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節檔,《澳門風雲》在一片「不看好」的聲音中艱難起步,最終爆冷奪得5.24億的票房成績,令不少業內人士大跌眼鏡;2015年春節檔,《澳門風雲2》繼續在各種質疑甚至否定的聲音中開局,最終票房竟高達9.74億,不僅令更多人為之嘆服,更為近年芸芸華語片中,同時具備票房、後勁及口碑「共贏」的代表作之一。
面對2016年春節檔,作為系列「終極篇」的《澳門風雲3》早已宣布加入戰團,但不同的是,其身份早已從當年的「黑馬」,躍升為如今的「大熱」。事實上,無論推算票房、研究走勢還是預測前景,該片都具備打造「華語電影史上最賣座系列」的優勢,且從影片內容本身到整個產業環境分析,它也將是明年春節檔中最具「冠軍相」的一部;甚至可以說,《澳門風雲3》所擁有的紀錄,不僅確定「前無古人」,相信更是「後無來者」,堪稱「喜劇中的吉尼斯紀錄」!
為何敢出此言?當然因為它擁有三大幹貨及十大理由。現在就來逐一細數。
乾貨一之產業:2016年春節檔總票房預計25億,《澳門風雲3》拔得頭籌?
1、《澳門風雲3》春節檔占比幾何?
對於「澳門風雲」系列在近年春節檔的表現,可參考如下數據:
(1)2014年春節檔,《澳門風雲》首日票房為2500萬,當天總票房為2.2億,影片占比為11%;上映首周(初一到初三,該片於1月31日周五起片),《澳門風雲》票房為7000萬;春節檔(初一到初七)總票房為14.23億,《澳門風雲》占1.8億,比重為12.6%。
(2)2015年春節檔,《澳門風雲2》首日票房為6169萬,當天總票房為3.58億,影片占比為17.2%;上映首周(初一到初四,該片於2月19日周四起片),《澳門風雲2》票房為2.65億;春節檔(初一到初七)總票房為17.36億,《澳門風雲2》占4.32億,比重為25%。
期間,《澳門風雲2》相比《澳門風雲》,有以下顯著增長:
(1)首日票房,《澳門風雲2》較《澳門風雲》票房增長率為147%,市場占比增長率為56%。
(2)首周票房(初一到初三/初四),《澳門風雲2》較《澳門風雲》增長率達279%。
(3)春節檔票房(初一到初七),《澳門風雲2》較《澳門風雲》增長率達140%,市場占比增長率達98%。
(4)總票房,《澳門風雲》為5.24億,《澳門風雲2》為9.74億,增長率達86%。
接下來,再結合今年三大檔期的票房增長率,預估明年(2016年)春節檔總票房:
(1)春節檔七天,總票房17.36億,較去年同期的14.23億增長22%;
(2)暑期檔,總票房124.31億,較去年同期的90.4億增長37.5%;
(3)國慶檔七天,總票房18.5億,較去年同期的10.91億增長70%。
取其平均值進行假設,明年春節檔總票房相比今年,增幅將有機會達到40%以上。換句話說,將達到24~25億人民幣。
因此,若再以《澳門風雲2》增長率為參考,對《澳門風雲3》各階段票房進行推算,則將得到以下數據:
(1)上映首日,《澳門風雲3》票房或將在1億~1.2億左右。
(2)春節檔(初一到初七),《澳門風雲3》總票房或將達10.37億;若以檔期總票房25億為前提,市場占比更將有機會創下34%的新高。
(3)總票房,《澳門風雲3》或將上升至15億~18億區間。當然,考慮市場走勢不斷演變,總票房既可能比這個區間更高,也可能低於這個區間。但無論如何,考慮檔期空間及排片增減,「15億~18億」在群雄並舉的春節檔中,無疑符合成為賣座冠軍的條件。
2、」澳門風雲」系列後勁如何?
