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將向俄移交被擊落戰機機員屍體。土放軟, 俄顯然並不買帳。。。。

@ 2015-11-29

佩什科夫中校在跳傘降落過程中被地面炮火打死

土耳其當局表示,他們已經得到了在敘利亞邊界地區被擊落的俄羅斯戰機上一名機員的屍體。

土耳其總理達武特奧盧說,他們將把佩什科夫中校(Oleg Peshkov)的屍體交還給俄羅斯。

俄羅斯的一架蘇-24戰機星期二(11月24日)在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地區被土耳其擊落,兩名機員彈射跳傘。

佩什科夫中校在跳傘降落過程中遭敘利亞境內的武裝分子從地面槍擊身亡。

另一名機員穆拉欣得到特種部隊救援,得以生還。

土耳其表示,俄羅斯的蘇-24戰機侵入了土耳其領空,而且無視土耳其方面發出的10次警告。

但是,俄羅斯方面拒絕承認自己的戰機進入了土耳其領空。

這一事件導致土耳其和俄羅斯關係陷入緊張,促使俄羅斯宣布了一系列對土耳其的制裁措施。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在此前宣布,授予佩什科夫俄羅斯英雄金星獎章。

從11月24日至29日,俄羅斯戰機遭土耳其擊落已過去5天時間。雖然外界一直認為此事將作為俄土兩國的內務事,並最終難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結局。但觀近幾天來,相比土耳其方面雖仍拒絕向俄方道歉,不過口氣卻已明顯變軟,甚至已經表態將把俄羅斯飛行員遺體移交俄羅斯,俄羅斯顯然並不買帳,事情的發展似乎也因此越來越偏離了人們此前預想的軌道。

土耳其擊落俄蘇-24戰機事件持續發酵,克里姆林宮方面不僅言辭上更加激烈,更拿出軍事、經濟等手段對土採取實質性回擊。除軍事上加緊打擊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對土庫曼旅展開報復外,俄羅斯總統普京更於11月28日簽署對土耳其實行制裁的總統令。總統令要求政府採取措施,禁止包機往來俄土航線,嚴格監督土耳其運輸公司在俄境內的活動,監督港口,監督俄羅斯亞速海-黑海港口水域的運輸安全,包括禁止土耳其船隻在俄羅斯海港水域逗留和航行。從2016年1月1日起,除外交人員和家屬以及具有臨時居住證的人以外,土耳其公民暫時不得入境俄羅斯。

如果說此前克里姆林宮方面要求土耳其道歉、賠償等不過是虛詞。那麼今天,俄羅斯主動將火從政府、軍方層級的口水戰,拓展至兩國正常的經貿、人員交流,似乎真的應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此前的那句話——「惹火」。俄羅斯是土耳其第二大貿易夥伴,土耳其也是俄羅斯第三大貿易夥伴,兩國2014年的貿易總額達311億美元,其中土耳其向俄羅斯出口總額為59億美元,而進口總額為252億美元。在兩國經濟都不景氣的背景下,這一制裁無疑是雪上加霜之舉,且極有可能面臨著兩敗俱傷的結局。

那麼,俄羅斯不惜搭上自己也要咬緊土耳其不放,究竟有何目的?

普京「三板斧」報復土耳其

一般情況下,任何兩國間發生今天土耳其與俄羅斯問題,往往傾向於立即進行對話,並在此基礎上協商抑或採取其它方式解決。然而,普京卻一再拒絕了埃爾多安的直接致電,雖然對此他給出了「土耳其至今未道歉」、「行為不理智有違國際法」作為理由,但顯然站不住腳。

在某種意義上,或正如有關分析指出的那樣,普京其實深刻明白,土耳其肯定不會道歉。埃爾多安和普京很像,此兩大政壇強人如今都面臨著如何平衡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和國際地緣政治現實需求的難題。土耳其方面如今儘管嘴頭還沒有服軟,但是肯定幕後在多方努力試圖找到既可以保存一定面子,又可以讓俄國「滿意」的道歉方式。而普京所想要的恰是在埃爾多安找到這樣一種方式之前,尋機獲取一定利益。

自1999年掌權以來,包括烏克蘭危機在內,普京一直基於自己固定的判斷採取行動,這種判斷就是什麼對俄羅斯最有利。普京的基本動機並非對鄰國的怨恨以及對西方「無禮」的憤怒。普京本能地利用了「戰機門」,將之作為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贏得戰略主動權的大好時機。

俄羅斯一直將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視為維繫自己中東存在與利益的支點,敘利亞反對派卻在外界的支持下一再對阿薩德政權發起挑戰。有打擊ISIS作為掩護,軍事介入敘利亞成為普京今天的自然選擇。但問題在於,這種突然介入卻冒著較大的政治和外交風險。

當前,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干預依然以迅速有效的打擊和志願軍支持為主,這是在其對敘發起空襲之初並明確下來的,而真正想要達到「有限介入」的目標,毫無疑問也離不開促使西方與之建立反恐聯盟。事實上,從莫斯科此前數次表態當中並不難窺,其早有意與華盛頓達成共識,甚至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施壓,促成其政府與反對派達成協議,並進入國家建設進程。這一路徑在2012年葉門轉型中便有實現可能,但終因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無法充當調解人,華盛頓也並不願意讓俄羅斯在中東撈得好處,最終失敗。而今,土耳其「不小心」擊落俄羅斯戰機則給普京重新促成這一成果帶來了利好機會。

俄羅斯已在敘利亞部署S400防空飛彈系統

土耳其雖地處中東,但無論是其作為北約成員國的身份,還是與美歐的特殊關係,都令之更像是一個歐洲國家,而非真正的中東國家。且在相當程度上,這樣一種聯繫也使得西方不可能完全以「戰機門」只是俄土之間的紛爭為由,全身而退。俄羅斯當前一再「惹火」,甚至不惜擲出經濟制裁,最終作用目標不單單是土耳其而已,更不只是為了獲得「道歉」一詞。其真正目的或許還在於將美歐拉入敘利亞問題。俄羅斯時刻著手準備以反抗ISIS為契機啟動俄西合作程序,力圖達成政治解決,促成敘利亞境內和平。

果不其然,俄土的這樣一次衝突尚未解決之際,俄羅斯駐法國大使便於11月25日表示,俄羅斯準備聯合美國、法國等國,協同打擊極端組織ISIS武裝力量。包括土耳其在內,若其他國家有意參與也可加入。普京更是和到訪的法國總統奧朗德26日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願意加入打擊「伊斯蘭國」的聯盟,與美國和法國攜手合作。從中不難發現,不能承受打擊ISIS持久戰,且急欲推動美歐在敘利亞問題上讓步的俄羅斯當前的真實考量,俄羅斯並非真的想就此事咬緊土耳其不放,戰機事件不過是其與西方討價還價的籌碼,而其當前的一系列措施只是在這樣一種討價還價成行之前用來拖延時間的工具罷了。

俄羅斯已在敘利亞部署S400防空飛彈系統(視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