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棲攻擊艦動力突然曝光:讓日本都大吃一驚

@ 2015-12-05

5月29日上午,滬東重機工會召開「樹重機品牌,鑄重機軍魂」軍品勞動競賽動員大會。會議中勞動競賽領導小組組長、李煜前副書記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動員大會召開的背景和意義,他談到,公司研發的16PC2-6B主要用於國家兩攻項目,要和法國「西北風」號、日本「出雲」號等同類型船用主機抗衡,任務艱巨,意義重大,體現了滬東重機為海軍裝備提供永恆動力的企業責任。

這是官方體制內首次提及中國海軍兩棲攻擊艦項目的發展情況。

與國產兩棲攻擊艦發動機同系列的陝柴集團16pc2-6v船用柴油發動機

尹卓少將:我國將建4萬噸兩棲攻擊艦 與「美國」級同等

2013年11月18日,據央視新聞節目中,海軍少將尹卓稱,新型兩棲作戰艦艇的噸位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出雲」級直升機航母的一倍半。也就是說這型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噸位將達40000噸, 採用柴燃聯合動力,這一設計方案與美國海軍剛剛進行海試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旗鼓相當。大大超過此前國際軍事評論界對中國新型兩棲攻擊艦與法國「西北風」級類似,噸位為2萬噸左右的猜測。

網傳國產兩棲攻擊艦效果圖

此前的2012年,在央視節目中,當主持人問到直-10直升機是否會部署到航母上時,尹卓少將回答:「直-10和直-19可能會上兩棲攻擊艦,我們現在發展的新一代的兩棲艦噸位很大的,是4萬噸的兩棲攻擊艦,將來上面的大型突擊直升機,就需要我們的這種武裝直升機進行護航」。 另外,在電視節目中,尹卓少將肯定的承認我國武裝直升機將會裝備海軍陸戰隊。

尹卓,江西省泰和縣人,開國少將尹明亮之子,央視軍情連連看等節目嘉賓主持,著名軍事專家,1945年9月生人,中共黨員,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綜合論證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少將軍銜;長期從事軍事學術研究工作,曾任海軍戰略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海軍戰略、海軍戰役。據日本電視台《中日海疆攻防戰》等報道,尹卓將軍也曾作為中方重要代表參加中日高級軍官交流會等活動。在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上,尹卓將軍也常作為專家嘉賓發言。因此他對於新型兩棲攻擊艦的說法可信度較高,很可能代表海軍裝備論證研究中心觀點。

中國新型兩棲攻擊艦據傳將使用兩台新型國產燃氣輪機,與052C型驅逐艦動力系統相似,這一設計與「美國」號基本相似。「美國」號使用兩台LM-2500燃氣輪機,噸位45000噸,最大航速24節。

美國海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

目前世界上的兩棲艦艇中,除了美國外,其他國家建造的兩棲攻擊艦噸位多為2萬噸左右,如法國「西北風」級、英國「海洋」級、韓國「獨島」級等,而日本「出雲」級直升機母艦雖然並非兩棲攻擊艦,噸位也在兩萬噸左右。只有美國堅持建造噸位4萬噸的兩棲攻擊艦。

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兩棲攻擊艦

這是因為除了美國外,大部分國家建造兩棲攻擊艦主要設計應付的作戰形態是諸如島嶼爭端、海外部署等低強度登陸作戰,艦上搭載的約一個海軍陸戰營,少量裝甲車輛,少量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固定翼飛機足以應付這樣的戰爭形態。然而美國設計兩棲攻擊艦必須考慮應付高強度作戰,尤其是執行跨越大洋的大規模登陸作戰需要。因而其「塔拉瓦」級,「黃蜂」級,「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噸位越來越大,設計也越來越接近航空母艦和船塢登陸艦的組合設計。

