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跟一個朋友聊天,她說她女兒已經上小學了,還是不會自己吃飯。每天吃飯都要奶奶喂,孩子自己根本就不願意自己吃飯。有時候狠下心想訓練孩子,可是奶奶怕孩子餓著,總是搶著去喂。所以到現在孩子吃飯這個問題還是不能解決。每天都是追著喂,孩子還不願意吃。
後台有媽媽給我留言問我Jack吃輔食的情況。我說他從六個半月添加輔食以後,一直吃得不錯。給什麼吃什麼。最近幾天喂他吃飯的時候我會放一些芝麻或者肉鬆在他的桌子上,我發現他竟然能夠用他的小手精準地撿起那麼細小的的東西送進嘴巴裡面,吃得不亦樂乎。
Jack的這個變化讓我很是驚喜。因為一方面我看到了他精細運動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他在一點點地開始想自主進食發展。這讓我很是高興。我想,他的這個進步,是與我適時地給他一些手指食物分不開的。
什麼是手指食物?
很好理解,手指食物就是任何小塊的,寶寶可以輕而易舉地拿起來吃的食物。比如切成小塊的水果,麵包等。
給孩子一些手指食物,不單純地是讓他們去吃,更是讓他們去玩,去體驗,去鍛鍊。因為剛剛添加輔食的孩子是不知道如何將食物送到嘴裡的。給他們一些食物,讓他們通過觀察,慢慢學會用自己的手指去拿起食物,然後送入嘴裡,這既能夠啟發孩子自主進食,更能夠鍛鍊他們的精細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適時引入手指食物
BLS 寶寶主導進食理念的借鑑
BLS(Baby-Led Solids)是近期在歐美流行起來的喂養方式,翻譯過來就是寶寶主導進食。簡單概括這種喂養方式就是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就提供安全健康的手指食物給他們,讓寶寶自己探索自己吃。大人也可以從喂各種泥糊這項任務當中解脫出來。
研究發現這樣的喂食方式有很多好處,比如寶寶更加自主,鍛鍊精細運動,讓寶寶理解自己的飢餓信號,大人也更加輕鬆。
我曾經糾結過是不是一開始就嘗試給Jack進行這種BLS的喂養方式,但是我發現在他六個多月我們引進輔食的時候,即使我放一些食物在他的桌上,他還不知道那些就是食物,所以完全沒有抓起來這個動作。所以從自身經驗來看,我覺得這種方式更加適合更大月齡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在8個月左右添加輔食(別奇怪,這也是正常的。原因可以回復序號027查看),那麼你可以考慮直接給孩子手指食物。
另外一些早產的孩子,比較瘦小的孩子,以及一部分手指功能發育較一般孩子慢的孩子,只給孩子手指食物很可能不能保證孩子日常需要的營養,所以如果有這方面擔憂的媽媽,BLS也不是適合你們的選擇。
我個人覺得我們不一定嚴格照搬BLS的方式,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吃。但是我們可以借鑑和吸取其中BLS這種方式的一些好處。我的理解,在引入輔食一定時間以後,前期的基礎打好之後,我們可以在輔食之餘,給寶寶提供一些安全的、健康的手指食物,在增加孩子進食的樂趣,鍛鍊他們精細運動和手眼協調能力的同時,讓孩子愛上吃飯,逐漸過渡到自主進食。
添加手指食物的原則
容易抓握。對於小寶寶來說,手指食物的大小應該要適合寶寶抓握。
食用安全。選擇和製作手指食物的最重要原則,是安全,不會引起窒息的風險。首先食物要鬆軟,比如蔬菜最好事先煮熟或者蒸熟,水果要蒸熟去皮(果皮也有窒息的風險)。另外,手指食物要切成很小的小塊,因為即使是一個葡萄都有可能讓寶寶窒息,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多種多樣。吃東西對於寶寶來說不僅僅是吃那麼簡單,更是他們探索這個世界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要儘量提供給寶寶不同形狀、顏色、口感的食物。
豐富營養。避免給孩子餅乾、蛋糕這種低營養高熱量的食物作為手指食物。
適合孩子。根據孩子月齡的不同,我們要選擇適合他們的食物。比如對於月齡較小的孩子,我們要儘量提供一些比較好消化的食物。
避免過敏。如果孩子對某些食物有過敏反應,那麼不要將這些食物作為手指食物提供給孩子。
一些手指食物的Ideas
圓圈麥片
小塊烤麵包+牛油果泥
成熟的帶皮水果(比如香蕉、芒果、梨子、桃子、無籽西瓜等),可以去皮去喝後切小塊直接食用
比較小的水果,比如酶類水果,可以直接食用。
煮熟雞蛋切小塊
蔬菜(比如胡蘿蔔,青豆,西葫蘆,土豆,紅薯等)煮熟或者蒸熟後切小塊食用。
西蘭花/菜花焯水煮熟後切小塊食用
小塊豆腐
小塊軟奶酪
肉類(雞肉、豬肉、牛肉等)完全煮熟後切小塊食用(注意肉類切塊的塊要比蔬菜水果塊更小一些,像是青豆那麼大就可以了。)
照例囉嗦
想要寶寶愛上吃飯,享受美食,其實我們還應該做到一下幾點:
營造一個好的就餐環境。給孩子準備一個餐椅,讓他們知道這就是吃東西的地方。讓孩子跟大人一起吃飯,孩子也會通過觀察大人的行為而懂得現在是吃飯的時間了。
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強迫孩子吃飯。這一點無數的人都說過。之所以那麼多人都在強調,是因為追著喂,騙著喂,吃了獎勵,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這些現象在我們身邊實在是太普遍了。實際上,從根本上看,如果我們不尊重孩子的進食意願,在他們不願意吃的時候還強迫他們吃飯,那麼天長日久孩子自然會不喜歡吃飯,然後大人就更加變本加厲的「求」孩子吃飯,就形成了一個強迫喂養的惡性循環。所以我們一定要樹立起這個理念,不吃就不吃,餓了就好好吃。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食習慣。
不要怕髒亂。孩子們吃飯經常是吃得到處都是,一片狼藉。愛乾淨的媽媽們就會因為這個原因減少甚至不願意提供給孩子手指食物。這樣的話就剝奪了孩子們探索食物的機會,減少了很多的樂趣,大大降低吃飯對於孩子的吸引力。所以媽媽們對給寶寶一點兒時間,讓他們盡情的玩兒吧。
媽媽們行動起來吧,多給孩子一些手指食物,讓他們愛上吃飯,變成一個個合格的小吃貨。
Zoe,美寶媽媽,在美留學期間育有一子Jack。育兒路上信奉科學但不教條,親密但不溺愛。寶貝的吃喝拉撒,父母的喜怒哀樂,帶娃路上不斷收穫的知識和感悟,快快關注分享吧!
微信搜索「zoeisamom」關注我,即可查看最新鮮有趣的育兒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