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
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
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村莊,一直是我們心靈深處的寄託,如果你不想在擁擠的景區中消耗體力,不妨到這些具有濃郁文化的古村落,放鬆心情,尋找家鄉的味道!郭亮村太行明珠
郭亮村位於新鄉市輝縣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處沙窯鄉,海拔1700米,現有83戶人家,共329人。
郭亮村依山勢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勢險絕,景色優美,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於世,有被譽為「太行明珠」。
出行攻略
郭亮距鄭州110公里,距離新鄉50公里
自駕路線:
1、鄭州—107國道—新鄉—輝縣—郭亮
2、鄭州—京港澳高速—輝縣—郭亮
公共運輸:
1、乘京廣鐵路線到新鄉站下車,換乘新鄉到郭亮旅遊車,
2、乘新鄉到輝縣再轉乘到郭亮或到南坪的交通車。
郝堂村河南最美鄉村
信陽市平橋區的郝堂村2009成為土地流轉改革的試點,為了發掘鄉村美景,郝堂在村內流轉了205畝水田,將之深挖成百畝荷塘,夏天滿塘風荷,清香宜人,成為村內鄉村游的主體景觀。
郝堂村重新調整村莊水系,改造舊房,重現白牆黛瓦、炊煙裊裊的農村樣貌。這使得郝堂村與鄰近正忙著像城裡人一樣蓋樓房的村子相比,顯得很特別。如今的郝堂村已成為河南當之無愧的最美鄉村。
出行攻略
郝堂村離信陽市區僅有26公里
1、信陽市區—平橋區—郝堂村
2、鄭州—京港澳高速—郝堂村
臨灃寨中原第一紅石古寨
臨灃寨坐落在郟縣堂街鎮朱窪村,位於平頂山市郟縣縣城東南13公里處,被稱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
這裡保留著3間明代建築、400餘間清代建築和20餘座完好的四合院,堪稱明清民居建築展覽館。
咸豐年間,豫西匪患橫行,望族朱家擔心遭遇劫掠,便扒掉土寨牆,運來附近紫雲山的紅色砂岩石,採取外石內土的結構,配合著兩道護城河,將朱窪村牢固地圍守起來。於是便有了這「紅石古寨」。
出行攻略
1、鄭州—平頂山
鄭州 → 鄭石高速 → 238省道 → 龍山大道 → 北大街 → 西大街 → 郟縣
2、郟縣—臨灃寨
從郟縣沿迎賓大道,進入S236,再進入士何線,到達臨灃寨。
羅姐寨
李世民的霸氣小情人一手打造
羅姐寨地處南太行深處,上羅姐寨要攀爬500多米高的山峰,古寨坐落在一個平坦的山峰頂上。羅姐寨的自然風光和古樸的生活圖景,吸引越來越多的驢友進山探秘。
傳說羅姐寨因李世民的情人羅桂香在此安營紮寨而得名。
羅姐寨最高的山峰叫螞蟻山,海拔1672米,接近此山的地方,兔子老鼠一類的小動物很少見,因為那裡的螞蟻專以這些小動物為食。有人見過一條手腕粗的大蛇讓螞蟻圍住被咬得在地上翻滾,不到兩個小時就只剩一副骨頭。螞蟻在此山稱王稱霸,卻從不向外遷徙。不過,您別擔心,這些螞蟻並非食人蟻,只是一種攻擊性較強的紅林蟻。
出行攻略
羅姐寨位於新鄉市輝縣萬仙山景區最北邊,從輝縣縣城沿S229可到達萬仙山景區。
西河古村落中國景觀村落
西河古村落位於新縣周河鄉西河村西河大灣,地處河南和湖北的交界的大別山腹地,東西長400米,南北寬約100米,占地面積60畝,共有房屋150餘間。
這個擁有88戶、388個村民的村莊形成於明末。西河張氏,就地取材,利用土磚、石磚建造住所,這些極具特色的民居雖幾經翻建,但多保留了原汁原味又古色古香的味道。
其中最為吸引眼球的,是建於乾隆年間的張氏宗祠,大門上側和左右兩側有民間磚雕。上側為三星百壽圖,左側是諸葛亮空城計,右側是轅門斬子和穆桂英掛帥磚雕。
2013年12月,西河大灣村榮獲「中國景觀村落」稱號,在全國,獲得這一榮耀的村莊只有11個。
出行攻略
1、鄭州—新縣
鄭州 → 鄭石高速 → 永登高速 → 許平南高速 → 大廣高速 → 滸灣/沙窩 → 339省道 → 213省道 → 潢河北路 → 朝陽路 → 新縣
2、新縣—西河古村
從新縣縣城沿S339進入金剛台大道,再轉入崇福大道,再進入X059,到達西河古村。
煙雲澗村中國青銅第一村
洛陽伊川的煙雲澗村,這個有著900多戶人家的村子裡,三分之一的農家以生產仿古青銅器為業,被業內人士稱為「仿古青銅器村」。
多年來,這些農民採用家庭作坊的生產方式,摸索出一套製作模型模具,熔銅澆鑄的工藝。
近十來年,經過上級部門批准,煙雲澗的仿古青銅器製作早已由「地下」轉為公開,他們的手工作品,一度銷售到粵港澳台乃至歐美。
出行攻略
1、鄭州—伊川縣
