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史上首次可變後掠翼戰機之間戰鬥:F-14完勝米格-23

@ 2015-12-04

1989年1月4日的早上,美國甘迺迪號航母編隊正在地中海海域游弋,兩架由航母上起飛的F-14雄貓戰機正在空中執行戰鬥巡邏任務。名義上是為即將進行實彈攻擊演習的A-6攻擊機提供空中保護,但真正任務是為一架RC-135電子偵察機護航,這架偵察機當時正在監視利比亞方面對美軍演習的反應。

對於美國人的挑釁行為,利比亞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中午時分,利比亞兩架米格-23戰機向A-6攻擊機群飛來,得到預警後,A-6攻擊機群迅速離開危險區域,而兩架F-14則即可受命前往攔截。很快美軍兩架F-14就鎖定了利比亞的米格-23編隊。按照以往的表現,當利比亞戰機發覺被F-14的雷達鎖定後飛行員會立刻調轉機頭逃走,但這一次情況卻不一樣。利比亞飛行員依然堅定地駕機向美軍飛去,美軍飛行員和航母上的指揮人員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幕,因為米格戰機的這種行為無異於自殺。

兩架F-14雄貓以連串、閃躲機動向對方發出警告,但是在地面雷達引導之下,兩架米格戰機也做出了相應的機動,始終用鼻子指著F-14,並做出一連串敵意動作,美軍指揮官當即授權F-14雄貓可以對米格戰機發動攻擊。在與米格機相距只有24公里的時候,兩架F-14戰機的長機發射了一枚麻雀飛彈,但偏離了目標,面對F-14的攻擊,米格戰機不但沒有逃走跡象,反而加速撲上前,兩架雄貓迅速修正航線,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當雙方戰機之間的距離只有11公里時,飛行員已經可以用肉眼看到彼此的飛機了。

此時,兩架F-14雄貓向左右兩邊散開,兩架米格-23則一起沖向F-14編隊的僚機。在距離米格戰機只有7公里的地方,兩架F-14各發射了一枚麻雀飛彈。僚機的飛彈擊中了其中的一架米格-23,利比亞飛行員從墜落的飛機中彈射出來,美軍F-14編隊的僚機攻擊得手後,長機也立即轉向,飛到了餘下一架米格戰機的後方,將其鎖定,並發射了一枚AIM-9L飛彈,擊中了這架米格-23的發動機尾部,駕駛該機的利比亞飛行員同樣成功彈射出艙。

整個空戰過程,從F-14雄貓由E-2C鷹眼預警機開始引導竄起,到擊落兩架米格-23為止,總共才耗時8分鐘,因此也稱8分鐘空戰。勝利的消息讓美國媒體沸騰,F-14從此成為了美國海軍的英雄。

軍事專家徐光裕:這次空戰結果不僅是飛機的問題,其實兩架飛機的性能,從速度、從機動性上來講,差別不是太大。最主要的問題是雙方使用的飛彈不一樣。當時蘇式的飛機用的飛彈用的是紅外製導,需要對準對方飛機的發動機噴口發射。但這次空戰基本上是正面的,其中有一個戰例就是雙方飛機迎頭飛,這樣紅外飛彈就沒辦法發揮作用。而美國的飛機的飛彈是雷達制導,這就不受紅外信號的影響。所以美式飛機的飛彈命中率非常高。在兩次戰役中,美國的空對空飛彈只有一次打空,基本上其他三發都打中。1981年、1989年兩次都是這樣,都是2:0,所以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飛彈的性能不一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