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界上存在很多魚,並不是所有兇猛的魚都在海洋里,在很多淡水流域也有許多兇殘的魚類。世界上就有不少人曾釣到過世界上最兇猛的魚。不過,一般不可能有人能 釣遍世界上全部的兇猛的淡水魚。我們採用10分制分7個單項的方法來衡量魚的若干方面,然後將各項的小分加起來便是這條魚所得的總分。根據這個標準所得的 分數。然後為大家盤點一下世界上最兇猛的魚類!
小編列出了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依次是巨骨舌魚、王鮭、哲羅鮭、紐幾內亞鱸魚六須鯰、白鱘、尼羅河鱸魚、亞馬遜鯰魚、大頭魚、鱷雀鱔,一起來看看吧!
鱷雀鱔
鱷雀鱔是北美7種雀鱔魚中最大的一種,能長到300多磅。用輪竿釣上來的雀鱔的世界紀錄是279磅,由比爾"弗爾瓦德於1951年在德克薩斯州釣獲。 雀鱔的長滿利牙的大口以及它在吞餌前喜歡拖著游一段距離的習慣,使得它很難上鉤,因此,許多漁人更喜歡用魚叉來捕獵,不用「大浮釣」法來釣取。德克薩斯州 不少水庫的雀鱔如此之多,以致像克魯格這樣的漁民將它們運到路易斯安娜州的魚市上去出售。由於這種魚數 量很大且對其它魚類有害,德克薩斯州「公園和野生動物局」發放許可證,允許商業性捕魚。雀鱔魚肉味鮮美,但加工起來不容易,宰殺雀鱔需要一把砍刀,一把剪 金屬薄片用的平頭剪和一把大號的魚片刀,我們甚至開玩笑說要用鏈鋸來剖開它。
大頭魚
英國釣魚專家約翰"威爾遜聲稱:沒有任何魚可以同巨大的大頭魚相提並論。大頭魚能夠長到100多磅重,9英尺長。但是,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難釣的淡水 魚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蠻勁以及所棲息的環境,大頭魚生活在印度山地河流的最湍急的激流中,那裡的水速達到每小時10~15英里。這種魚有巨大的鱗片,並長 有肥厚的嘴唇,用來吸食小魚、蝦蟹和石質河底上的其它生物。它還長著堅硬有力的大咽齒,能夠嚼碎魚和蝦蟹甚至大號魚鉤。至於釣餌,威爾遜和戴維森用印度南 部的主食谷粉和成麵糰,做成球狀釣餌,或用6~8英寸長的魚作活餌掛釣,為了保持釣餌在激流中不被沖走,需用3~6盎司重的大墜,大頭魚的吃食動作很兇 猛,不像它的近親鯉魚那樣小心謹慎。
亞馬遜鯰魚
在距亞馬遜河幹流數百英里之外的一些支流河水湍急。當地的集市上能見到體長超過10英尺的大鯰魚,小河尚且如此,那麼游弋在幹流的魚有多大呢?「我剛 放下釣鉤往下一看,就意識到我的50磅拉力的線不消半分鐘就要斷了。」一位名叫透德"史密斯的釣魚能手1989年在《釣魚迷》雜誌的文章中這樣寫著。這是 他第一次試釣亞馬遜巨鯰,釣點在玻利維亞境內的上亞馬遜河的支流 拜尼河上。當地的印第安人對透德的大塊身材和力氣表示欽佩,但卻瞧不起他的通常用來釣北美狗魚的釣具和50磅的釣線,他們說,「這只能逗巨鯰。」儘管透德 也釣上過重達80磅的大魚,但以前從未見過的巨鯰還是一再斷線而去。透德還告訴我們一些傳說,說巨鯰能拖著獨木舟任意遨遊,甚至將人從船上拖下水、咬掉人 的手指等。有兩次,他用鯊魚鉤掛10磅重的魚作釣餌,然後拴400磅拉力的線並把線系在樹上——而第二天,樹和釣線全不見了……
尼羅河鱸魚
這種食肉性魚吃食很兇猛,上鉤後,它會不停地跳出水面,試圖脫鉤。據說曾有過400多磅的大魚,但國際釣魚聯合會的世界紀錄是191.5磅。尼羅河鱸 是非洲許多水域土生土長的大魚,本世紀50年代,人們在克約伽湖放養了這種魚,讓尼羅河鱸來捕食當地漁民不捕的小麗魚科魚類,這樣,鱸魚就能長得更大且肉 質會更鮮美在人們還未來得及對在克約伽湖放養鱸魚的影響進行評估之前,尼羅河鱸已經被引進維多利亞湖。10年之間,克約伽湖的河鱸已經站穩腳跟、繁衍後代 了,到了80年代,尼羅河鱸已成為維多利亞湖上的主要肉食性大魚。它們以幾十種小魚為食,並使其中的幾種已經滅絕。
白鱘
白鱘是最大的淡水魚類,已有記錄的最大的白鱘長28英尺,重2860磅,還有1噸以上的大魚也被捉住過。1991年,一隊瑞典釣魚者來到俄羅斯。他們 用大漂掛1~3磅的活餌,配以50磅拉力的滌綸線釣到了重達250磅的白鱘。已有報道的最大的白鱘,一條是於19世紀在美國的哥倫比亞河裡捕獲的,重 1800磅;另一條是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旨雷薩河上捕獲的,也是1800磅。而得到公認的最高紀錄是1285磅,12.5英尺長的白鱘,於 1951年在俄勒岡州的戴拉斯河上用延線法釣到的。
