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知道當寶寶4-6個月後應當為寶寶添加輔食了,這對保證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但很多寶寶對輔食不感興趣,或拒絕輔食,令許多家長很是著急。下面介紹八招令寶寶愛上輔食的方法,您不妨試試看:
1.掌握好喂食時間
喂食的時間最好是在寶寶喝奶之前,因為寶寶在餓的時候,比較有興趣接觸新的食物。每天要在固定時間喂食,寶寶養成習慣了,就會知道時間到了,要用湯匙、杯子、碗來吃東西了。
2.分量不要太大
寶寶食量較小,一次喂食的量不要太大。
3.注意喂食的方式
喂食輔食時,可將食物盛於碗或杯內,用湯匙喂食寶寶,且將食物放進容易吞咽處(舌頭後三分之一處,較容易吞咽,舌頭前三分之一處有反射行為,寶寶容易將食物吐出),讓寶寶逐漸適應成人的飲食方式及禮儀。
4.彆強迫寶寶
若寶寶不喜歡某種食物,可先喂別的食物,等過一段時間後,再重新嘗試。
5.讓寶寶自己動手
讓寶寶去觸碰食物,不要因怕弄髒衣物而約束寶寶,讓他對食物產生抗拒。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套專屬的兒童餐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習慣自己用餐具進食。
6.改變烹飪方式
若寶寶不喜歡某種輔食,可以改變烹飪方式,用不同的口味來吸引寶寶。
7.多鼓勵寶寶,多一些耐心
保持鍥而不捨的心態,不要因為自己的懶惰而放棄訓練寶寶,以免寶寶日後有偏食或厭食的習慣。
8.固定在某一個特定位置
喂食時,媽媽最好採取坐姿,且讓寶寶習慣坐在某一個特定位置。這樣堅持下去寶寶就會逐漸喜歡吃多種輔食保證茁壯成長啦。
關注喂寶寶輔食後大便的變化
一旦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大便的形狀和顏色就會有所變化。剛剛開始的時侯,寶寶可能接連幾天拉稀便,這表明寶寶在逐漸適應新的食物。一般適應幾天後,寶寶大便形狀就會恢復正常。如果添加輔食幾天後,寶寶大便仍很頻繁,甚至腹瀉,媽媽就要酌量少喂些輔食。添加輔食後,寶寶大便要比吃母乳或奶粉時要臭,放屁也有臭味。正常大便具有一定的形狀,稍微摻雜顆粒,呈黃色泥糊狀。寶寶大便的形狀和顏色取決於寶寶的健康狀況或進食的食物。如喂寶寶綠葉蔬菜,大便就會呈綠色;喂西紅柿或胡蘿蔔,大便就會呈紅色。果汁能使大便變酸性,大便會變綠,有時喝了蘋果汁後大便還會發黑,這不是病,媽媽不用擔心。在水果中,蘋果和西紅柿有使大便變硬的作用,柑橘、西瓜、桃有使大便變軟的作用。如果喂了寶寶蘋果泥,寶寶大便就會變硬,這是正常現象。如果寶寶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腹瀉,有可能會因體內暫時失去水分而出現脫水的情況,表現為口唇乾燥,尿量減少,甚至尿不出尿來,眼窩凹陷,淚少或無淚,嗜睡或驚厥,昏迷等,這時應立即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