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月嫂與育嬰,實踐中積累了不少經驗,總是不知道從何寫起,
今天和媽圈的一個學捧花的朋友聊到了這個問題,就此寫下來。(她女兒2個月)
現在出生都是在醫院裡的,護士都會教拍嗝的吧?很多人認為拍嗝好難!
新生兒的胃成水平位,隨著月齡不斷完善,一般情況下的吐奶是正常的。
洗澡或者游泳後不適合立即喂奶,如果哭的厲害,可以少喂一點點緩解一下。
第2個月比第一個月吐的次數多一些,偶爾成噴射狀,一般是洗澡後吃的過多導致的,持續到5個月左右。
餓狼型的:
一次性吃很多,吃後不出嗝的,如果吐奶大多呈噴射狀。
把你嚇暈,吐過他就舒服了,一臉的滿足。 過一會他還是要補吃,要不哭給你看!
建議:
喂完奶後,將寶寶的頭輕輕靠在你的肩膀,同時支撐著他的頭和後背,你的身體要稍微向後斜位點,最好是靠著物體,另一隻手空心掌輕輕地拍他的後背。
如果1分鐘後,他還沒打出嗝,那就換個姿勢,
(嬰兒很小的,大人的一個左手掌完全可以托住腦袋和後背)屁股做在大人腿上,右手同樣空心掌輕拍其後背,1分鐘不出嗝放到床上,幫他左右側側身,注意觀察他的表情。
出現不適的表情立即抱起來,從復之前的動作,一般都會拍出嗝,嗝後稍微喂一點點水,抱10分鐘左右放下,讓他自己睡覺,如果鬧騰的哭,那麼過一會還是要幫他拍拍嗝,哭是會產生氣體的,要不還會吐奶。
不會說話的嬰兒給我們傳遞信息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哭,餓了會哭,熱了也會哭,
(手背比我們冷點是正常的,手心跟我們差不多,穿衣比成人少半件)不要以為哭就是餓了,輕輕碰碰他的臉蛋,他立即扭頭小嘴尋過去才是餓了。
懶惰型的:
經常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喂奶中途睡著了,你明知道他還沒吃飽,這種情況下,不用拍膈,直接放到床上去,大多數睡半個小時就醒。
(這個期間旁邊一定要有大人觀察的)也有5--10分鐘開始扭動的,然後吐奶。
(其實是哭過產生的氣體,如果哭的時間長才喂奶的,記得喂奶前拍一次膈,不要盲目的以為都是吃進去的空氣。)
當你看到他扭動的時候立即抱起來拍膈,立竿見影。嗝後補喂一點,要不他不會安分的睡覺哈。
建議:
把嬰兒床整體斜位3公分,情況會大大改觀。(頭位床板下面墊本書)記得經常給嬰兒換位睡覺,喜歡看亮光,房間儘量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