鄭州→ 鄭少洛高速 → 洛陽繞城高速 → 伊川北/龍門 → 243省道 → 323省道/豫港大道 → 杜康大道 → 人民中路 → 伊川
2、伊川縣—煙雲澗村
從伊川縣沿洛欒線到鄭少高速,沿鄭少高速到達煙雲澗村。
衛坡村豫西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群
孟津北邙嶺上,北魏孝文帝長陵旁,保留著一片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建築村落,青磚,灰瓦,石板路,就是衛坡村。
村子沿一條東西古街展開,規制相仿的16座建於清代的庭院,圍繞著兩百米老街聚集,街南7座七進院,街北9座五進院,規模堪比一個設施完善的現代小區。
經近百年的擴建,形成了集祠堂、私塾、繡樓、南北老宅於一體的建築群落。我們還能看到這座目前豫西地區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群要感謝衛氏族規的嚴厲規定:「許住不許賣,許修不許拆」。
出行攻略
1、鄭州—孟津縣
鄭州→ 西南繞城高速 → 洛開高速 → 孟津/會盟/G207→ 207國道 → 314省道 → 桂花路 → 孟津
2、孟津縣—衛坡村
從孟津縣走小浪底大道直達衛坡村
王公莊村畫老虎圖一年銷售六千萬
商丘市民權縣北關鎮的王公莊村,曾經常年過著「紅薯湯,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的苦日子。
然而王公莊村用了十年的光景便揚名海內外,全村1366人中有800餘人從事與畫虎相關的產業,老虎圖年銷售3萬多張,銷售額達到六千萬元。
進入王公莊村,可以看到一條筆直的水泥路,道路兩側林立著無數的畫室、裝裱店、畫具店等等,每一個店面與虎畫有關,村民給這條路取了一個名字,叫著文化街,以彰顯特色和文化帶給村莊的復興。
出行攻略
1、鄭州—民權縣
鄭州→ 連霍高速 → 民權/睢縣 → 211省道 → 310國道 → 電力大道 → 民主路 → 和平路 → 府前街 → 民權
2、民權縣—王公莊村
從民權縣沿S211到王公莊村
平樂村中國牡丹畫第一村
一千七百多年前,曹植在《名都賦》讚美過洛陽孟津縣的平樂村,「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一千七百多年後,400多個村民變身國畫高手,靠一雙能寫會畫的手完成7000萬元銷售額,衝出河南,走向世界,成為馳名中外的「牡丹畫第一村」。
平樂村畫牡丹也有一段很長的歷史。平樂村水土同洛陽一樣,適合牡丹花的種植。在明清時期,平樂村就出許多畫牡丹的農民畫師。
到了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白馬寺整修,還請了平樂村的村民郭漪山前去專門負責大雄寶殿門窗的繪畫、雕刻任務。而郭漪山繪雕的主要形象就是牡丹。
出行攻略
1、鄭州—孟津縣
鄭州→ 西南繞城高速 → 洛開高速 → 孟津/會盟/G207→ 207國道 → 314省道 → 桂花路 → 孟津
2、孟津縣—平樂村
從孟津縣走小浪底大道直達平樂村
東北莊中國雜技南故里
東北莊,儼然成為濮陽繼石油、龍文化之外的另一張名片,由該村衍生出的雜技產業,不但催生了1992年河南第一所雜技中專學校,更促使當地耗資4000萬開發大型國際雜技情景劇《水秀》,在各地劇院上演的這場節目走紅後,以水秀為名的國際大劇院也建起來了。
東北莊的雜技班多遵循「九月九,往外走」和「四月八,要回家」的習慣。九月,收割完畢種上麥子,喬家農民們便攜家帶口,抱著還沒斷奶的嬰兒,靠著肩挑手提,變為雜技藝人,以三五人一小班的單位,摸杆、撂地地行走江湖。
四月,小麥成熟,藝人們則趕快從各地趕回家鄉,收割糧食,回歸土地,回到農民身份。
出行攻略
1、鄭州—濮陽市
鄭州—G310-京珠高速公路—鶴濮高速—濮陽市
2、濮陽市—東北莊
從濮陽市區出發,沿范輝高速公路向東行駛,轉入S101到達東北莊。
封門村中國第一鬼村
沁陽市北的太行深處,坐落著一座空無一人的古村落,它就是江湖盛傳的中國第一鬼村——封門村。
這座已荒廢三十多年的村子,伴隨各種貌似言之鑿鑿的網帖和恐怖玄幻文學興起,越來越受到網友驢友的追捧,成為探秘聖地和小說重要取材地。
封門村真正的名字叫「風門村」,關於這個村子的種種離奇說法也多半是人們的杜撰,但以訛傳訛,終於傳出了「中國第一鬼村」的名號,如果你有膽量,不妨來這裡探秘,看看到底有沒有「鬼」。
出行攻略
1、鄭州—沁陽市
鄭州→ 西南繞城高速 → 洛開高速 → 鞏義東/溫縣/焦作黃河大橋/焦溫高速/焦作 → 237省道 → 312省道 → 河內東路 → 縣東街 → 沁陽
2、沁陽市—封門村
從沁陽市走S238到達封門村。
不用東奔西跑,不用羨慕江浙,咱大河南一樣有這些美麗的古村落,抽時間挨個去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