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放大招了,先是一家中介公司申請為外國勞工申請工作準證(EP)謊報工資,涉案20多起被人力部逮個正著;後是中介無證經營,就為外國勞工介紹工作被罰3000元。近段時間,更是有一家中介,因為先後兩起案例中介費收取過高,而被吊銷執照,並且收取6000元罰金。
這不光給坡國的中介敲響了警鐘,同時也給正在找工作的各位外籍勞工提了一個醒。新加坡是一個法治嚴明的國家,對於勞務中介,有專門的法律進行約制,一旦違規,不光是中介可能受罰,而作為雇員的外籍勞工也可能會受損失:除卻耽誤時間,遭受金錢損失,更有可能直接被割掉工作準證——比如說謊報工資申請到的工作準證。
這幾個案例,都是新加坡中介法明令禁止的行為。先說第一個,提供虛假信息以申請工作準證,要被罰以最高15000元的費用或者是最高12個月的監禁,嚴重者兩罪並罰。
再說無證經營,根據新加坡中介費(EA ACT)規定,無證開展中介業務,首犯要罰不多於8000元或者不多於2年監禁,嚴重者兩罪並罰。而再犯,則懲罰額度直接翻一倍。而啟用無證中介尋找員工的僱主單位,因為沒有盡到事先查看執照的義務和責任,也將會被處以相應懲罰:最高5000元/人的罰款。換句話說,從這招的每一個人,最多都被會罰5000元。
最後,關於中介費收取過高的問題,我們在上周的內容推送「 」中已經有過提及,新加坡勞務中介收取的中介費應該跟簽訂的勞動合約年數來計算,中介費不應超過1月薪水/年,最高收費不用超過2個月薪水。如果是首犯,將被處以最高5000元的罰款,而後期再犯,將被處以最高5000元或者最高6個月的監禁,嚴重者兩罪並罰。
根據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的是,人力部對於違法中介行為,打擊力度非常大。上周人力部的發言人也提醒各位求職者「若尋找持人力部執照的職業介紹所,可通過人力部網站查證。並且在工作配對成功前,也不應支付任何費用給職業介紹所。」所以,如果有找工作的同學,一定要看清中介所的各項資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專家建議:
1.確定下中介之前,一定要查看是否是在人力部合法註冊過的公司,是否有正規合法執照;
2.中介收取中介費,按照法律規定,是要在工作配對成功之後收取,在這之前收取的任何費用都是違法的。同時,在支付款項後,也應向介紹所要求收據,清楚列出所提供的服務及相關的收費;
3.在申請工作準證時,不提供需要學歷、工資、工作經歷給中介,要不要配合中介篡改個人信息。
關注新加坡大小事 新聞工作頻道 幫我們贊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