或許有人會說:「澳門」系列能夠賣座完全因為「同檔期對手太弱」,但今年「形勢不同」,票房「必定不被看好」。對此,大可憑《澳門風雲》1、2集的後勁數據,為《澳門風雲3》可預計的總票房進行佐證。
《澳門風雲》首日排片19%,首周(初一到初三)票房僅7000萬,但次周就逆襲至1.89億,不僅增幅達170%,單日票房更連續12天保持在2000~3000萬之間,最終三周票房超過4億。可見,影片從正月十六(春節完全結束)開始,仍有1.2億左右的票房餘量,占總票房的22%。
《澳門風雲2》在首日排片僅15.33%的條件下,首日及首周(初一到初四)票房較《澳門風雲》增長率竟高達147%與279%;同時,影片上映頭十天,單日票房維持在4900萬~7500萬之間,整體雖不及《澳門風雲》穩定,但同比增長已達2~3倍之多。截至正月十五,影片累計票房達8.09億,以總票房倒推,票房餘量則為1.7億左右,占總票房的17%。
綜合以上數據,目前「澳門」系列已擁有以下四大理由,保駕護航:
1、票房走勢。通過前兩集,可知「澳門」系列票房具備清晰曲線:
(1)首周(初一到初三/初四)不算突出,但到《澳門風雲2》已比《澳門風雲》增幅較大;
(2)次周開始逆襲,連續一周以上單日票房保持相對穩定的幅度;
(3)春節檔(初一到初七),累計票房占比不超過總票房的一半(《澳門風雲》為34%,《澳門風雲2》為44%);
(4)上映三周後,累計約占總票房近80%以上,並有20%左右的餘量空間。
而且,通過前兩集成績,更證明無論同期對手如何,都很難對「澳門」系列的後勁產生直接影響,從而更讓《澳門風雲3》在春節檔上獨顯優勢。
(對比票房曲線,可見《澳門風雲》1、2集都保持相對穩定的後勁)
2、貓眼電影。儘管距映還有三個月,但作為其中一大反映民眾喜好度的網絡平台,截至11月11日,《澳門風雲3》在貓眼電影官網上的「想看人數」已近10萬人,不僅遠超《澳門風雲2》上映前的3.8萬人,更是目前春節檔四部華語片中,「想看人數」最多的一部。以此趨勢,未來隨著宣傳發力,熱度有增無減,已是不爭事實。
(截至「雙11」《澳門風雲3》在貓眼電影的「想看人數」已近10萬人)
3、百度指數。從開機發布會當天起,《澳門風雲3》在百度指數上就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活動前日,影片百度指數僅為2872,但隨著活動當天官微發布現場照及啟動微博話題,百度指數馬上飆升至7262;8月4日,新聞通稿全面曝光,百度指數更升到18057,比《澳門風雲2》上映前一周的數字還要高。這不僅證明影片在觀眾群中的受歡迎程度,更
預示影片未來的關注度與話題性還將持續高走。
(《澳門風雲3》開機發布會翌日,百度指數隨即達到峰值)
4、微博話題。作為影片最早啟動的四大微博話題:#2016第一強片#、#澳門風雲3#、#李宇春出演澳門風雲3#及#澳門風雲3巨星雲集#,僅8月3日一天,總閱讀量就達7061.7萬次,轉發、評論、點贊總數達13.8萬次,前兩個話題更先後進入微博熱門榜單第1、3位,至今在春節檔華語片中,仍然一馬當先。
(《澳門風雲3》開機發布會當天,微博話題高踞熱門總榜第一)
總之,通過「澳門」系列本身的客觀數據及所處的市場形勢分析,預測《澳門風雲3》將成為2016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完全可能!
