝賀儀式大都在家裡舉辦,但現在,不少人的成人禮是在公司、學校或公共機關渡過的。
在這一天,這些年滿二十歲的人的父母、同事、主管、同學、親戚及朋友,都要向他們表示祝賀、並贈送禮品,而當事人也要表達感謝之意及發表未來的計劃及理想。
5、父親節:父女共浴
父親節在日本人心目中非常當一回事,甚至重於情人節。我們很多做孩子的始終羞於對父親說聲「我愛你」,而日本子女在父親節那天,大多會和父親團聚,而作為父親的貼身棉襖的女兒,不管已經出嫁和未出嫁的,都會為父親做好三件事。
首先寫一封摯愛的信,在父親跟前朗讀。感謝父親一生的幸勞。
女兒跟父親一起洗澡
給父親做的第二件事也許讓我們無法接受,那就是女兒陪爹一起洗澡。
女兒跟父親一起洗澡
文化的不同,感受也有一定的不同,日本女兒感覺在父親節那天,給父親洗個澡,也是給父親最大的溫暖一種方式。
畢竟日本洗浴文化歷史悠遠,泡澡對日本人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享受,給父親洗澡就是做兒女們最好的選擇。
一位日本女孩回憶說:曾經的我,給父親僅洗過一次澡,一次腳,在父親最後的幾個月的那一天,我在越洋電話中,才喊出了「爸爸,你是我的好爸爸」,想不到,父親聽到後,激動的笑的很開心......
日本女兒第三件事情,那就是和父親來個深情的擁抱,也許這樣的擁抱,會讓自己的父親溫暖許久許久。
6、肚臍眼節:將肚皮當做臉蛋
日本澀川市的肚臍眼節在該國相當有名,因為澀川地處日本的中央,大約肚臍的位置,所以被叫做「肚臍祭」。
參加這個表演的男女老少,都要把肚皮露出來,將整個肚子當作臉孔,上面再戴一頂大斗笠;這樣遠遠的望過去,就好像是一張大臉在跳舞。
這是一種怪異的象徵,也就是關於「無頭人」的傳說了,大概最早的來源於《山海經》上記載過刑天與蚩尤聯合對抗黃帝的傳說,不過現在,好像演變成了一場祈禱風調雨順的「樂工」表演。
「肚臍眼節」並不是什麼舊式的節日,它源自於一種傳統的政黨聚會,在聚會上,人們在自己的肚皮上畫上一張臉,假裝是一個人的頭。該聚會演變至今,便成了「肚臍眼」節。
肚臍眼節
日本是個非常謹慎注重禮儀的國家,所以在日本,除了海灘,很少看到男人赤裸上身的景象,但這個可愛的節日,不單單只在澀川有,聽說在遙遠的北海道,一個叫「富良野」的地方,也有這種肚臍節,頗為著名。
7、夏日祭:趕集促成的「嘉年華」
「夏日祭」是日本民間的一個集市納涼活動,有點像中國的「廟會」。可不知是誰,把這原本在某居民小區內舉行的活動,公布到了網際網路上。於是那天下午,金浜路福泉路人潮洶湧,被圍得水泄不通。
不僅日本居民結伴來趕集,更多的中國年輕人也相約前來,本來一個日本的傳統節日,一夜間成了中日年輕人的集體嘉年華。
「夏日祭」有點像中國北方的廟會。不過近年來,在日本,隨著地域文化的振興,各種活動都以地區為中心舉辦的。每個區的區政府都必須對此公共文化事業投入很大的力量。
夏日祭
很久以前,在中國,農民們每天勤勞耕作。為了方便生活,逢五逢十,大家各自攜帶多餘的勞動成品,相聚在約定俗成的地點,以物換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集市。
出於宗教信仰或地方習俗的集市有時就被稱作廟會。這種原始的習俗後來傳到日本,結合日本的本土文化,就有了今天各種各樣的祭奠活動,逐漸形成了日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8、蘇民祭:日本唯一一個真正的裸體祭
黑石寺蘇民祭是日本三大裸祭之一,也是日本唯一一個真正的裸體祭。
每年2月中旬左右,日本東北岩手縣的黑石寺便打破了往常的寂靜,四周燈火通明、萬頭攢動,為的就是要參加由22時開始通宵進行的黑石寺蘇民祭。
蘇民祭的「蘇」,在日本是重生、死者復活之意。參加祭祀儀式的全是男人,稱作蘇民,他們會全身裸露或只穿著丁字褲,在這天以身體力行克服嚴寒,祈求新一年的豐盛和平,也保佑子孫平安。
當地人說,祭典始於何時早已不可考,只知道已維持了千年。過程中,看見只穿丁字褲甚至一絲不掛、只穿一雙襪子的蘇民,跳進黑石寺旁的王留璃壺川中,用冰點以下的川水凈身.
黑石寺蘇民祭
這個舉動通常會讓國外來的遊客大呼驚奇,接著就是用「柴燈木」搭成2米高台,然後點火,再撒上鹽和芝麻殼的「火浴」凈身。
整個儀式中的高潮是參加的蘇民男子會搶奪蘇民袋,袋裡裝的是一節節直徑2公分、長約3.5公分的五角形削木,稱作「將軍木」;據說,拿到將軍木,可以消災和帶來幸福。
蘇民祭的過程歷經8個小時,在冰冷的冬夜裡讓參加者莫不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9、偶人節:未嫁女孩的祈願平台
偶人節最早源於古代日本人流放偶人的習俗。所謂流放偶人,即給燒製成的泥娃娃穿上紅色紙服,連同祭品一起放在稻草筏上,讓其順水漂流而去。
據說這是為讓偶人把人身上的污垢髒物順水帶走,以消災滅禍,在日本中部地區這一古老傳統至今仍保留著。
偶人節到了江戶時代被定為全年五大節日之一。過去在3月3日,孩子們可到鄰近的各家去玩,不經大人許可就可拿走供壇上的偶人和食品。
如今日本人過偶人節,凡是有女孩的家庭,約從2月20日起就設置5~7階的梯形偶人供壇,上面供上以取形日本天皇和皇后為首的各種古裝偶人,一直擺到3月7日以後。
在日本有女孩子的家庭,會買上一套木偶娃娃,每年的2月中旬,人們就早早地把俏人擺置出來,寄希望於女兒能早一些找到如意郎君,完成婚嫁。
10、殺海豚節:海豚慘遭集體屠殺
誰能想到,在日本,捕殺海豚居然成了一個節日,讓人聽了實在有點殘忍。每年9月中旬,日本南部漁村太地町就會舉行名為「殺海豚節」的慶祝活動。
在隨後的6個月中,將有2300多頭海豚在一個名叫太極灣的水域遭到屠殺。海豚的鮮血幾乎將灣內的海水染紅。
而這僅僅是開始,日本每年獵殺的海豚數量高達2萬頭,巨頭鯨數千頭。
殺海豚節
儘管當地漁民小心翼翼地豎起大量防水油布,但這些東西不能完全遮蓋下面正在進行的野蠻屠殺。
殺海豚節
即使從懸崖頂上,也能聽到海豚獵人的聲音,也能感受到海豚們為了自由和生存發出的抗爭。
海豚獵人們從油布缺口處躍入水中,然後將手中的刀對著水面紮下去。
幾分鐘後,四周剛才還是鮮綠色的海水,頓時變成一片深紅,早晨清新的空氣中混雜著血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