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如果按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25年,超重嬰幼兒人數將增加到7000萬。
中國近30年來的兒童肥胖率
母親沒意識到孩子將要肥胖
2015年對中國6-18歲的176名兒童的研究發現,69%的兒童低估自己的體重,而72%的媽媽低估了自己孩子的體重。
有些媽媽想,自己的孩子看上去一點也不胖,肯定沒有問題。但如果沒有良好生活飲食習慣,孩子發胖是必然的。
2015兒童體重身高標準表
隨著社會發展,每年國家發布的數據都會有變化。媽媽們先來對照2015最新的兒童標準體重身高表,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達標。偏瘦偏胖都是不好的。
上述標準數值可與孩子的實際情況
上下浮動兩個百分位
體重增長指標基本規律
● 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體重為2000-4000克左右
● 按體重增長倍數來算,寶寶在6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1歲時大約是3倍,2歲時大約是4倍,3歲時大約是4.6倍。
● 在出生第二年,寶寶體重平均增長2500-3000克。
● 2歲以後平均每年增長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發育期。
不同階段 體重計算公式
● 6個月以內體重=出生體重+月齡×600克
● 7-12個月體重=出生體重+月齡×500克
● 2-10歲體重=年齡×2+8000克
貼心小提示
❶ 給孩子測量體重時要先排去大小便後空腹
❷ 要減去衣服的重量
❸ 在一歲以內應該每月測量一次體重
❹ 同齡男孩要比女孩重
4種不良生活習慣
1. 愛吃快餐
中國是麥當勞增長最快的市場,這類洋快餐通常都富含油脂,能量極高,深受兒童的喜愛。
2. 頻刷電腦和網絡
歐洲青年心臟研究顯示,延長電腦的使用時間和兒童肥胖之間存在著聯繫。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用電腦與更高的肥胖率相關。
3. 汽車代替自行車
如今,很多孩子都不會騎著自行車去上學而是坐私家車或校車去上學,本來通過騎自行車可以達到的運動量因為坐車而減少。
4. 父母的二手煙
最新研究發現,父母吸煙,孩子受到二手煙的影響,身體激素會發生變化,引起肥胖。
兒童肥胖帶來的併發症
高血壓
更容易出現心室異常與高血壓問題
哮喘
超重和肥胖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高風險因子
脂肪肝
脂肪肝在肥胖兒童中並發的現象非常常見
骨科併發症
股骨骺滑脫、脛骨內翻、嚴重骨折均和超重相關
預防孩子變胖墩
養成這些良好用餐習慣
事實上,為了避免孩子變胖,除了要多運動,少吃垃圾食品之外,媽媽們很容易忽視培養孩子良好的用餐習慣。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1、飯後等待10分鐘
孩子的胃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給大腦「我已經吃飽了」的信息,所以細嚼慢咽有助於在大腦得到指令前吃下多餘的食物。等待10分鐘,再看還餓不餓。
2、不必把盤子掃蕩乾淨
孩子從小時候起可能就被教育著「浪費可恥」,可其實更好的策略是吃到一個健康的份額,然後就停止動作。畢竟浪費一些食物比增加孩子的身體負荷要划算很多。
3、不直接從購物袋中拿東西吃
如果在外面買了外賣食品,不要讓孩子直接從購物袋中拿了就吃,換好舒服的拖鞋,把手洗乾淨,然後把食物放到盤子裡再慢慢享受。
4、以數量取勝
像蔬菜水果這樣的健康食品,含有豐富的水分和很低的卡路里。媽媽們可以提高自己的烹飪技術,讓孩子更愛吃素食。
5、飯後收起剩菜
一家人吃飯的時候,經常吃完飯依然坐在餐桌旁聊天,聊著聊著就不自覺地拿筷子去夾菜吃。所以媽媽們注意,飯後就把剩菜收起來。
6、以水果結束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情況,吃飽了,可是還很饞,於是就從柜子里搜羅出各種零食。不如跟孩子來個小約定吧:以水果結束。
7、把握飯後黃金時間
飯後45分鐘是減肥的最佳時間。這個時候剛好是小腸開始對食物進行分解吸收的時間。吃完飯後不要馬上坐下,和孩子一起去散步。
成長季擁有眾多國家農業專家、專業營養師以及美食達人,專門為媽媽們答疑解惑,普及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成長季」:czseason_com(長按複製在微信搜素即可關注)或者直接搜索「成長季」。