乾貨二之「類型」:「合家歡」與「情懷+喜劇」是華語電影賣座法寶
2015年春節檔,《澳門風雲2》以9.74億人民幣票房及全國2500萬觀影人次,力壓同期對手高踞賣座冠軍。回顧其逆襲及賣座的原因,無疑可總結為兩大核心:一、合家歡;二、情懷+喜劇。無獨有偶,今年打破中國影史票房紀錄的《捉妖記》(24.38億),在宣傳上就始終強調「合家歡」;而另外三部「破十」的華語片:《煎餅俠》(11.6億)、《港囧》(16.09億)及《夏洛特煩惱》(14億),也無一不突出具「情懷+喜劇」看點。換句話說,兩大核心僅在2015年,就已為中國電影市場帶來超過75億人民幣的票房收入。
那麼,它們是怎樣做到的?
回顧《捉妖記》的營銷思路,大可發現其從頭到尾都將「合家歡」視為核心,尤其強調「男女老少都可以看」:一方面同時迎合老年觀眾與小孩的口味,另一方面對偏愛好萊塢大片視聽效果的年輕男女來說,也能在滿足技術需求的同時,帶來輕鬆愉悅的觀影氣氛,加上「萌物」胡巴的形象在宣傳期間頻頻露臉,對一部「合家歡」電影而言,就已滿足所有要素。可以說,《捉妖記》能打破票房紀錄,關鍵仍在於從內容到營銷上,「題材歡樂」、「元素華麗」與「可愛萌物」一個都不能少
《捉妖記》
對不少「80後」甚至「90後」觀眾來說,《煎餅俠》結尾的「古惑仔」彩蛋與「友情歲月」旋律,就足以讓其回味無窮;到了《港囧》,導演徐崢使用大量8、90年代的港片橋段與粵語金曲「串聯」全片,加上多位港片中的「黃金綠葉(葛民輝、李燦森、林雪、苑瓊丹、車保羅等)」,讓觀眾在各種「似曾相識」中,感受到濃郁的香港電影情結;至於《夏洛特煩惱》,觀眾不僅繼續聽到象徵「古惑仔」的《刀光劍影》,其他如《一剪梅》、《曾經的你》、《那些花兒》、《倩女幽魂》等歌聲的響起,更將其經典情懷推上頂峰。
事實上,無論《煎》、《港》還是《夏》,多數觀眾都對片中帶有懷舊風格的場面或元素尤為難忘,一方面固然在於「情懷中的感動」,另一方面更能夠享受到「回憶中的歡笑」。所以,超過41億人民幣的累計票房,無疑證明當下觀眾對「情懷+喜劇」的需求度。
《港囧》
《煎餅俠》
《夏洛特煩惱》
而且,通過這四部片的新聞標題、宣傳物料、落地活動等,也同樣能發現無論主創還是宣發,都對「合家歡」或「情懷+喜劇」非常看重:
(上映前,宣傳方對《捉妖記》的定位正是「暑期最強合家歡」;據觀眾口碑及業內分析,影片票房打破紀錄,首要功臣也是「合家歡」)
(《煎餅俠》首映,「古惑仔」成為最受網友關注的看點)
(從宣傳到上映,「致敬港片」都是《港囧》的核心話題)
(《夏洛特煩惱》中最火的《屯兒》,充滿「東北+香港」的情懷特色)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專門說這四部電影?因為無論從內容、營銷還是整個產業角度來說,它們所做的,《澳門風雲2》都已做過——
(1)在「合家歡」定位上影片就具備兩大特色:「七星級大娛樂」與「五代同堂合家歡」。前者強調影片在娛樂元素上應有盡有,迎合老、中、青三代觀眾在過年期間的喜慶氛圍;後者更突出影片陣容在影響力上,足以打動從「50後」到「00後」的所有觀影群體,從而率先贏得觀眾認可。
(2)在對「情懷+喜劇」的定位上,一方面以「14億笑聲,請託好下巴」為主線,強調影片在喜劇元素上的「熱鬧」及「歡樂」屬性,使觀眾在上映前就對觀影「剛需」有明確的判斷;另一方面,在影片首場發布會上已打出「賭神25周年」的情懷話題,其後,包括發哥與劉嘉玲再結銀幕之緣、張家輝反串「賭神」造型,及讓民眾耳熟能詳的主題曲《財神到》等元素,在上映前接連曝光,都讓觀眾愈發認可影片的情懷看點。
