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新聞媒體、朋友圈就被人民幣IMF升為SDR的消息刷屏啦!!!
「重大消息:IMF宣布人民幣成為SDR國際儲備貨幣!「
「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五種儲備貨幣,歡呼吧!!!」
「歷史性時刻!IMF宣布將人民幣納入SDR 權重10.92%超英鎊日元」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高興、驕傲的消息。更令人雀躍的消息是,上頭條、刷屏的還有這樣的信息:
「人民幣加入SDR,出國旅遊不用兌換外匯啦!」
「人民幣「入籃」SDR,出國可直接帶人民幣」
「人民幣納入SDR,出國直接花」
「人民幣成功入籃SDR,出國不用換匯,拿著」毛爺爺」全球買買買」
「人民幣納入SDR,出國不用換匯又方便又省錢」
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口袋和銀行戶頭裡的新幣快要花完了,正好身上有些人民幣,可以應急啦,順便拿著人民幣出去花下,驗證下信息真假。
走到樓下的Cheers,買了一罐可口可樂,在收銀台,亮出偉大的人民幣,得到的回應卻是「This is not Sing Dollar, Sir. We don』t accept」(大意:先生,這不是新加坡貨幣。我們不接受)
我理論道:「IMF has been upgraded to be SDR, you should accept.」(大意:IMF不是已經升級為SDR國際儲備貨幣,你應該接受的。)
店員回答到:「Sorry Sir., we haven』t received any instruction.」(大意:先生對不起,我們還沒有接收到指示。)
感覺臉熱熱的,應該是有點尷尬,最後只好把可樂放了回去。我心不甘,有詳細閱讀了一些文章,很多文章都是這麼寫的——
「出國最煩心的就是換匯,出發前換算匯率、預約銀行換匯;回國後,還需要再把剩餘的外幣現金兌換成人民幣。整個過程不但複雜,還有匯率損失。幸好,換匯歷史即將終結。」
也有這麼說的:
「人民幣加入SDR,IMF的成員國家認可、接收人民幣,以後出國購物、旅遊等都會更方便。市民帶上人民幣就可以暢遊天下主要旅遊景點,真是太便捷啦!」
誒,沒錯啊,新加坡就是IMF的成員國家之一啊!我心不甘,可能是Cheers太小了,去間大點的,直奔離家不遠的Fairprice超市,買了一大瓶可樂。到了收銀台,我再次拿出人民幣付款,可又被收銀員無情的拒絕了。
好心的收銀員爺爺解釋說:小妹,別著急,報紙上說人民幣明年才加入SDR。即使加入了,也不一定能在新加坡花。現在新加坡買東西,哪裡可以用美金,還是得要新幣的。加入SDR的意思,並不是到任何地方人民幣就可以直接花~」
(好專業的收銀員蜀黍,膜拜!!!難道退休前是做金融的?!)
瞬間,我的心都涼了!確實我有點失誤,要從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幣才會被正式納入SDR,但是確實,即使被納入SDR後,「國外直接花人民幣」的夢不一定實現,旅行還是不能收走就走。想想也是,從來沒見過美元、歐元貨幣在新加坡市面上流通啊。
朋友們,千萬別被網上鋪天蓋地的「以後出國不用換匯,直接用人民幣就可以在海外消費了」給弄暈了,我的經驗是,人民幣現金在新加坡未必能直接花,其它國家不確定。特別分享我尷尬的經驗,以提醒大家。
小貼士:
SDR的全名是Special Drawing Right,中文名是「特別提款權」,這是1969年的時候IMF於創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是IMF和其它一些國際組織的記帳單位,它也被稱為「紙黃金」,具備世界範圍的儲藏功能。
關注新加坡大小事 新聞工作頻道 幫我們讚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