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軍恍然大悟:我們都被解放軍的東風飛彈騙了,戰鬥力最強是這個

@ 2015-12-02

在今年的九三閱兵上,中國雖然並沒有展示全部的作戰裝備,但是大量展示自主建造的先進作戰裝備,而且是以打贏一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為目的組織的地面方陣。當多數專家還在連篇累牘的解讀東風家族時,已經有關註解放軍信息化作戰力量轉型多年的外軍專家發現,其實解放軍此次展示的信息化裝備才是解放軍戰鬥力提升最明顯的一個部分。

近日該專家在漢和雜誌上撰文稱,九三閱兵真正值得高度注意的是後面方隊出現的電子戰、情報戰方隊(中國稱為信息戰方隊)。該專家認為:1973以後的歷次重大局部戰爭經驗證明:戰爭中的第一次打擊,是打擊癱瘓對手的指揮、控制、情報/信息傳輸系統,贏得制電磁權、制情報權。然後才可能談制空權、制海權,因此,第六代戰爭的關鍵從贏得制空權向贏得情報權轉移。按照解放軍的說法,就是要優先爭奪第四戰場的制高點。否則,再先進的戰鬥機,轟炸機,主戰坦克如何尋找對手目標?如何傳輸這些目標數據?如何保障這些傳輸信號的安全?一旦成為瞎子,再優秀的拳擊手變成了瞎子,也只能對空撒氣,不能給對手迎頭痛擊。

從九三閱兵的信息戰方隊裝備,可以看出中國軍隊的一體化作戰能力的強弱,脫離了各個兵種的聯合,所有單一裝備作戰效能也將降低。此次九三閱兵優先展示的是對空警戒雷達,因為解放軍認識到從冷戰結束後,任何局部戰爭優先首輪打擊的就是對方的長程預警雷達,所以從2009年解放軍裝備了諸多遠程警戒機動雷達。此次展示的是8台LLQ-305A和8台LLQ-305B雷達組成。K/LLQ-305B三坐標雷達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兩個研究所自助研製的機動式三坐標雷達,主要負責重點地區的對空引導和警戒任務。具有作用距離遠、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機動性能優良、可靠性高、維持性好、環境適應性強等優點。K/LLQ305A雷達和K/LLQ305B雷達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兩個研究所分別獨立研製的機動式三坐標雷達,主要擔負重點地區的對空引導和警戒任務。這兩種雷達已經達到了美製AN/TPS-70SS的先進水平。此兩型雷達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而後的通訊系統也是此次閱兵分隊最值得大家注意的,現在通訊包括無線電傳輸、圖像傳輸、雷達數據傳輸等。根據現場解說詞,外軍專家判斷出中國版的Link16三軍通用數據鏈系統已經建成,並且所有主戰部隊,包括陸軍,海軍,空軍,二炮都裝備。而且具有了網絡戰的基礎能力。具體型號不明,但是對外銷售的系統名稱為COMMIT,不過沒有詳細參數的介紹。

還展示了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通訊車,外軍判斷是用於集團軍和師部之間的通訊信號,圖像,語音等傳輸。這些車輛的出現,證明解放軍的戰場戰役級別的C4系統逐步新成。而且與之配合的電子情報偵察機高新-8同步出現。

此處專家還有一個疑問,此次閱兵彰顯了解放軍信息化能力轉型和提升,不僅僅是負責通信,還負責網絡作戰,信號干擾作戰,外軍懷疑如此複雜的任務部署,是否會影響到四總部機關的業務,畢竟多方有重疊,未來將如何分配呢?

不過隨之而來的軍改可以解答外軍專家的疑問,隨著戰區的設立,這些協調問題可以迎刃而解。總體上來看,這次閱兵展示的通訊,情報/信息化裝備更齊全,多種手段傳輸,數字化,機動化。一體化電子偵察,干擾技術受到更大的重視。而外軍專家表示此次解放軍展示的決心也顯示,在擁有了足夠的制電磁作戰能力的解放軍,將會打贏任何一場在周邊由別人挑起的局部戰爭。這是真正展示的決心,而不是口號和虛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