(3)更巧妙的是,影片上映前,「賭神+賭俠」的驚喜彩蛋始終保密,因此等到觀眾親自揭曉,除了體驗到不折不扣的驚喜,更勾起錄像廳時代最難忘的經典回憶
可見,今年以來,華語喜劇片以自身內容為優勢,並結合「合家歡」與「情懷+喜劇」錦上添花,最終實現票房、口碑及後勁「共贏」的風氣,正是由《澳門風雲2》所開創的。毫無疑問,《澳門風雲3》對兩大核心的「延續」與「升級」,都將比前兩集走得更遠,且憑以下三大理由,更無法否認它將贏得2016年春節檔票房冠軍:
1、元素。
從《澳門風雲》1、2集可見,豐富有趣的娛樂元素及不斷升級的場面規模正是系列的特色之一,加上每集必有的打牌場面,在前兩年春節檔自然都擁有獨一無二的看點。如今,《澳門風雲3》作為「終極篇」,已確定在元素與規模上比之前升級更大,即精彩與驚喜程度都更與眾不同,包括打牌場面,在本集也將玩出更多花樣,所以可以預測,飾演賭神表妹「高菲」的李宇春,這回還真有可能在片中打上一場麻將!
2、彩蛋。
早前,除媒體曝光李連杰現身《澳門風雲3》片場外,貓眼電影官網的演員名單中,客串陣容竟「驚現」黎明與郭富城!對此,不少觀眾都說:無論「功夫皇帝」還是「四大天王」,影片的彩蛋本身就是能吸引自己去影院的看點之一了。據悉,除已公布或待確定的陣容外,《澳門風雲3》還有更驚喜的演員尚未曝光,待上映後,就見分曉。
3、陣容。
自今年8月開機發布會起,《澳門風雲3》陣容已吸引大批網友圍觀,尤其一張周潤發、劉德華、張家輝、李宇春、張學友及劉嘉玲集體亮相的合影,更印證劉嘉玲微博所稱:「看熱鬧都值回票價!」值得一提的是,除以上巨星加盟外,影片還有包括向佐父子、王詩齡、余文樂、姜大衛、元秋、盧海鵬等多位猛將助陣,更少不了在被公認為華語片又一大「萌物」的機器人管家「傻強」...
沒錯,這一陣容既堪稱「喜劇中的吉尼斯」,也是讓《澳門風雲3》更穩固春節檔票房冠軍位置的重要法寶!不信?請往下看。
乾貨三之陣容:最強組合締造「喜劇中的吉尼斯」
2016年春節檔,目前已確定出戰的華語片除《澳門風雲3》外,還有《美人魚》、《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及《臥虎藏龍2青冥寶劍》,加上先前已上映的合拍片《功夫熊貓3》,無論從任何角度而言,都無愧「史上最強春節檔」之說。
當中,《澳門風雲3》「星光」最強之餘,也給它作為「喜劇中的吉尼斯」帶來更多有力依據。整體上,相比其他同檔期影片,該陣容還具備必奪春節檔冠軍的三大理由—
1、春節檔「星光加速器」
明年春節檔如無《澳門風雲3》,觀眾在影院看到的將有:鄧超、林允、張雨綺、羅志祥、吳亦凡(《美人魚》);郭富城、鞏俐、馮紹峰、小瀋陽(《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甄子丹、楊紫瓊(《臥虎藏龍2》)等。嚴格來說,其實未能完全滿足春節期間的所有觀眾。
近年,觀眾對春節檔影片陣容的「大牌」要求越來越高。《澳門風雲3》集十大巨星的組合,除了更能滿足不同年齡段觀眾的觀影需求,且在火花與影響力而言,更堪稱一台「星光加速器」,足足將春節檔陣容提升了一個檔次!可見,光憑「組合拳」,就足以讓《澳門風雲3》預定檔期冠軍寶座。
2、花30年才等到的「至尊組合」
不說不知道,《澳門風雲3》的陣容,竟是一個需要等上30年的組合!你可能會很不解地問:「澳門風雲」都連續上映兩年了,「30年」是什麼鬼?事實上,僅從影時間最短的李宇春,距2012年的《血滴子》至今,就整整3年沒參演電影。
至於其他幾位,更一律從「十年」起跳:
(1)劉德華與張學友自2004年的《江湖》後,再無任何電影上的合作,迄今為止已有10年之久;
(2)劉德華與張家輝在2001年的《決戰紫荊之巔》後,也一直沒同台演出,至影片上映剛好15年;
