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人手一份的冬季寶寶穿衣蓋被法則,再也不用擔心寶貝著涼

@ 2015-12-02

冬天來啦,媽媽們準備好應對你家那愛踢被子、愛玩雪的熊孩子了嗎?今天與大家分享冬季寶貝的穿衣蓋被法則,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著涼啦~

睡眠與穿著

想要寶貝有一個溫暖舒適的睡眠環境,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給ta穿蓋太多!小寶寶的汗腺少散熱差,不能像成人一樣調節體溫,過熱會提高SIDS(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風險。

寶寶的床上不能堆放枕頭、棉被、床幃等床上用品和毛絨玩具,以免捂住寶寶;大一點的寶寶還可能會利用大的毛絨玩具等物件攀爬出小床圍欄。

合適的室內溫度非常重要。最佳室溫應該在16至20℃之間,一個溫度計會是你的好幫手。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體感溫度來判斷,如果你穿著輕薄的衣物,感覺舒適,那麼室溫就是合適的,這種室溫下,寶寶穿上厚薄適中的衣物就可以了。

房間溫度:>24℃ 過熱;20~24℃ 較熱;16~20℃ 舒適;<16℃ 冷

給寶寶穿純棉的或者絲綢的,稍微寬鬆點的衣物,羊毛製品、珊瑚絨、搖粒絨等雖然很保暖,但可以刺激皮膚,透氣性也不好,最好不要貼身穿。

為避免寶寶過熱,ta的小床應該遠離暖氣片、加熱器、火爐或陽光直曬的區域,不要使用暖水瓶或電熱毯,最好通過調節室溫加上合適的冬裝來保證寶寶舒適。

一歲以下的寶寶不能使用厚重的棉被和羽絨被,最好的寢具是睡袋,或者輕便的純棉毯子或被子。如果用純棉毯子或被子,可以多備幾條以便隨時增減。

防止寶寶踢被子,可以把讓寶寶的腳挨著嬰兒床床尾的圍欄(而不是頭靠近圍欄的一側),也可以給寶寶選擇有拉鏈或暗扣的睡袋。不要給寶寶使用明扣的睡袋,以防扣子脫落被寶寶誤食。

在使用拉鏈睡袋時,注意拉鏈結頭處一定要有織物覆蓋,以免弄傷寶寶的脖子或下巴。睡袋的頸部開口不能太緊,以免勒住寶寶。但也不能太松,防止寶寶滑入或滑出睡袋。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通過摸寶寶的手腳來判斷ta的冷熱,因小寶寶的供血系統還處在發育之中,肢體末端通常會供血不足,所以他們手腳偏涼是正常的。但如果寶寶的皮膚發藍或起斑塊的話就表明ta真的冷了,應及時增加衣物。

注意:小孩子患上低體溫症的時間遠短於成人,由穿戴過少,或未及時更換濕衣濕鞋所致,當孩子體溫過低時,大一點的寶寶會發抖、變得笨拙昏沉,口齒不清,此時,家長應立即撥打120,同時將寶寶帶入室內,換上乾爽的冬衣或裹上毯子。

如果沒有加熱設施,夜間溫度波動較大(南方的苦孩子懂我在說啥),特別是後半夜接近凌晨的時候氣溫最低,即使孩子還沒醒,家長也應該起來查看一下寶寶的冷熱狀態,而不要粗心地一覺到天亮。

記住:如果寶寶發燒的話,一定不要捂熱發汗,讓寶寶平躺著睡,不要帶帽子,家長隨時注意檢查寶寶的體溫,一旦有出汗、臉部發紅的情況應該適當的減少被子。

柔軟的無兜帽純棉連體睡袋是不錯的選擇,可以有效的防止熊孩子踢被子。如果要在睡袋上蓋被子,那麼被子一定不要選擇太厚的,並且將被子兩邊壓在床墊下,被子不能拉的太高,蓋到胸部的位置即可。

在室內,寶寶睡覺是不用帶帽子的。家長可以通過摸寶寶的肚子或背,以溫熱無汗為佳,如果摸著黏糊糊的,頭髮也有點濕,甚至有痱子的話,就要適當的減去一些衣物。

睡袋的保暖度:

睡袋的厚薄常常以tog值來區分,tog托格(測定睡袋保暖度的官方計量單位) 。

我家裡有各種tog的睡袋,晚上用手機拍的,效果不太好,將就看看啊各位。

0.5tog的睡袋,薄薄的一層棉布:

1.0tog的睡袋,加了一點類似毛巾的絨料:

2.5tog的睡袋,有一層薄夾棉:

3.5tog的睡袋,還帶袖子的睡袋澳洲很少能買到了,但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還是給妞準備了一件。純棉面料,裡面是比2.5tog更厚的夾棉:

不同氣溫下,睡袋與服裝的搭配使用:

舉個栗子:

當氣溫介於16~14℃時,可以給寶寶穿3.5tog的睡袋,睡袋裡面穿長袖無褲腿連體衣+長袖睡衣上裝;或者給寶寶穿2.5tog的睡袋,睡袋裡面穿長袖無褲腿連體衣+長袖長褲連體衣,或者穿長袖無褲腿連體衣+長袖長褲分體睡衣。

睡袋的種類:

現今市面上的睡袋種類繁多,有分腿睡袋、包裹式睡袋、鋪蓋式睡袋、無袖與長袖睡袋等等。

小月齡的寶寶因為有驚跳反射,可以選擇包裹式睡袋,驚跳反射消失後可以將寶寶的手露出來:

這種:手可以動,但是伸不出來,以免抓傷自己;

還有這種:一般來說,新生兒期把雙手包在睡袋裡,3個月左右有的孩子開始學翻身了(比較早的),一些寶寶的驚跳反射也逐漸消失,這時候放出一隻手過渡,之後手可以放出來。當寶寶會翻身後,放出他的雙手會更安全一些,以免他在睡夢中出現意外,比如呼吸不暢時,可以順利翻身。

其他種類的睡袋就完全可以根據寶寶的好動性、寶寶的喜好以及氣溫來選擇。但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睡袋的下擺一定不能太窄,寶寶的腿在裡面可以自由活動;

2、好動的熊孩子可以選擇分腿式睡袋,無論怎麼翻,媽媽也不用擔心會睡袋會皺成一團;

但如果你的睡袋長度合適,不過長的話,無論孩子怎麼翻身,都不至於擰成一團。所以選擇的睡袋也應該根據孩子的月齡選擇,不要大太多。

我個人認為,分腿式的應該叫「睡衣」,而不是睡袋……有個比較大的弊端就是,腳露在外面,除了夏天,可能很多時候需要額外加蓋被子,這就失去了睡袋的意義:用睡袋就是希望不要蓋被子啊!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弊端就是,小月齡寶寶夜間要換尿片會很不方便。對於睡整夜的寶寶倒是沒有這個問題。

3、使用尿不濕的寶寶最好選擇雙頭雙向拉鏈、三頭三向或兩側拉鏈的睡袋,以免更換尿不濕時穿脫不便,容易受涼;

4、睡袋的頸部開口不能過窄,以免勒住寶寶,也不能太松,避免寶寶滑入或滑出睡袋;

考慮性價比的媽媽也可以選擇袖子可脫卸、頸部、肩部可調節、下擺可延長的多用成長型睡袋。

外出與穿著

在寒冬天帶寶寶出門,家長必須提前做好準備。首先記住一條原則:小寶寶可能需要比大人多穿一層,隨時帶一件外套在身旁,以便及時增減。

如果颳風下雪,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件防水的連帽防雪裝,羊毛或法蘭絨材質的都非常保暖。

寶寶的頭部相對身體的表面積較大,很容易流失熱量,外出時,給寶寶準備一定可以護住耳朵的帽子,帶上手套,以免凍傷。

對於小月齡的寶寶,如果天氣太冷,而家長又擔心穿太多阻礙寶寶活動,可以再給寶寶裹一層毯子。但注意,一旦進入暖和的地方,如室內和車內,則需要拿 掉毯子、脫去防雪裝和帽子,以免過熱。當把寶寶放進安全座椅內時,不要給寶寶穿的太厚重,並且一定要拿掉毯子,如果車內沒有暖氣,可以把毯子搭在安全座椅 上。

對於大一些在室外玩耍的孩子,一定要隔一段時間檢查ta的鞋子是否被打濕了,貼身衣物是否有汗。如果有,一定要及時帶回室內換上乾爽的衣物,當然,也可以使用汗巾,方便更換。

材質:孩子的貼身衣物最好是純棉純麻材質,絲綢也很好,化纖類的衣物最好不貼身穿。羊毛製品容易刺激皮膚引起瘙癢過敏等症狀,也不要貼身穿。

鬆緊度:衣物稍微寬鬆一點,特別是現在家長愛給女寶寶穿一些時髦的連褲襪,要注意不能勒的太緊,阻礙血液循環,增加皮膚患病的風險。

衣服長度:不要給孩子穿下擺過長的衣物,披肩、斗篷類的衣物也要慎重選擇,以防孩子絆倒;

衣物配件及裝飾:去掉衣物上所有的抽繩及類似的繩索,使用尼龍搭扣、魔術粘,以防止孩子在嬉鬧中不小心勒傷;

不要給寶寶穿有鉚釘、亮片、珠子的衣服,扣子也要檢查是否牢固,以免增加誤食的風險;

給寶寶使用無絨球等裝飾物的圍脖而非圍巾。

好啦,收了這份冬季寶寶穿衣蓋被法則,讓寶貝健康舒適地過冬吧~

來源:微信公眾號「夏天的陳小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