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音響太爛怎麼辦?簡單兩招便可脫胎換骨

@ 2017-01-14

有沒有覺得每天開車在路上是件挺枯燥的事?除了雙眼要看路面情況,手腳要控制車,人就只能坐在車上什麼也做不了,碰上塞車更是無聊透頂。聽音樂似乎是唯一的「消遣」方法,不少車主對音響效果有了更高要求,想通過改裝音響來提升音質,可是絕大部分人對這方面都是一知半解,很多時候都是店家說怎麼弄就怎麼弄,往往花了大錢但效果一般,有沒有一些既簡單又有效的提升方法呢?

汽車音響改裝一般可分為簡單升級和深度改裝,深度改裝因為需要更改原車的線路,一般的消費者都不會輕易接受和嘗試,基本都是從最簡單的更換原廠揚聲器和做四門隔音開始。有些網友會質疑,只是換揚聲器音質真的就能提升嗎?做四門隔音又和提升音質有什麼關系呢?

更換原廠揚聲器就能提升音質?

汽車廠家為了節省成本,中低級車的揚聲器多使用廉價材料製造,只能滿足一般發聲的要求。像廣汽豐田的凱美瑞,原廠的低音揚聲器是普通的紙質音盆,普通的軟質橡膠邊條,盆架也是塑料材質,不僅功率低、音質差,音量開大一點很容易就會有種失真和吵耳的感覺。

這次找來某進口品牌的揚聲器為大家做對比示範,一款適合簡單升級的產品,向大家講解為什麼只是更換揚聲器就能提升音質。這款揚聲器的低音使用了金屬盆架,這樣可減少工作時的共振,音盆雖然同樣使用的是紙質材料,但表面有一層特殊塗層,可以防潮防濕並增加耐用度。

盆邊膠條和音圈都使用了特殊的材料,配合揚聲器背後的大磁鋼,功率和靈敏度都比原廠有了很大提升,所以音質也會比原廠好。

凱美瑞前排雖然配了高音揚聲器,但那只是一個小功率的全音揚聲器,高音表現不突出。原廠主機在輸出信號時不會區分高或低音,直接將信號一起傳到揚聲器,所以實際聽起來高、低音的區分並不明顯。升級的揚聲器套裝會包含了兩個高音,另外還會加配一個分音器的裝置,將主機輸出的信號分成高、低音信號後再傳到揚聲器,可讓音質聽起來更加有層次感。

應該怎樣選擇合適的揚聲器?

現在市面上的改裝揚聲器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不少消費者會認為功率越大就越好,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據一位從事多年音響改裝的老行尊解釋說,音響改裝最重要遵從各音響設備間要互相匹配的原則,在不改主機和不加功放的前提下,揚聲器的最大功率最好不要超過140W,否則會因原廠主機功率不夠推,效果還不如改裝前的好。另一個參考值就是靈敏度,數值越高揚聲器工作所需的功率越小,一般高於90dB就已經不錯了。

貓哥列出了一些建議,大家在選擇揚聲器時可作為參考:

車門隔音是為了打造音箱

音響升級改裝基本都離不開做車門隔音,不少車主以為做車門隔音是為了阻隔外來的噪音讓車廂更安靜。其實這也是錯誤的理解,做車門隔音其實真正意義是在做「音箱」。拿家庭音響為例,揚聲器都是裝在音箱內才能發揮好的音色,但是原廠車門都是簡單的鐵皮,內里貼一層減震膠,根本不能滿足「音箱」的作用。

做車門隔音一點也不能馬虎,從用料和手工上都需要有講究。除了要在鐵皮上貼上減震膠和吸引棉外,還要在門板和車門上面再貼一層特殊的吸音和反射材料,前前後後總共貼上5層材料,這樣才能將車門打造成合格的「音箱」。

安裝細節非常重要

雖然簡單的音響升級只是更換原廠的揚聲器,但是安裝的方法和細節卻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對音質會有影響,而且還會影響揚聲器的使用壽命。以這臺凱美瑞為例,原廠的低音揚聲器是非標準的橢圓形,並且跟安裝支架是一體式設計的,而大部分改裝的揚聲器都是標準的6.5寸圓形,所以需要找一個轉換墊才能固定到門板上。

大部分音響改裝店都是自己裁一個木質墊圈作為安裝架,開始時看似挺管用的,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發霉腐爛,會揚聲器無法固定,假如脫落了就會造成損壞。輝哥這邊的做法是使用塑膠轉換墊,免除了木墊會發霉的煩惱,並加上一個防水套,保護揚聲器不受雨水侵襲。在升級改裝過程中還要注意保留原車的線路,做到無損升級。

揚聲器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氣壓,揚聲器和膠墊之間、膠墊和車門之間如果接合不好就會漏氣,影響整臺車的音響效果。因此在固定好揚聲器後,需要圍繞接合位置再加封上一側軟膠,以保持最佳的音響效果。

揚聲器按照以上的安裝步驟完成後,把門板重新裝回原位,整個升級就基本完成了,通過試聽後發現高、低音更有質感,尤其是低音更低沉但不會悶,高音不會吵耳,音質其實比原廠的提升了不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