(3)「賭神」周潤發、「賭俠」劉德華及「龍五」在《澳門風雲3》前唯一一次同場演出,還是25年前的《賭神》;
(4)周潤發與張學友,距上回飾演兄弟的《八星報喜》至今,都隔了27年之久;
(5)別忘了,周潤發與劉德華從首次在電視劇《千王群英會》中同台演出至今,更整整過了35年!《澳門風雲3》正是兩人第十次合作。
所以,對這幫天王巨星而言,《澳門風雲3》不僅是一次空前的「團圓」,也許在合作上更是僅此一次,就憑這點,它又如何不具備冠軍相?
3、華語影史首個「喜劇中的吉尼斯」
可能也有人說,《澳門風雲3》陣容只是「純粹的堆砌明星」、「沒有含金量可言」。正好相反,《澳門風雲3》陣容不僅在「含金量」上底氣十足,更可謂締造了「喜劇中的吉尼斯」!稍加列舉,就知並無誇大:
一,獎項。
《澳門風雲3》幾大主演中,僅劉德華在得獎數量上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何況包括周潤發、張學友、張家輝、李宇春和劉嘉玲等,個個也都是拿獎拿到手軟的巨星,數量疊加起來,想必你無法在近年華語片中找到第二部能企及的。
二,產量。
縱觀《澳門風雲3》台前幕後陣容,僅王晶、劉德華歷來參與(包括演出、出品、編劇、導演等)的作品產量就接近500部,若算上拍過約104部的周潤發、拍過約74部的張學友、拍過約53部的張家輝、拍過約64部的劉嘉玲....所以在總產量上,近年華語片實難找出相提並論者。
(十年前劉德華電影產量已達108部,獲頒1985-2005年「最高票房男演員」獎)
三,含金量。
光說獎項還不夠,在幾位主創所獲獎項、名銜的「含金量」上,《澳門風雲3》更可謂既具「量」,又有「質」。
1、周潤發電影曾有《臥虎藏龍》獲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而他本人除了「國家一級演員」稱號外,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
2、劉德華曾被授予「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及「世界傑出華人」等名銜,還被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
3、曾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的張學友,也是唯一能同時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及十大中文金曲「35周年榮譽大獎」的演藝人士。
...以上獎項影響力有多大,相信都無需贅言了吧!
四,演唱會。
若以演唱會的總場次及上座率計算,「張學友+劉德華」的組合,在所有華人流行歌手中已堪稱無人能敵(其中張學友的「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已打破12個月內巡演觀眾人數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今年,李宇春於成都舉行的「Why Me」十周年演唱會,更創下188萬人同時在線搶3.2萬張門票的奇蹟,令眾多華語歌手為之驚嘆。此番聚首,無疑也造就另一個「吉尼斯」紀錄。
所以,擁有這樣一個在影響力上既「空前」也「絕後」的「吉尼斯級」陣容,《澳門風雲3》將獲春節檔票房冠軍,又何須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