點擊查看原圖
六須鯰
世界上最長的淡水魚無疑是白鱘,但緊隨其後,並且更加神秘的便是六須鯰——一種據說可達16英尺長,650磅重的蛇狀大鯰。但是沒有照片,也沒有骨架 等任何實物可以證實。有關它的傳說廣為流傳,引人入勝。和美洲鯰魚一樣,六須鯰也喜棲息在洞裡或水下雜物中間,大的鯰魚主要在夜間或光線較暗時進行捕食, 這種食肉魚類什麼都吃,從不錯過任何捕食機會,麥道克斯成功地釣上六須鯰的釣餌包括「湯元」——是用麵粉和成麵糰再捏成一個個面球煮熟而成,用活鯉魚或魚 肉塊做釣餌效果也是不錯的。大鯰魚上鉤後會猛烈地擺動身體、打滾或作距離不大的有力衝刺,釣它們要用9~12英尺長的結實的釣竿。
紐幾內亞鱸魚
在紐幾內亞群島的第二大島新不列顛島南部海濱的釣魚營地,有這樣一句俗話:「釣線越粗,斷線的聲音就越響。」莫爾斯強調說,釣這裡的魚要用40磅釣線 接80磅的金屬腦線,用大號錨鉤掛8英寸長的釣餌,並配以非常結實的碳素混合竿,他說:「魚上鉤後一寸也不能讓它。」但做到這一點是幾乎不可能的。這裡水 流湍急,速度達每小時5海里,而且水中還有浮木雜草,地形異常複雜。有魚咬鉤啦!竿尖立即被拉得直指水中。釣手掙扎著想保持平衡,但還是被巨大的拽力一步 步拖到船的邊緣……最後,當魚拉著小船逆流游去時,優質尼龍線還是從繞線輪上連根斷掉嘣了,前面提到的那句俗話應驗了。
哲羅鮭
有記錄的最大的哲羅鮭重231磅、長84英寸,是1943年在扣圖伊河上用商業捕魚網捕獲的,最大的多瑙河哲羅鮭重132磅、長73.2英寸,是 1873年在多瑙河上捕獲的,而釣上來的多瑙河哲羅的世界紀錄是1985年在奧地利創造的,重76磅11盎司。哲羅鮭是頑強的、 刁鑽的對手,在它上鉤後的頭10分鐘里,你完全被它支配著,一條60磅的哲羅魚跳出水面幾次以後,便朝附近的水下障礙物游過,如果還掙不脫鉤,就會使勁向 下游逃跑,如果你運氣不錯,能與之相持半個小時,它就會乖起來了。」「哲羅鮭絕對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一類,我曾遇到過它們將三角錨鉤全部拉直,它們的像刀 片似的利齒甚至能咬斷金屬腦線。」哲羅鮭是極富侵略性的食肉魚,根據拜茲的同伴湯姆"耐特的介紹,他們曾剖開過一條80磅重的哲羅魚,在其腹內發現4條大 馬哈魚,每條都有四五磅重,還有一名研究人員發現一條11磅的死哲羅鮭,它正試圖吞下一條和它體重相同的11磅的白斑狗魚。
巨骨舌魚
作為一名魚類學家和耶魯大學的戶外活動計劃專家,艾德"米格道爾斯基有機會到世界各地釣魚。他的一個「難忘的記憶」是1953年在蓋亞那遇到的一條巨 骨舌魚。他共釣到過兩條這樣的魚,一條長5英尺、重93磅,另一條長6英尺4英寸,重148磅,令人嘆為觀止。米格道爾斯基和兩名土著人經過1小時40分 鐘的搏鬥才將這條大魚弄上他們的獨木舟,魚的身軀幾乎和小船一樣長,它的重量使船隻剩下3英寸露在水面上。他的釣魚成果成了國際新聞,《紐約時報》在頭版 作了報道,一些科學雜誌也相繼轉載。巨骨舌魚是一種老的魚種,它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的熱帶叢林水域中,它們常見於巴西、秘魯的亞馬遜河流域,以及委內瑞 拉、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遜水系的支流中。這種龐然大物長著尖而長的頭、青色的金屬般的背、古銅色的側部和大塊的鱗片,有的鱗片邊緣顯出鮮艷的紅色。
王鮭
在阿拉斯加的凱耐半島,一位釣手同王鮭搏鬥了36小時,當時有一些電視攝像師在場,想攝下這項新世界紀錄,但結果是線斷魚逃。釣這種魚就像在打仗一 樣,它衝撞起來就像火車頭一樣,能一口氣拉走數百英尺的釣線。1985年5月17日,拉斯"安德生在凱耐河創造了97磅4盎司的世界紀錄。王鮭能游多快? 巴汀說:「當愛到鯨的追逐時,它們由於游得太快停不下來而常常飛落到海灘上。」王鮭上鉤後會耍各種花樣力圖掙脫,它們能像二戰時的日本的神風隊那樣以身體 撞船,能撞扁鋁質船體,能破壞木製船頭,它們能跳到船上、岸上,能輕易地破壞質量不是太好的釣具。阿拉斯加的王鮭長的這麼大,也許是因為在寒冷的、流速很 快的水中作長途遷徙需要非凡的耐力和力量,巴汀說:「阿拉斯加王鮭身上的脂肪比任何別的地方的魚都要多,在育空河,王鮭能夠在60天裡不吃任何東西遊上 2000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