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太多了,直接看安全的比較快 》》「不鏽鋼鍋、鋁鍋、不沾鍋」到底該如何選擇??

@ 2015-11-26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市售鋁製、不鏽鋼製、鐵氟龍製等鍋具進行檢測,優先檢測高市占率之品牌產品,包含膳魔師、義廚寶、德國WMF 、IKEA、特福、鍋寶等,共計抽樣70件產品(包含10件鋁製鍋具、40件不鏽鋼製鍋具、20件鐵氟龍製鍋具),鍋具品質檢驗結果均符合國內法規規定;但若參照歐盟溶出試驗,則有11件檢驗不符規定(包含8件鋁鍋、3件不鏽鋼鍋)。

目前市面上有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不如直接告訴你哪些是安全的更實在,一次整理符合歐盟規定的合格鍋具名單!

1.鐵氟龍不沾鍋

鐵氟龍不沾鍋會致癌的傳言時有所聞,甚至一度引起渲然大波,使用鐵氟龍鍋來烹煮食物到底會不會真的釋出毒物,是許多消費者相當關心的話題。鐵氟龍鍋在製造時會添加「全氟辛酸」(PFOA),因此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有害,而當鐵氟龍鍋加熱到327℃時,就可能分解出毒素來。

使用鐵氟龍不沾鍋的婆婆媽媽們,不用太過恐慌,鐵氟龍鍋具在賣到消費者手中之前,鍋面都已經加上保護的塗層,而一般烹調的溫度最高也不過200多℃,只要正確使用,鐵氟龍不沾鍋其實很安全。

當鐵氟龍不沾鍋鍋面有明顯刮傷時,代表保護的塗層已經受損,原本被隔絕的全氟辛酸可能會外漏,此時最好別再使用,否則可能會把毒素吃下肚。

2.不鏽鋼鍋

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表示,不鏽鋼可分為200、300、400等系列,其中200系列利用氮及錳,材料成本較低廉、抗腐蝕性差,多用於水槽、家電、料理器材;300系列含有16%鉻及8%鎳,抗腐蝕性較佳,適合作為食品容器、餐具使用;400系列鎳含量為零,抗腐蝕性最差,多用於軸承、醫療用具及飾品等。

凌永健強調,當200或400系列不鏽鋼產品,表面出現凹凸不平,或有鏽斑、刮痕等狀況,可能溶出重金屬,若人體吸收過量的錳,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錳中毒,造成記憶及睡眠障礙、食慾不振、肌肉痙攣等症狀,甚至有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溶出鎳更可能對人類有致癌性。

如何選擇不鏽鋼餐具?

凌永健建議民眾,最好購買300系列製作的餐具,比較不容易出現腐蝕,造成重金屬溶出;若產品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生銹等情形,最好停止使用,以免有害健康。

3.鋁鍋

鋁鍋它的材質很輕、方便好拿,加上傳熱快又均勻,讓很多媽媽們愛不釋手。不過鋁鍋可能會釋出鋁,造成大腦損傷、讓老年痴呆症提早上門的傳聞,很多人對它敬而遠之。

但絕大多數科家學都認為,目前並無明確證據。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鋁鍋在使用時確實可能釋出鋁,但在檢驗標準合格的前提下,鋁鍋釋出鋁的量都相當低,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在酸性的環境下,釋出鋁的量會稍微高一些,不過還是在安全的範圍內,就算吃進肚子裡,鋁也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對一般人而言無損健康。但若是腎臟病患,就另當別論,因為他們代謝功能較差,較難排出體內的鋁,可能因此引發像是骨軟化症及神經病變等。

若還是對鋁鍋有所疑慮,可以避免用它們來盛裝或烹煮酸性食物,例如酸菜、檸檬汁、泡菜、筍乾、醬菜、番茄醬等,就可降低鋁的釋出量。

這些東西含有鋁!

不只鋁鍋會釋出鋁,海蜇皮、鬆餅、甜甜圈、油條、海帶及粉絲,甚至是胃藥都曾被檢驗出含鋁,若擔心過量的鋁會影響健康,建議少碰這些東西。

另外,維生素C會幫助鋁吸收,食用含鋁食物時,最好避免同時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像是水果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