目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上可有效搭載近38架艦載機,其設計搭載模式為:12架MV-22、4架CH-53K「海上種馬」直升機、8架AH-1W「超眼鏡蛇」武裝直升機、4架MH-60S直升機以及10架F-35B戰鬥機。此外,該級艦還增強了兩棲運輸能力特別是貨物和車輛的運輸能力,艦內貨艙容積達3965立方米,車輛甲板面積為2362平方米,能夠容納先進兩棲突擊車(AAAV)、M1A2主戰坦克等裝甲車輛,共計1800人的海軍陸戰隊及其裝備。這相當於將一個海軍陸戰旅的兵力(除炮兵營外)放在艦上,並可由艦上的飛機滿足該旅作戰所需的大部分火力支援需要。足以進行一場正規兩棲登陸作戰。

相比之下,法國「西北風」級具有三種籌載模式,一般的混合模式下可搭載450名士兵、8架直升機以及60輛車;在直升機母艦模式下,可搭載16架直升機;在車輛運輸模式下,本級艦的機庫與車庫完全用來裝載車輛 ,至多能容納40輛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或13輛勒克萊爾搭配46輛其他裝甲車,或者超過230輛輕型輪式裝甲車。

簡單地說,「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的運載能力只有「美國」級的一半左右,如果想要兼顧航空作戰和運載登陸兵,則只能承擔小規模的特種作戰任務,無法有效執行正規登陸作戰需要的建立與鞏固灘頭陣地等作戰任務。

法國海軍西北風號兩棲攻擊艦

中國此前建造的三艘071型船塢登陸艦噸位接近2萬噸,也就是說事實上該艦採用車輛運輸模式的「西北風」級艦實際登陸運載能力相當。只是直升機操作能力上有些差距。

中國海軍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

在2013年的「使命行動2013」系列演習中,我軍仍使用大量老式登陸艦艇執行登陸作戰,而071型登陸艦由於運載量較小,主要用於執行運送特種部隊等作戰任務。並總結稱我軍目前正規登陸作戰能力仍有缺陷。

海軍的4萬噸兩棲攻擊艦無疑正是彌補這一缺陷的重要步驟。

此前外媒曾猜測我國將建造的新型兩棲攻擊艦「081型」是一種兩萬噸左右,類似法國「西北風」的新艦。原因是我國多次在國際防務展上展示一種此型艦的模型。實際該模型尾部並未體現塢艙,因此更可能是一種直升機登陸艦或直升機母艦的設計。而尹卓將軍此番講話所提到的4萬噸新型兩棲攻擊艦則完全超出上述對中國海軍兩棲艦艇的猜測範圍之外。

除了在正規的大規模登陸作戰中執行登陸船團核心的重要任務,兩棲攻擊艦還有更多用途。美國海軍早年曾把兩棲攻擊艦稱為「制海艦」,該艦實際具備中型航母的作戰能力,尤其是它擁有充裕的體積和噸位,可以為艦載機提供類似重型航母的維修、保養服務,而大部分輕型航母只能搭載飛機並進行簡單維修。因此大型兩棲攻擊艦在遠洋完全可以當做航母來使用。

不過,中國的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與「美國」號相比有一個較大的缺陷,短期內恐怕難以解決。這就是我國目前還沒有一種垂直/短距起降噴氣式戰鬥機,即使從俄羅斯購買雅克-141型垂直起降戰鬥機,該機的作戰能力也遠比美國F-35B要差。

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上裝備的F-35B垂直起降艦載戰鬥機

現代條件下一種先進戰鬥機的研製周期恐怕不會短於10-15年,相比之下,4萬噸兩棲攻擊艦如果在2012年已經進入設計階段,可能在2017年完成建造工作。

解放軍武直10編隊跨海突擊

因此即使我國現在就為兩棲攻擊艦開始研製新型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恐怕也難趕上該艦服役。因此我國的兩棲攻擊艦可能暫時只能增加搭載的武裝直升機數量,主要立足於兩棲登陸作戰的火力支援任務。

根據071型的經驗,新艦肯定會安裝先進的情報指揮控制中心,這使該型艦必要時可搭載大量的反潛直升機擔任反潛攻擊任務,此外,必要時也可改為搭載更多的運輸直升機用於執行各種海上部署任務,如救災、撤僑、人道主義救援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