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張希臘稱六架土戰機侵領空
凱末爾認為:「400多年來,宗教像鐵鉗一樣禁錮著我們的大腦。」他所率領的軍官團在推翻蘇丹的同時也打擊了宗教集團,從而使國家開始走向世俗化(即實際的「西化」特別是「歐化」)。這段歷史最終使得土耳其始終在三個戰略方向之間來回搖擺——脫亞入歐的世俗化道路、泛阿拉伯主義下干涉中東事務、民族主義之下干涉中亞。
從某種意義上說,近年來土耳其政壇的潮流,體現了土耳其社會內的「文官-宗教」集團壓過了一定程度上代表世俗力量的軍官團。這其中,外因在於歐盟對土耳其若即若離的態度使得「脫亞入歐」始終流於紙面,歐洲國家出於「政治正確」的考慮打壓軍官團。內因則是,目前土耳其的經濟結構和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類似,經濟成果難以惠及下層,人口增長速度超過經濟承載能力,從而導致宗教勢力在選舉體制下更易於上台。
在土耳其中部和東部內陸山區,經濟發展較為滯後,人民生活方式較為傳統,有較為濃厚的保守主義和宗教主義傳統,而這裡也是土耳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所在的黨派——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的傳統票倉。
某次,筆者與一位土耳其官員在土耳其東部登山。他說:「你看看我們這些多數沒有經過教育的大眾,他們幾乎對世界一無所知,他們對中國唯一的知識(或者是並不唯一的偏見)就是——長城是為了防範我們建造的,而且非常自豪。」確實,且不說長城並不是為了防範與現代土耳其人關係並不深的突厥人,就算是,又有什麼可自豪的呢?
筆者剛剛到土耳其工作時,曾專門關注過土耳其的媒體,發現土耳其媒體幾乎沒有國際新聞,少數與「國際」沾邊的新聞報道,或是體育消息,或是類似於土耳其姑娘當選世界小姐之類的花邊新聞。這樣的輿論環境長期持續,導致相當一批土耳其普通民眾缺乏對外界的基本認知。但是,這些民眾又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土耳其領導人的政治資源。
在土耳其現當代政治史中,長期是精英主義政治唱主角,中東部居民的訴求被忽略。正發黨執政後,在政策上向這一群體傾斜,比如免費供應麵粉和燃煤。埃爾多安當政十年間,土耳其經濟發展較快,城市化進程也惠及相當一部分農村居民,正發黨在各種選舉中支持率較高。
2007年10月,土耳其全民公決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現行的議會選舉總統制改為全民直選,總統任期由7年降至5年,可以連任一屆。這為埃爾多安卸任總理之後擔任總統並長期執政鋪平了道路。而在此前,土耳其總統由議會選舉,不能連任。
而另一方面,土耳其領導人要爭取宗教支持,不僅僅是為了選舉考慮,也是為了與宗教領導人爭奪影響力。目前,旅居美國的土耳其宗教人士費圖拉·居蘭在國內有相當一批支持者,並深度影響土耳其國內的資本集團和各種媒體。在很多土耳其欠發達地區的報刊店,都能看到居蘭支持者在美國編輯的宗教宣傳刊物。而且,這些刊物不僅印刷精美,而且均用塑料套封裝,體現出很強的製作能力和經濟實力。
在之前的數次選舉中,居蘭勢力的基本盤實際上為正發黨提供了大量農村和中下階層「鐵票」,僅農民階層就占到土耳其大選中有選舉資格的公民的40%左右。如果土耳其領導人對外示弱,或是表現出特別明確的世俗主義傾向,馬上就會損失這些民族主義和宗教主義色彩的選票。
因為歷史和現實,土耳其曾經長期奉行堅持世俗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凱末爾主義」,並有脫亞入歐傾向。但在近年來,卻在民族主義和宗教傾向之間搖擺。土耳其是名義上的已開發國家,國內的不同地區和不同階層之間有天壤之別,實際上是「兩個土耳其」。土耳其西部沿海經濟發達,人民生活方式較為世俗、開放,意識形態上較為西化,中產階級是凱末爾主義的擁護者,也是當年享受了開國領袖凱末爾政策紅利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