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可以說是維持寶寶健康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有充足而且正常的睡眠,身體的自愈系統可以修復人體大多數的問題。睡著的時候,是身體成長及維修的時間。孩子早睡早起,身體才能長得高壯美麗,思維更靈活聰明。
晚睡除了會造成孩子的成長問題,還可能造成孩子的過動。一個住在加拿大的朋友,他有一個過動的孩子。在加拿大,醫生、學校及家庭的關係比較密切。醫生要求父母必須嚴格注意孩子的睡眠,每天都必須在9點以前上床睡覺。同時醫生也通知老師,如果孩子在學校特別好動,可能是前一晚沒有在9點之前上床睡覺。這種過動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會在學校里闖禍,這是孩子父母的責任。只要孩子在學校闖了禍,老師就會找家長討論。
早睡的孩子更聰明
小孩理想的上床時間應該在晚上9:00到9:30之間,每天睡眠時間應該達到8-9小時。
早睡的孩子氣血較高,大腦的運行暢快,記憶力也好,讀書時事半功倍。反之,晚睡的孩子氣血不足,大腦供血和供氧都不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自然不好,讀書效率事倍功半。
不同的睡眠時間,對身體有不同的作用。上半夜的睡眠身體造血效率最好,下半夜的睡眠身體會做重要器官的維修,白天的睡眠則只有補腎氣和恢復體力的作用。早睡的目的主要在提高身體造血的效率。
而對於晚睡覺的孩子,家長需要持之以恆每天堅持給孩子調整睡眠習慣,如果能夠養成固定睡眠的習慣,孩子的睡眠就會變成一種自動化的行為,每到規定的時間孩子就會自主地去睡覺,這樣父母在管理上就會省事很多,當然在這個改變習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努力。
教你3招改善寶寶睡眠習慣
第一招:把家裡提調整成睡眠模式
如果一家人都晚睡,電視聲和談話聲此起彼伏,那你就不能怪寶寶不按時睡覺了。因為孩子們幾乎都是小機靈,生性好動,很多時候即使感覺有困意也會堅持玩耍,更何況大人們都還不睡覺,讓孩子感覺還沒到睡覺時間。建議家長到了睡覺時間,要給孩子營造一種睡覺的氛圍,包括燈光調暗,關閉電視機,大人不再高談闊論,甚至需要一起入睡,讓孩子感覺睡覺的時間到了。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些睡覺的準備工作,如刷牙、洗臉、洗腳、整理床鋪等工作,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是在對孩子進行心理暗示,讓他們知道該睡覺了。
第二招:睡覺前一小時避免大腦興奮
很多小朋友到了睡覺時間還玩得很起勁,以至於躺在床上大腦興奮得睡不著。一般建議家長在孩子上床前一小時不要玩得太瘋,不要玩令大腦興奮的遊戲,比如跟孩子玩捉迷藏打鬧嬉戲,最好能將孩子的情緒調整為平靜模式,比如媽媽可以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睡前播放舒緩的音樂,哼唱兒歌等,有助於孩子培養睡覺情緒,減少入睡所需的時間。
第三招:白天不要睡得過久
白天睡得過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弄得家長夜不成眠。而且研究證實,晚間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僅生長發育比較緩慢,而且注意力、記憶力、創造力和運動技巧都相對較差。如果孩子白天睡得過多,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會兒,通過調整來克服「黑白顛倒」。一般學齡前兒童中午睡1-2個小時即可,切忌讓孩子睡上三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